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份气温慢慢回升,脱掉穿了一个冬天的棉衣、棉裤、棉鞋。一整个冬天都穿着这一套衣服,只更换里面的内衣和秋衣。棉衣棉裤都黑的发亮。
放进河水里浸泡捶打一滩黑色的水就从石板上流了出来,可见是有多脏。用洗衣液反复洗了三遍才没有流黑水。
小麦植株开始生长,大部分的植株开始长出新叶片、叶鞘伸出1-2厘米、叶色由暗绿变为青绿色时即为返青期。
在这个阶段要及时给小麦锄地松土,帮助小麦尽快返青、健壮生长,通过疏松表土,改善土壤通气条件,提高土温,促进根系发育。松土的时候还要把地垄修整一下,提高土壤的疏水透气性。
草木灰混合堆肥围着地垄撒一遍,补充肥力,杀灭病菌。
春小麦和玉米大概要在三月底四月初种下去,先把种这两种作物的地整出来。
小麦的种子在土壤里萌动以后,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条件,才能起身拔节发育形成结实株体,这段时间叫做小麦的春化阶段。
为了使小麦尽快通过春化,及时成熟,可采用早播种的方法。春节后,遇到气温较高的时段,当地表化冻6厘米深左右时,即可抓住时机播种。在以后冷暖交替的情况下,小麦种子萌动通过春化,一般能够及时成熟。
种小麦和玉米的地还没开出来,现在已经三月上旬了,气温渐渐回升,要抓紧时间把春小麦种下去,不然错过低温春化会影响产量。
种子不多,春小麦两分地,玉米两分地。旱地比水田要简单些,树根草根挖干净后,先深翻一次,把土挖开,撒上大量的草木灰翻一次,这一次需要把土块敲碎。最后再撒上堆肥跟碎土混合均匀作为底肥,这一步也能把土敲得更细碎。
地翻好后挖出一条条垄,把提前晾晒浸泡一整晚的小麦种子晾干后播撒到垄上,盖上一层薄土,浇上水,盖上一层稻草春小麦就算播种下去了。
春耕是春季最重要的农事活动,也是一年之中最忙碌的时候,这个时候不抢时间把种子种下去,错过农时就没有收获,冬天就要饿肚子了。
每天天光微亮简单吃点早饭就出门劳作,每天的午饭都只是简单的烤糍粑和年糕汤,抗饿又快速。再烤几个山药或者脚板薯带着饿了的之后吃几口补充体力。
随身带着蜂蜜水或者用党参、黄芪等滋补药材炖的汤补充气血,才让我不至于累倒,晚上也是简单填饱肚子就躺床上睡了,根本没有心思做什么好吃的。
满脑子都是明天要做什么,哪些种子要提前育苗浸种,紧张的很。
春小麦种好后赶紧开种玉米的地,方法步骤都是一样的。翻玉米地之前我打算先把玉米进行育苗,等苗长大后再定植在地里,这样能提高产量和避免空苗补苗的动作。
适量的草木灰、堆得叶肥和泥混合均匀,捏成一个个的小球。育苗球中间掏一个洞,每个洞里放两三颗玉米粒,然后盖一层薄土,浇透水,再盖上稻草保温,每隔几天浇一次水。紧密排列的玉米球密集恐惧症看了得晕过去。
通过营养球育苗用其本身的载体功能,改善幼苗根际环境,既能保证养分供应,移栽时又不易伤根,能促进玉米生长,增产效果显著。
玉米发芽长成10厘米高的植株大概需要15到20天。在这期间把种棉花、黄豆、绿豆和豌豆的地整理出来。
到了三月下旬冬小麦开始生长,植株由匍匐生长变为向上生长,叶片和叶鞘开始伸长,伸长叶的叶耳和之前的距离达到1.5厘米左右,基部的节间开始慢慢伸长即为起身期,这就到了起身期。
观察下小麦的情况,翻开叶片查看有没有虫害,有没有植株长得矮小,这种就需要补充施肥。田间有杂草的要及时铲掉,免得杂草抢肥、抢阳光、抢水分。不过经过之前的烧荒、冬天的大雪还有撒的草木灰,虫害基本没有。小麦苗也长得很健壮,除了有些地方麦苗过于密,又不敢直接拔,怕把其他植株拔坏了,只能掐掉一些长得比较弱小的。
经过一个月旱地整的差不多了,春小麦和玉米开始发芽,小心翼翼的呵护着,每天让大黄在地里巡逻追赶鸟雀,也充当我的保安。
等到了三月底、四月初,春雷滚滚响,像是它唤醒了沉睡的大自然。春雨淅沥,像是它滋润了密封的大地,随着气温升高,万物复苏,各式各样的小草、野菜开始从地上冒出来,不知不觉间草地山里已经一片青绿,五彩缤纷的花骨朵也瞬间洒满了整个山谷,像是再绿色的地毯上绣上了一朵朵的小花。
随着春雨的滋润竹林里的春笋也冒出了头,一晚上过去就长得小腿高。掰几根粗粗的春笋剥去褐色的外壳露出白白胖胖的笋身,切片焯水后放油清炒,只放些盐就能品尝到这独属于春天的美味。
春笋清淡鲜嫩、水分很足,吃起来爽滑可口,也可以焯水煮熟后用来凉拌,也可以用来煲汤。
除了春笋,马齿苋、蕨菜、水芹菜、蒲公英、灰灰菜、鱼腥草、荠菜、野葱、野蒜等野菜也正是鲜嫩可口的时候。
尤其是鱼腥草可是我们川渝人的最爱,鱼腥草又叫折耳根,我们一般当凉拌菜吃,也可以用来炒腊肉,涮火锅吃。但有人不喜欢,就跟有人不喜欢吃香菜一样,对于吃不惯的人会觉得有很浓烈的鱼腥味。
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功能。趁着春天鲜嫩的时候可以挖一些晒干用来泡水喝。
春天到了就不用每天吃干菜了,林间各种野生动物也开始活动,偶尔大黄也能带回一只兔子或者野鸡改善伙食。
这周围因为我跟大黄的活动,野鸡已经都搬走了,要吃鸡蛋得去远一点的地方找。
水田也因为春雨而积了一些水,在这期间把漏水的地方补了补。水稻也要开始育苗了,把水稻和糯稻种子拿出来晒个两三天,这样可以利用阳光杀死种子上的病菌,同时提高发芽率。
晒好的种子放在簸箕里上下摇起落下,利用风将空瘪的谷粒吹走,保证种子饱满,提高发芽率。
把准备种糯稻的水田用来育秧苗,将这小块水田的两头重新整一遍,中间作为分界线区分糯稻和水稻。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