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失心疯?”
“此疾可好医治?”
那老妪摇摇头,遗憾地回道:“没治!隔壁村儿有个女子二十来岁受了刺激,得了这病,到现在四十有余,还是疯疯癫癫、胡言乱语的。”
街坊们走后,刘婶一会儿哭一会儿笑,还光着脚丫满村子疯跑,酉时被好心人给拽了回来。
丑时,她好不容易消停了下来,却发起了高烧,刚开始还说着胡话,后来直接烧昏了过去,把一直守在床边的闺女吓得不轻,赶紧叫醒了熟睡的兄长。
“快去找郎中,再晚一点娘怕是凶多吉少。”春花焦急地喊道。
“发个烧有啥大不了的?这个时候上哪儿找郎中?”刘婶的儿子春江慵懒地回道。
“深更半夜的,难不成让我姑娘家家的去?”春花急得眼里冒泪花。
“你不去谁去?要不是你娘能成这样?”春江继续说着混账话。
春花气不打一处来,拿起鸡毛掸子,朝他打了过去:
“打死你这个没良心的吸血鬼!这些年我想法子挣的银子,是不是都让娘填乎你了?前阵子娘收的聘礼是不是也花你身上了?”
春江自知理亏,被妹妹打骂也不好意思反抗,只好到隔壁村子找郎中开了几副治疗热疾的方子。
春花立刻煎了喂给她娘,不停地换水擦拭降温,最后困得趴在床边睡着了。
辰时,院子里公鸡的打鸣声将春花吵醒,她一激灵醒来,就伸手摸向了她娘的额头:
“啊?还是这么烫?这可怎么是好?”
这时,舅父刘显初前来探望,出主意说:“不如去找楚家老大媳妇瞧瞧,前阵子里正家儿子就是她看好的,医术远高于乡野郎中。”
春花速速梳洗好,担心自己人微言轻,遂和舅父一同前往。
一刻钟后,楚老大家。
春花见人就咕咚一声跪下。
“呦,你这个干嘛呀?快请起。”朱明瑜惊讶地问道。
“明瑜啊,救救她娘吧,这两天快要了她的老命了。”春花的舅父求道。
“您太抬举我了,我个妇道人家哪里会医病啊?”
春花头如捣蒜般不停磕:“婶子,您若不应,我便不起。”
“这……这样吧,我试试,若医不好,你们莫怪罪。”
“谢婶子!”春花一听有人肯救她娘,高兴得又磕了个头,起身时额头已呈青紫。
“好,你们先回,容我准备准备。”
朱明瑜支走了他们,就赶紧去求闺女:“香宝儿啊,帮她看看吧。”
“谁答应的谁去,若治好了她,再倒吸了我的福气,不合算。”小奶娃撇过脸努着粉嘟嘟的小嘴道。
“算为娘求你,行不?看她怪可怜的,早年没了男人,儿女又不争气。”
小奶娃指了指棚子,不情愿地说道:“让兔兔医治吧,我才不管嘞!”
“兔兔哪里会呀?娘可没功夫跟你闹。”朱明瑜急切地说。
“别小瞧了兔儿爷!它可是在天宫捣药制仙丹的仙兔,它开的方子包治百病。还不快去拿药药?”小奶娃说完又扭过脸。
“拿药?你是说它旁边的那堆草?”
“问兔兔。”小奶娃不配合地说着。
朱明瑜没办法,只好将上次没用完的药材也都拿来,让兔兔挨个闻闻确认。小奶娃嘴上说着不管,却时不时地偷偷瞄一眼,生怕拿错。
准备好药材,朱明瑜又问:“那怎么煎?”
“兔兔都告诉你了啊,就这么多一起煎啊。”小奶娃一脸不耐烦。
朱明瑜把闺女交给家婆,便急急忙忙跑去刘婶家送药。
春花利索地接过药去煮,朱明瑜担心把人治坏,特留下来照顾刘婶。
刘婶喝完药后,仍是昏睡,但体温迅速降了下来,朱明瑜稍稍放心地回家去了。
日沉之时,楚老大一家吃完饭,准备洗漱时,听得门外有人“咣咣”敲门。
惊得朱明瑜心里七上八下,对老公说道:“不会是刘婶又出什么事了吧?哎呀,我这善心真不应该乱发呀。”
“不确定的事,别瞎想!待我去看看。”楚青山安慰道。
门一打开,春花便冲进了里屋,面带笑容,气喘吁吁道:“救,救过来开了,我娘现在跟以前一样了。”
“当真全好了?”朱明瑜激动地起身问道。
“嗯!真不知道怎么谢婶子好了,这个您拿去补补身体。”
春花说完,将身后的公鸡“噹”地放在了八仙桌上,公鸡“咯咯”地在袋子里乱叫乱动着。
“不用,快拿回去给你娘补身子用。人好了比啥都好,好好生活,快回去吧。”朱明瑜鼓励她道。
这话犹如一股暖流,融化了春花这些天内心积压的冰雪,她满眼噙着泪,点头不语,深鞠一躬,匆匆离去。
次日,朱明瑜在院外晒被子,听到有过路人喊道:“呦,快看看这荷锄头的是谁啊?”
“呵,我当谁呢?这不众人唾弃的春花吗?”
“啧啧啧,学我们粗人下地干活多累啊?哪有伺候老爷、掌柜的来银子轻省?”
“呸!下贱胚子!”……
面对各种指指点点、说三道四,春花羞臊地无地自容,捂着脸哭哭唧唧地跑开了。
“都少说几句,总要给人留条活路不是?”朱明瑜担心长此下去春花会寻短见,好心劝道。
乡亲们大多都受过楚家的好,便不再多言语。
朱明瑜回到家看到院内晾晒的种子,嗔怪起来:“唉,我的小祖宗造的呦,可得日子挑拣。”
“娘莫怪妹妹啦,她还小,她闯的祸全由我们兄弟几个担着。”一江听见娘亲埋怨妹妹出来维护道。
“对呀,对呀。”弟弟们从屋内出来,异口同声地说道。
朱明瑜觉得又气又好笑:“好好好,你们且护着吧,看你们今天怎么挑得完。”
“那好办,大簸萁簸一簸,大粒的就待在上面了。”一江自信地说道。
“那剩下的呢?”朱明瑜追问道。
“找几根竹条,用线编几个孔径不同的网一筛便行。”二河轻松地说道。
“二哥的办法好。”三湖、四海拍着手儿夸道。
兄弟几个齐心协力干了起来,有的找竹圈,有的拿筐子……很快网都编好了,一个多时辰的功夫,种子已挑选了个大概。只剩下一少部分极轻细的颗粒。
这时三岁的四海却端了个盛有水的脸盆走了过来,盆里的水一走一漾,脸上的肉一颠一颠,看得哥哥们和娘亲又担心又想笑。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