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的宫殿内,孙权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在座下的重臣之间来回扫视,最终定格在张昭身上。张昭,这位东吴的老臣,以其深厚的政治智慧和稳健的风格闻名,此刻他正缓缓开口:“陛下,诸葛亮此行诚意求和,我东吴当以大局为重,与其共抗曹魏。然,内部稳定亦需考量,尤其是潘璋、马忠二将,昔日吕蒙之死,使他们对蜀汉怀恨在心。”
话音未落,一旁的鲁肃接道:“张公所言极是。为避免内部纷争影响和谈大局,我建议提前与潘、马二将沟通,晓以大义,令其明白当前东吴最迫切的任务乃抵御曹魏,而非私仇报复。”
陆逊紧锁眉头,补充道:“此外,还需暗中加强对二将的监视,以防他们擅自行动,破坏和谈。我愿领兵暗中跟随,一旦有变,立即阻止。”
孙权沉思片刻,点头道:“好,就依鲁肃与陆逊之议。陆逊,你速去安排,要确保我东吴内部的稳定。”陆逊领命,即刻退下,着手准备。
然而,潘璋与马忠得知诸葛亮将至东吴的消息后,内心的怒火难以平息。在一处隐秘的营地里,两人围坐在篝火旁,面容阴郁。“我等为吕蒙将军复仇的机会就在眼前,怎能坐视不理?”潘璋愤愤道。
马忠紧握双拳,眼中闪过决绝:“正是,哪怕孙权不愿正面冲突,我俩也要为兄弟们讨回公道。我们可以秘密行动,先发制人,趁诸葛亮立足未稳,给他一个措手不及。”
二人密谋许久,决定挑选一批忠诚且勇猛的士卒,组成一支精干的小队,计划在诸葛亮住所埋伏并偷袭。他们相信,只要能够擒获或除掉诸葛亮,不仅能为吕蒙报仇,还能大大挫败蜀汉的锐气,为东吴赢得主动。
正当他们紧锣密鼓筹备之时,却不知陆逊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陆逊凭借其过人的军事才能,不仅预判了潘、马二将的意图,更巧妙地在他们的必经之路设置了重重埋伏,同时派出了精锐的斥候,密切关注二将的动向。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当潘、马的小队悄悄潜入预先设定的伏击地点时,他们并未察觉到四周已被东吴的伏兵包围。正当他们准备动手之际,四面八方突然响起急促的号角声,火把如星辰般从黑暗中冒起,将四周照得犹如白昼。
“什么!?”潘璋惊呼,马忠也是一脸错愕。他们意识到,自已落入了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之中。
“潘将军、马将军,你们的忠诚令人钦佩,但私仇不应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陆逊的声音从暗处传来,他带领着一队亲卫,缓缓步入光亮之中,“今日之事,望二位能以东吴大局为重,放弃不智之举,共赴和谈,为东吴的未来贡献力量。”
面对陆逊的劝说和周围密布的士兵,潘、马二将深知无力回天,只能无奈地放下武器,答应不再轻举妄动。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