宋玉一个头两个大,为奉天塔题词,他配吗?
这不是院长或者陛下的活吗?
他寻思这也不是‘轮策’啊?
宋玉原本猜想来太学府求学的才子们,基本都是为了将来的科举试,定然入学考试也要与科举试相靠近。
比如什么‘安国’,比如什么‘民生’。宋玉甚至猜想到陛下北伐在即,或许会出一道战法或者兵法的题目。可是为一座塔题词是什么操作?超纲了吧喂!
连教习方才看到这个题目也很意外,举荐考的试题都是院长考前前一天,同太学府各个总教习共同商讨所定。今早才送到他的手上。所以他也是刚知道这题目。
虽然太学院一直以来受到陛下的鼎力扶持,拨付的教育资金也一年比一年多,就连永安标志性建筑也选址在此。
但连教习知道,太学府的院长并不是阿谀谄媚之人,这次怎么会设立这种一看就很‘揣摩帝心’的题目?
宋玉看了眼面前奋笔疾书的九人,渐渐也冷静了下来。他闭上了眼睛,脑海中浮现了许多信息。
为塔题词,白话文当然不行。非是辞藻华丽,寓意深刻不可。自已有什么可以拿出来‘抄上一抄’的作品呢?
宋玉睁开了眸子,他座位离大殿门口很近,一阵秋风吹来,吹起宋玉的发梢,吹得桌上的试卷簌簌作响。
此刻他仿佛置身上元一年的滕王阁之上。
宋玉提笔,浸墨。
“奉天塔序”
“晋安府首、永安太学。星分尾箕、地接羌梁。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青志下晋公之塌。雄州吴磊,俊采星驰....”
宋玉有一点私心,他知道王勃先生大才,若是这篇序作出世,必将传颂大晋。他想将宋青志和陛下的美谈,同这奉天塔牢牢绑定,坐实他爹的忠名。
“时维十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腓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太学之奉天,得大晋之新塔。层峦叠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宋玉写到此处不由情不自禁感慨,他在学生时代时不知背诵这篇千古一序背了多久。
当时只是麻木的一直重复一两句话,直到背熟。如今一句一句写出,这才体会到王勃笔下的高阁凌空,气势回环。也更能体会到王勃随父南下,郁郁不得志的哀叹。
宋玉通篇写完,他长长舒了一口气。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时辰。
或许是他脑中已有成篇,也或许是他真的在横跨亘古同王勃先生交流。宋玉的成文整洁大方。每一个字都掺注了自已的精神。
就连连教习收卷时都不由得赞叹一句“好字”。
宋玉是最后一个踏出考场的。此时太阳已经到了头顶,宋玉习惯了一会刺眼的阳光,这才往庭外走去。
一出门,便看见了冯思远和妹妹冯雪迎了上来。
“宋兄,考的如何?我交卷时看你思如泉涌,奋笔疾书,想必定成竹在胸了吧。”
宋玉回应道“马马虎虎,马马虎虎,这考题打了我个措手不及,备考的那些准备白做了。”
冯思远大笑着说:“哈哈,一样一样,我听到那考题时也十分意外,也是赶鸭子上架,糊弄了一番,看来只能依靠下午的两门来提提分了。”
这时在一旁一直没说话的冯雪好奇道
“兄长与宋公子聊了这么久,到底是什么题目让你们都如此猝不及防?可以同雪儿说说吗?”
冯雪语气温柔,表情恬静,看来也是考的不错。
就在此时,一阵肚子的咕咕声,夹杂在他们交谈的间隙之中。在场三人都听了个真切。
宋玉还未开考前便有些饿了,刚才考试时精神紧绷,还不觉,如今放松下来,便控制不住了。
宋玉连忙尴尬的捂着肚子,雪儿见状也没有一丝嘲笑,只是连忙开口道
“是雪儿心急了,哥哥我们还是快去吃午饭吧,以后有机会再告诉雪儿始末。”
冯思远说:“妹妹说的是,这都大中午了,是我疏忽了,宋兄若不嫌弃就同我们一道去学府食堂吃饭吧。”
宋玉本就饥饿难耐,正愁如何解决午饭问题,自然是满口答应。一行人朝着学府食堂走去。
太学府的食堂不止一个,由于学府的规模庞大,食堂分散在学府各处。几人没走多久就看到一个。
这是一间单层建筑,尽管是食堂,但依然修建的雕梁画栋,精美无比。
宋玉从大门进入其中,入眼便是一个很大的大厅。座位分散其中。
这食堂的布置和宋玉所想有所出入,他本以为学府食堂该是类似酒楼客栈一般,有服务人员招呼学生点菜,后厨对着菜单做菜,再将食物端出给学生们食用。
可整间大厅除了学生,几乎看不到服务人员。几条长长的桌子整齐的摆在大厅中央,桌子两侧是长长的板凳。
这和宋府门口二狗子的馄饨摊也没什么区别。只是可能学府的桌椅板凳干净些罢了。
宋玉看冯思远将几枚大钱投入门口的竹篓之内,随手取了一套碗筷走向大厅边缘。
大厅边缘有十几架蒸笼,笼中各色菜肴,每种都是小小一碟,笼外也都贴着标牌。
油焖虾、清蒸鱼、虎皮鸡爪等等。蒸笼旁还有各种粥品主食、蔬菜瓜果。
冯思远选了几样爱吃的菜肴,主食拿了两个馒头一个鸡蛋。
宋玉有样学样,选了自已爱吃的虎皮鸡爪和苦瓜炒蛋,两碗米饭配上一碗菜粥。
宋玉吃的很多,万一下午的考点还要走好远呢,宋玉可不会在一个陷阱摔倒两次。
冯雪吃的很少,只拿了一份酸甜的八宝饭,配上一个小小苹果。宋玉感慨,果然不管到了那个时代,小仙女吃的都很少。
“我看这学院食堂倒是新奇,此种经营模式真是闻所未闻。”宋玉几口米饭下肚,止住了饥饿感才开口道。
冯雪小口吃着手中的八宝饭,细嚼慢咽,将口中的所有食物咽下后才缓缓回答道
“宋公子没见过也属正常,全永安或许只有太学府是如此,听说是院长大人规定的呢”
听到妹妹谈到院长的八卦,冯思远三两口吃完手中的鸡蛋,就要接上话题,没想到被蛋黄噎住了嗓子,连忙灌了一大口宋玉的菜粥。
那菜粥是宋玉故意拿了蒸笼底部的。想着等他吃完饭菜粥也正好凉了。
这可把冯思远烫的嗷嗷直叫,眼泪直飙,吞也不是,吐也不是,他总不能吐自已碗里吧。
冯雪赶忙去拿了一碗凉水,埋怨的望了一眼自已的哥哥。开口说道
“哥哥也真是的,怎么如此冒失,这要是在族内,父亲又要拿藤条打你了,我可不会给你求情。”
冯思远听闻冯雪如此说,好像唤醒了某些不好的回忆。打了一个寒颤,将凉水灌下,端端正正的坐在座位上,向妹妹保证自已不会再犯了。
在答应哥哥不会向父亲告状后,冯雪扭头看向了宋玉,微微一笑,说道
“还是由我来讲于宋公子听吧。”
宋玉对着两活宝兄妹哭笑不得,放下手中碗筷洗耳恭听。
“太学府的马院长,曾是太子太傅,是当今陛下太子时期的老师。
后来陛下登基后,马院长辞官回乡。陛下感念院长师恩,特地修筑了太学府,请院长来,为大晋培养天下贤才。院长抵不住陛下三顾终于同意。”
“自从马院长主导这太学府后,设立了很多新奇的规则:马院长抱怨陛下修建的学院太大了,说老头子迟早有一天要累死在授课路上。
于是便让陛下为太学院置办了数十辆量大型马车,作为学院的公共马车,设立好几个站点,分布在学府路上。这样学生们,和教习都可以乘车去上课了。”
宋玉心里疑惑,学府明明有马车,为什么上午去考场时不让坐,就硬走是吧?但眼下也不是打断冯雪说话的时候。
算了,就当锻炼身体了。
“说起来这食堂也是马院长的提议呢”,冯雪正要继续,只看见自家哥哥此时已经恢复如初,正一脸可怜巴巴的看向自已。无奈摇头道,“就让哥哥来讲吧”。
冯思远瞬时间来了精神,向自已妹妹比了个大拇指道
“宋兄,其实这太学府的食堂刚开始同别的酒楼饭庄也没什么区别,也是学子们点菜,菜单送到后厨现炒。
后来马院长吃完饭遛弯时,经常碰到,因为吃饭时间不够,赶去上课迟到的学子,一气之下说了一句话。”
宋玉正听着起劲,冯思远却没继续往下说,宋玉疑惑着抬头,看到冯思远正亮晶晶的眼睛看着自已,顿时无语。
但还是装作十分好奇的样子问道,“冯兄快说啊,怎么在关键时刻停了,快急死我啦。”
冯思远听道这声催促,顿时倍感舒服,哼哼道
“马院长一气之下说了一句:我大晋先贤学习常常废寝忘食,通宵达旦。而如今太学府学子因为小小的一顿午饭,竟然上课迟到,你失去的只是一顿饭而已,但是他呢,他失去的可是知识啊。”
宋玉听明白了,这马院长也算是个奇葩,放浪不羁,不贪图高官厚禄,顶天的官儿说辞就辞。
也不愚忠,对陛下也可以身后腹诽,还故意让陛下知道。
富有创新精神,学府公交车、食堂自助餐。
看起来倒是更像一个宋玉前世的现代人。
等等,他不会也是个穿越者吧?
想到此处宋玉不由得一惊,他如今写了一首《奉天塔序》,这位马院长不出意外一定会参与阅卷。
若马院长真的也是穿越者,对于他来说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他无法确定。
宋玉夹起一筷子苦瓜放入口中,苦涩难咽,但随着自已慢慢咀嚼,竟然越来越香,最后还有一丝回甘。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