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察琅嬅下意识忽略了弘历最后那句话,身子因为激动忍不住颤抖起来。
1000两俸银?那岂不是和那些远嫁蒙古的公主待遇一样?
要知道留京的公主每年都只有400两的。
还要给璟瑟赐公主府……
富察琅嬅忍不住泪流满面:“臣妾多谢皇上!臣妾、臣妾不知道该如何感谢皇上……”
弘历瞧着她的模样也十分的感慨:“谢什么呢?你是朕的结发妻,璟瑟是朕的女儿,朕为她考虑本就是为人父应该做的。”
弘历很奇怪,不知道为何今日见到富察琅嬅时竟然没了以往的那个疏离之感。
他忍不住的想为她抚平眉间的褶皱,看着她哭,他竟然会觉得不忍。
为什么?
他不明白,以前这样的感情只会出现在如懿身上的。
不对……
好像还有一个人。
弘历忍不住想起了那寂寥的身影,心口一滞。
如今和亲的事已经到一段落了,她……她过得如何呢?
弘历留了富察琅嬅用膳,又让她好好将养身体,不要思虑过多。
如今女儿虽然嫁的是蒙古族,可是能够留京承欢膝下,于富察琅嬅来说是天大的喜事,就算身体大不如前,可是也不再是形同枯槁。
“臣妾明白,臣妾一定好好将养,不让皇上为臣妾担心。”
随着富察琅嬅的离去,弘历赐封璟瑟为固伦和敬公主留京完婚赐居公主府的圣旨也一道传了出去。
原本还因着恒媞可以留在身边而高兴不已的太后,在听到这道圣旨时顿时黑了脸。
不可置信道:“你说什么?!皇帝特准留京?皇帝特准那科尔沁部的人也愿意吗?”
福珈不敢妄言,“奴婢听得清清楚楚,的确如此!”
“砰!”
“太后娘娘息怒!”
太后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顿时笑了起来,只是那笑容太假,假的好似一层皮挂在脸上,肌肉却是纹丝不动的。
“好啊!好啊!所以哀家这是被摆了一道?”
若是早知道和亲科尔沁部还能留京,她肯定会把恒媞嫁过去,哪里会白白损失了这样好的助力?
这些年来弘历动作不大,可朝廷中还有多少人是她的?还有多少人记得她这个太后?
眼瞧着前朝势力大夏将倾,后宫也有富察琅嬅牢牢把持,若说她以前有多中意这个背景不俗的儿媳,现在便觉得自已的脚有多疼!
她这给自已找了个不痛快啊!
福珈是太后身边伺候多年的老人了,见她如此神情便屏退了左右,“太后娘娘,你得保重身子啊!左右恒媞公主还在就好,奴婢也是听说原本是要远嫁内蒙的,是皇上费了好大的力气劝说,这才……”
“什么费了好大的力气!依哀家看来这分明就是皇帝一早就知道的事!他这是故意设计哀家才瞒着没说!借用哀家对恒媞的疼爱让哀家自乱阵脚……”
“福珈!哀家这次是栽了个大跟头啊!”
福珈的手被她死死掐着,上头已然出现了一道血痕,只是她依旧面不改色的宽慰着。
“就算我们没有拉拢科尔沁部,您不还是大清的太后吗?固伦和敬公主的额驸也要称您一声皇祖母的呀!”
太后闻言脸上的肌肉抽动了几下,目光幽幽:“呵——但愿皇上还能记得哀家是他的母后!”
想着她便又是气恼:“有讷亲在其实想要瞒过哀家也不容易,倒是那人倒是一个好帮手啊!好一手推波助澜!”
太后说的便是如懿,枉她还觉得如懿通透了,知道站队为自已谋划了。
现在看来不通透的人是她自已啊!人家怕是早就聪明成了精了!
“承皇帝的情的确要比承哀家的情好啊!哀家不过是皇帝养母,位及太后也不过是没多久就要深埋黄土的人了!也活该不被人放在眼里!”
福珈一怔,只觉惶恐不已::“太后娘娘,您莫要说这样的话……”
“呵!哀家还怕这些话不成?如懿尚且不说,哀家迟早要让她还回来,倒是玫嫔,你把她给哀家叫来,哀家有事要问她。”
科尔沁部要求娶公主皇后力荐远嫁恒媞一事,便是玫嫔给的消息,可如今……
太后不敢多想,这个念头实在可怕。
玫嫔也一早得了璟瑟和亲赐封的消息,又得知她赐居公主府留京,顿时便变了脸色。
她是太后的人,自然知道太后心里头打的是什么主意。
皇上不过是她的养子,在皇上尚且是个没登基的皇子前母子二人便是被绑在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如今一个是皇上,一个贵为太后,身上有没有血缘关系……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皇上和太后虽不至于如此,可二人间斗的还少吗?要不然她也不是玫嫔,而是南府乐妓了。
“嫔妾见过太后娘娘……啊!”
玫嫔请安的话还没说完便被太后一把美人扇打歪了发髻。
玫嫔脸上是脂粉都掩饰不住的苍白,急忙跪地道:“嫔妾不知哪里惹了太后娘娘生气,还请太后娘娘责罚!”
“你不知?若非你信誓旦旦的同哀家说科尔沁部求娶嫡公主,皇后力荐哀家的恒媞远嫁和亲,哀家会白白损失了这样好的助力?!”
玫嫔大呼冤枉,“太后娘娘明鉴!嫔妾是听到什么便同您说了什么呀!是一个字不敢多,一个字不敢少的!
嫔妾早已失宠,若非太后娘娘您几经照拂,嫔妾恐怕早就气绝身亡了!您的大恩大德嫔妾一直谨记于心,如何敢在这样的事上诓骗与您?”
见她不语,玫嫔又道:“嫔妾那日的确没有听到皇上说科尔沁部和亲后公主能够留京的事,皇后娘娘的急色也并非佯装,那日您不是还召见了她吗?”
太后闻言好似回忆起了这件事,“自皇帝登基以来皇后虽然让哀家不满,可是敬重哀家这一点还是做到了的,那日倒是……”
想着皇后不顾一切的僭越,太后心中对玫嫔的怀疑淡了几分。
玫嫔见状连忙乘胜追击:“是以嫔妾觉得皇上可能并未隐瞒,公主可以留京一事应当是事后方才去商议的,皇后娘娘是为发妻亦是固伦和敬公主之母尚且对此事不知,想来此事定是皇上私底下瞒着去做的……”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