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医生,真的人如其名,长得真俊呐。”唐蓉给自行车解锁,一边和旁边同样动作的罗慧舒聊八卦。
她单单来这都不到一上午,就听了好多医院里的八卦。
她将罗慧舒母女在医院用的生活用品都放置自行车后座上绑好,绑得牢牢的。
罗慧舒认同地点点头,住院后星星的主治医生就变成了林医生,虽然看着年龄不大,但是给人感觉非常可靠,“之前无意中有看到过林医生没戴上眼镜,一张娃娃脸看着年龄很小,估计平时戴眼镜就为了装老成吧。”
唐蓉:“难怪我听到护士说林医生摘下眼镜后,给人一种保护欲,太让人好奇了,刚刚我一直看也只是觉得很俊。”
罗慧舒:“不戴眼镜确实很年轻,不过估计也是护士说法夸张,都不知道林医生去哪找的那么厚框眼镜。”
她们推着自行车,出门口再骑车。
禹星星抓了抓后脑勺,太久没洗头了,她感觉头好痒,抓起来特别舒服,不过把吃饭前妈妈给她绑的麻花辫给弄乱了,后脑勺头发被手抓得拱了起来。
越抓越痒,主要是头发绑得紧紧的,被抓松散之后更痒了。
她想快点回家洗头,她忍住不再抓头皮了,摸过头发的手有点油,她想了就往衣服下摆蹭了蹭,她现在还想洗个澡。
突然她蹦出了一个想法,她头发会不会太久没洗有跳蚤,有这个想法的瞬间她感觉整个人都麻了。
禹星星停下了脚步,看着到腰长度的麻花辫,她头发是螺旋形卷发,但是偏黄且又干的头发就像一头枯草一样,平时不扎麻花辫真的很乱。
禹星星:“妈妈!我可以去剪头发吗?”
罗慧舒听到声音,回头才发现禹星星离她有一段距离,“可以呀。”
她的头发不像女儿那么卷,长发其实看不出来,但是剪了短发后就会显得微微有弧度又不会显得人很凌乱,剪了短发方便日常打理,就一直都是保持齐肩短发,平时干活都绑着。
而女儿的那头卷发和她外婆一样整个头发都卷卷的,她本来就不喜欢,知道剪短发后更卷,就更不愿意剪短发,所以洗头时候都要选在中午时候方便快点干。
现在愿意剪头发,她其实还是开心的,起码剪短一些洗头后都能干快一些,减少感冒的可能性。
她们都停下脚步,罗慧舒想了一下大概上次赶集的时间是初一,差不多有十多天,应该能赶上十六开放的集市,她打算在集市找找有没有人理发,如果没有再找人借剪刀剪剪,估计女儿也不介意她的理发技艺。
罗慧舒:“快要到赶集的时候了,等赶集时找找剪头发的人,我再带你去剪头发,好吗?”
唐蓉突然想到什么,“昨天十六,我和其他嫂子都去赶集。要赶集要等下个月初一了,还要十多天。”
罗慧舒才发现已经过了农历十六,要等那么久,不知道女儿想不想,她看向禹星星。
禹星星皱着眉,“不能今天就剪吗?而且我还想洗头,头太痒了。”、
罗慧舒其实也觉得自己头也有些痒痒的,在医院这五天,她都是拿盆擦擦身体,也同样帮女儿擦身体,她的头同样也五天没洗过了,凑近估计她们母女俩头都有味道。
罗慧舒:“要不去镇上的理发店剪个头发?”
唐蓉觉得提议不错,她的头发是半年才剪一次那种,之前都是去集市找专门摆摊剪头发的人剪头发,剪短后后面长了就绑起来,所以每次她都特意剪特别短,耳朵下一点点。
唐蓉:“难得来镇上一次,见识一下镇上理发店和集市上有什么不同也好?”
集市上摆摊剪头发的,遇到有镜子的摊位,还能看到剪成什么样子,但是也有没有镜子,就只能回家再看什么样子了。而且一般摊位都有个小板凳,摊主身上自制小布包放着简单的理发工具。
唐蓉摸了摸自己的头发,好像是上个月去集市的时候才剪的头发,已经到肩膀了,在考虑要不要剪个头发。
禹星星睁大眼睛迫切地猛点头,“去!”
罗慧舒:“那样我们就去理发店,我们去街上找人问问理发店在哪里。”
禹星星化作妈妈的尾巴,紧紧跟在后面。
唐蓉看到后座的东西也稳稳当当的,出医院靠着路边扶着车和罗慧舒并排走着,她想继续把刚刚八卦的话题继续,她刚刚卡住一半,还没分享到最劲爆的点,她想继续好好八卦一番。
“慧舒,你知不知道?”她一脸快来问我的样子,看着罗慧舒,内心在不断抓挠般等着对方提问。
就等着那句“什么?”,结果刚好有个男人骑车经过,罗慧舒立马推着车往前跑,边喊着,“同志!前面骑车的同志!”
骑车男人停下车,他回头看后面,见那个推着车女人看着他,他确认确实是喊他,可是这人他不认识,不知道喊他做什么,“这位女同志,有什么事情?”
她们三人往前走到他面前,罗慧舒看他发型是个平头,看起来就经常打理,应该会知道理发店在哪里。
罗慧舒:“请问你知道理发店怎么走吗?”
骑车男人知道是问路,刚好他刚刚剪了头,也是从理发店出来的,他往回指了指,“这条路直走,走大概两百米?可能三百米?然后左转进到一个巷子,再然后五十米右转……”
他越说越迷糊,罗慧舒三人也越听越迷糊。
他讪讪地挠了挠头,“要不,我带你们过去?”
罗慧舒:“同志,你怎么称呼?”
骑车男人:“我叫潘立民,我在华春机械厂上班。”
罗慧舒:“潘同志,我叫罗慧舒,她叫唐蓉,是我的邻居,这是我的女儿禹星星,我们是龙平大队上的。真的谢谢你,还要麻烦你在前面带路了。”
唐蓉:“潘同志,谢谢你。”
禹星星:“潘叔叔,谢谢你。”
她们三人先后的道谢让潘立民有些不好意思,就带个路,而且理发店很近的,是他描述的不太行。
潘立民掉头骑车在前面慢慢等她们跟上。
因为单车是二八大杠,对于她们坐垫位置在腰的上面,所以没办法原地直接上车,都是靠推着车然后跳上去。
而禹星星等妈妈顺利骑起来之后,就向前轻跑然后跳着坐到后座上,她的手抱着妈妈的腰。
罗慧舒稳健地掌控着车头,直到女儿坐好后,车头没有怎么晃动。
她们骑着车跟在潘立民后面,理发店确实很近。经过医院直走,途经一个照相馆,然后进入巷子后一转就到了。
理发店门口边靠着墙立着一大块木板,写着理发店。
潘立民在门口停下,“这就是了。”
罗慧舒三人也在门口停下,都看着理发店的样子,门口就大打开,一眼看去能看到里面东西很多,店里现在有一男一女。
店里男人看到外面来了那么多人,还看到了潘立民,打了个招呼,“立民,你怎么又回来了?而且还带了那么多人来,是叔剪的太好介绍客人来了吗?”
潘立民对着他摇摇手,来回摸了一下刚剪的平头,“陈叔,你的手艺还用说,我回回都找你就说明你剪的是这个。”
他做了大拇指手势,“我就带个路,她们找理发店。”
罗慧舒才知道他原来刚刚在这里剪了头发,一出来就碰到他们,也是巧了。
禹星星和唐蓉在一旁往店里看去。
潘立民:“我走了。”
罗慧舒:“再次谢谢你,帮我们带路。”
禹星星:“潘叔叔,我都记住路线了,下次别人再问你理发店地址,你就说照相馆左侧巷子,然后直走经过一个巷子,下个巷子口右转就看到了。”
潘立民笑了应声:“等下次再有人找我问理发店再说吧。”
他骑上自行车和陈叔说了一声就走了。
她们走了进去,唐蓉看着里面奇奇古怪的各种仪器,加上桌子上有块巨大的镜子,桌子上放着各种剪子梳子,比摆摊别人工具袋里的工具还多。
三个人都觉得理发店不愧是理发店,看着地上立着戴着大头盔的工具,还有那吊着的像铁的长棍,这些一对比,集市上剪发摊位太简陋了。
而且墙上还贴着各种发型的照片,男人主要剪的多是平头、小分头,女人选择比较多是荷叶头、蘑菇头,还有卷发的照片,但是要介绍信有理由才能烫。
陈嫂准备好,手里拿着毛巾,“你们是谁要剪头呢?要洗头吗?”
唐蓉:“请问剪头多少钱?洗头呢?”
陈叔:“剪发六分,洗头加剪发七分。你们可以看看墙上的照片,我都能剪。”
唐蓉有些吃惊,以前她去集市剪发普遍都只要三分,三分她都觉得有些肉疼,因为她感觉就是随便剪剪,隔壁煎饼那饼都还没煎好,她的头发都剪好了。
镇上的理发店果然不同,价格都翻倍了,洗头还要加钱。
罗慧舒也有些惊讶,但是没有让别人看出来。
禹星星是听到洗头就已经头痒了,“妈妈,我想洗头。”
罗慧舒看到桌子上有吹风机,“陈师傅,洗完头之后会是帮吹干对吧?”
她以前家里也有吹风机,洗完头吹头特别快干。
陈叔指了指桌上的吹风机,“是的,就是吹风筒吹头发,几分钟头发就干了。”
禹星星:“妈妈,你也一起洗头吧,你的头发看着和我的一样有点亮亮的。”
罗慧舒:“陈师傅,洗头多少钱呢?一分吗?”
陈叔点点头,罗慧舒就决定也洗头。
唐蓉看到就她一个人孤零零的,她立刻不犹豫了,她也要参与进去,在犹豫洗头还是剪发,但是洗头她昨天刚洗,而且回去洗头又不用钱,干嘛在这里洗头,刚刚她就想劝慧舒了,但是就没来得及。
唐蓉:“我也剪头,额……就剪到耳朵这里。”
她原本想指墙上照片的发型,但是她觉得比她现在齐肩的头发短不到哪去,还是和以往一样耳朵下一点刚好,正好可以对比看看和集市三分的发型有什么不同。
陈嫂问罗慧舒和禹星星谁先来洗头呢。
罗慧舒指了一下女儿,特地说了一下额头上有伤口要避开,麻烦轻柔一点洗,虽然伤口已经开始结疤。
她有些放心不下,打算一旁看着。
陈嫂看了一下伤口位置,点点头一会避开。她将一条干净毛巾,让禹星星一会捂着伤口位置尽量吸水。
罗慧舒看到这一幕有些放心,就不打算盯着别人了,这样对别人也有压力。
唐蓉只是剪发,她就坐在大镜子前的凳子等着。罗慧舒有些无聊,看到一旁有报纸,就拿过来看看。
陈叔看到她拿报纸看,“那是昨天一个客人忘记带走,现在就是我们理发店的读物,刚好适合客人等的时候看,以后如果等的客人多,我也订报纸。”
罗慧舒:“那提前祝贺客源满满。”
陈叔笑了笑,准备开始剪发,“是要到耳朵下这里对吧?”
唐蓉:“是的,陈师傅。”
陈叔:“那还有别的要求吗?”
唐蓉:“没有,你看着剪就好了,看得过去就行了。”
陈叔看出她确实没有什么要求,而且期待值不高,他就按自己想法来了。
陈嫂这边准备开始洗头,她将暖水壶的水倒入架高的脸盆,接过水龙头里的水兑成比手温度稍高的水温。
她看到头发是那种好多天没洗头的样子,加上还有伤口,大概也看出来刚好没多久。
陈嫂将发尾放入盆内清洗,浸湿后用洗发粉搓了搓发尾,顺带过后脑勺位置头发。
然后再放入清洗,最后还换了水冲洗了一下才洗干净。
禹星星感觉头皮好舒服,特别手指甲刮头皮的时候。洗干净她的头发用另一条毛巾包起来。
这个时候唐蓉的头发修剪到差不多耳朵下方位置,她看着镜子的自己,感觉和集市上剪得差不多,在陈叔去桌子上换剪刀的时候,她以为剪好了就起身。
陈叔回头看她站起来,连忙说:“还没好呢,还没修一下,不要急再等等,修一下才好看。”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