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畜夜寐知归宿,人无常不胜白龙”
————
九九天,天地寒气消散,春暖花开。
暮色当头月。
一处稍许破落的茅草屋围墙外。
黄泥制成的土砖墙不高,刚好帮躲在围墙边上少年的身形遮掩住。
少年腰间系挂着一柄木剑,手中提着一条枯草编织成的草绳,绳头的另一端绑着一条一斤多出二两的草鱼。
木剑少年的脸上还泛着几道细小的朱砂红,少年踮起脚尖悄悄的抓起一把土墙上的干草,擦拭着伤口处渗出血液,待到手上的干草渐渐有了形状后,少年方才停手,将那把干草放回原处。
孱弱少年自认没有破绽,推开自家围院木门,朝着屋内头喊着:娘,我回来了!
幽暗的房屋内传来一道病弱微小的声音:“阿横啊,今日…怎会这么晚才回来?”
木剑少年走到侧旁的水缸处单手拿起水瓢,舀起一瓢水冲洗着另一只手。等到这只手洗干净后,又另一只拿住水瓢换手沾水抹净脸上的尘土和血渍。
屋内传出的声音很小而木剑少年自小耳力出众,“今天想去挖的野菜的,没赶成,半路抓了条草鱼回来。”
少年将水渍往身上擦拭,从怀里掏出常年佩带在身的火折子。将盖子打开轻轻朝着燃芯吹了一口气微弱的火光亮起,少年半摸黑走进房屋内将鱼置放在饭桌上,点亮放在床头的铜油灯。
火光照明,少年立即拿着油灯匆促转身,将油灯放置身后食饭的木桌上。
灯火照在少年的身后,使得躺在床上的女子看不清少年的脸庞。
少年提起桌上中的鱼,愉悦开口:“娘,今天这条鱼你想怎么吃?阿横给娘做。”
“都…都可以,阿横做的,娘都吃。”女子病痕的脸上挤出一抹笑靥看着自家的娃娃。
火光昏红照亮女子苍白的脸色。
“好,阿横给娘做碗鱼汤补补身子。”
少年将腰间的木剑取下,放到四方木桌上,提着草鱼又走到门外的厨屋案板处,拿起一把柴刀将鱼鳞刮去。柴刀刀口钝化,切鱼头和鱼尾时较为吃力。
少年将处理好的鱼放到铁锅内,取来一瓢水倒进锅内。将铁锅放到柴火小土灶上,点起了火。
火势很大,铁锅底部处时不时滴漏出水滴,少年继续加着柴火,不让火被水给熄灭。火势太大时,少年拿起挂在墙上的木汤匙,搅动铁锅的鱼肉。家里没有油水,少年只能注意着灶里的火势和锅里的鱼肉。
火势消减,铁锅里也飘出肉的香味,少年不敢耽搁,起身跑到一旁的木橱柜里取出两个瓷碗、筷放到灶台旁。少年拿起灶台角落的一根细木棍,将木棍穿过铁锅上的两个孔,抓住两端之间,将铁锅提起悬置于一个瓷碗上方,鱼汤慢慢滴落道那个瓷碗中。
少年一手提着木棍,一手拿着木汤匙舀着铁锅来的鱼肉和鱼汤舀到另一个瓷碗里,直到瓷碗里的鱼汤快要撒漏出来时,少年才停手将锅里剩下的鱼头、鱼骨和剩下的半碗鱼汤舀到铁锅之下的瓷碗里。将手里的铁锅和木棍一一放回原处后,少年起身走到橱柜旁的瓷罐处,打开瓷罐上的红布,伸手往里淘着。
不多时,少年的掌心握着一个被麻布包裹的东西。少年小心的打开那麻布,麻布内还有一层红色粗布裹着。粗布被打开,是盐。
这一小袋盐是帮了镇上的木匠上山砍了三天的木头最后花了十个铜板从木匠手里换来的。
少年拇指和食指捏起一撮盐撒落在满是鱼汤的碗里,随后将裹盐布盖起,将这少许的剩盐放回原处。
少年提神端起两碗鱼汤慢慢移步到屋内的饭桌前。
将那碗撒了盐的鱼汤放到靠床的位置边上,少年来到床前轻声唤醒女子,“娘,鱼汤弄好了,起来喝几口好不好?”
“好…好……”
少年将女子扶起,俯身帮女子着好鞋,一步一步搀扶着女子往饭桌走去。不到十步的距离,女子却吃力的满额细汗不断。将搀扶着女子往桌椅处坐下。
说是桌椅,多有勉强。
饭食桌是半年前因桌腿年久腐化,木匠铺的温老头打算将木桌拆解当柴火烧掉时,木剑少年花三文钱从温老头手里将木桌给敛收回来,加固几根横木,加以使用。
木剑少年七岁,阿爹还在世时说过:“我们们家虽然寒贫,但亲友拜访我们时,也要请他们进屋坐坐,喝口粗茶。”
阿爹因病离世后,少年也没有忘记这些话语。待到将木桌加固能正常使用后,少年在自家围院内,用黄泥土坯制成大户人家中水榭里边的石凳模样。
泥凳成形后,少年取下厨屋门前的大帘布,撕成四份,将那四个泥凳全给裹住,这样坐时少年觉得没那么膈人。
四方桌,四圆凳,方桌高圆凳,寓意天方地圆。
女子欢颜的看了眼少年,拿起汤勺,舀起一口鱼汤送入口中。
“娘,这鱼汤怎么样?”木剑少年欣忭的问着。
“嗯,好喝,阿横做的最好吃了!”女子笑靥回应。
“那是!阿横做的指定第一了!”。木剑少年得意的说着。
“咯咯,是是是,阿横做的最好了!”女子笑声附和。
[砰——砰!]
“横沟!阿横哟~~阿横在不在家?”。
围墙木栏外传来几声壮喝吆喊声。
“在!我在家,你等下。”木剑少年回应着门外的人,又转头找着身旁的女子说着,“娘,我去外面看看。”
女子轻声回应一声“好”后,木剑少年起身朝门外走去,口中喊道,“来了,来了。”
横沟临到门前才看到站的是邻家的沈兰。
“呀,你的脸咋花了?”沈兰露出关心的脸色问着。
“喔,抓鱼磕着了”横沟挠着头发说着。
“兰婶,来找我干啥?”横沟疑惑的打开自家木栏门又问道。
“兰婶家里的老鸡下了几个蛋,婶寻思着给你捎几个。”沈兰走进院内,提起手上的竹编小筐示意道。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