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海最近有些紧张,这种感觉已经太多年没有出现在他身上了,不管是在部队,还是在大鹏,更不要说是在永春。一直都身处高位,习惯运筹帷幄,都是谈笑间就用笔触决定了大大小小的利益格局。掌控惯了,自然就见怪不怪,大事小情面前也就处变不惊了。
这突如其来的焦虑,自然事出有因。自从上级的考察组到了永春之后,各种小道消息就满天飞。刚好轮到换届年,永春的党政班子中有四名常委都已经是五十八岁了,根据“七上八下”的惯例,这都是要去人大政协过渡的。
别说四个位置,就是一个位置一旦发生变动。会摆布的组工干部,都可以用连锁反应给你调整个上百人,你还真别不信。对于体制内的人来说,能够往外换个位子,很多时候也是在往前挪挪位置未果之余的一种极大安慰。要不,为啥说,树挪死人挪活呢。
对于已经五十七岁的吴清海,这也是他仕途的关键。上去了,那么就能够再任职四年直至届终,遇上机遇好,甚至还能在下次换届的时候,往人大政协再进一步,那还能一直任职到六十五。
政治人物,最无奈的就是年龄的不可控制和欲望的不可抑制。这边想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边却是白发悄然爬上两鬓。一边是老当益壮的雄心勃勃,一边却是前列腺开始发炎的人生无奈。
省里的一二把手,这些天都有意无意暗示过吴清海,说是已经以个人名义向考察组推荐了吴清海。这一点,吴清海深信不疑,不管是从个人感情,还是工作实绩,他都当之无愧。毫不夸张的说,永春的民营企业能够发展成全国第一,国家的大政方针固然是首要条件,但如果没有吴清海,这个跨越的脚步,势必会慢上那么一些。
从乡镇企业局启航,到与南苏的“集体经济”齐头并进,永春的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大开放政策下驱动产业发展的两条洪流,推动人民参与到全民富裕的辉煌征程之中。
吴清海心里,笃信一二把手给自已的定位就是常委、常务副省长,也只有这个位置,才能最大程度发挥自已的优势,能够让自已为永春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所谓的好钢用在刀刃上,一二把手年纪都才五十出头,一时半会应该不会离开永春,怎么会不知道一个能干下属的重要性呢。
自从大开放之后,脱离之前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经济工作的重要性就得到了大幅的凸显,常务副的角色也更加的重要。之前,常务副想到正职,基本要经过副书记格次的任职,但现在从南方、沪上等地的实践看,从常务副直接到政府正职的例子,已有多起。反倒是副书记,从之前的准正职后备的地位,慢慢向专职副职退化的趋势。
考察组、考核组、巡视组、巡察组,一年到头不知道来几次。虽然侧重点不一,但工作模式基本类似。都是个人谈话、听取汇报、民意测验、群众来访。总结起来,就是收集多方建议,求得是一个面面俱到。
找吴清海谈话的时候,考察组的同志也并不避讳同仁们对吴清海的推崇,话里话外,都对吴清海很是客气,体制内,都是百舸争流、不进则退的争渡,但有操行、有本事的人,只要不和自身有利害关系,大多数时间,只要站在公允立场,都还是受尊重的。
谈话谈到一半,考察组组长问吴清海,你个人有没有人选向组织上推荐啊。吴清海说有啊,我推荐我自已。组长一愣,之后哈哈大笑,说你这个同志还真不落俗套,我参与干部考察工作几十年,还真是第一次遇到。
吴清海说,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里有个典故:“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合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这古人都能够不顾封建礼制,挺身而出,我作为新时代的干部,时刻准备着,为我们的事业贡献力量,想必是不会有错的。
组长说,不会错不会错,你这个同志,确实与众不同。怪不得,你们省的领导说,没有你,就不会有永春民营经济的今天。
这下,吴清海可不敢贪天之功。他深知,个人的力量在开放大潮中真是微不足道的,他只是有幸刚好踏准了时代的脉搏,顺应了时代的潮流罢了。换个人,只要不逆势而为,永春的民营经济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只是,那些明星企业,不一定是像唐潮这样被自已青睐的罢了。
谈话很愉快,之前与班子成员交流,考察组给出的时间是一个小时。可吴清海这一聊,就是两个半小时,聊到后来,组长和他都开始聊起了家庭、聊起了子女,说到为了事业对家庭难以顾及,其中的歉疚,两人都是唏嘘不已。有所得、必有所失,就像很多鸡汤文说的那样,上帝给你关上了门,就会给你开个窗。如果有重新选择的机会,吴清海应该还是会选择事业,全世界数十亿人,正因为有着不同的基因,才有这个社会的多样性。吴清海这种人,注定是归于创造的,只要不断燃烧自已去推进社会的发展,才是他的宿命。如果让他在家长里短中度日,那么他也会泯然众人,在消沉困顿中度过一生。
民意测验的结果很好。在吴清海走出会场的时候,很多与会人员都善意朝他点头,其中的寓意就是“吴省长,我给你投票了”。也是多年的老鸟了,吴清海其实知道这只是一副惯用的官场面孔罢了。这些点头,不一定全给自已投了票,那些没有点头,也未必就一定没给自已投票。但身处其中,就必须要遵守其中的法则,人家笑,你也不能板着脸。不然三人成虎,到时关于自已不近人情的传说就会不胫而走。当一把手把吴清海特意叫到办公室的时候,他才确信民意测试的结果是非常理想的。用书记的话说,能够全部称职以上,且有一大半都是优秀,没有一张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的票,你吴清海,也算是买了永春干部的心了。
书记这话,自然是开玩笑,吴清海没这个能力去收买与会的所有人,只能说是多年的孜孜以求,换来了永春干部对这个外来户的公认。书记说,已经以组织名义向上级正式推荐了吴清海作为换届的重用人选。
走出书记办公室,吴清海感觉自已的脚步有些不稳。从政就如同登天梯,只有往上爬的梯子,没有下去的路。多少人,爬着爬着,累了,手一松、脚一滑,跌落下去,就万劫不复。而往上的人,爬着爬着,好不容易有个休息平台,刚想懈怠,却惊觉自已已经被挤到边缘,再不努力,就是打落凡尘的结局。从部队到大鹏,毁了自已的将军梦,这是吴清海非常不甘心的事情,可集体转隶,那是自已一个小团长能够左右的事情。大鹏的花花世界,总算是开启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人活着,总要为了些什么,求不来飞黄腾达,求个锦衣玉食也是不错。哪知道,一顿饭局,遇到了蒋胖子,机缘巧合,又从大鹏到了永春。十几年的光阴,十几年的奋斗,永春这个七山二水一分田的穷地方,借着大开放的春风,成为了全国首屈一指的富裕示范地,也成就了很多人。吴清海这颗外来的种子,在永春开出了傲视众人的绚丽之花。
之前的常务副省长已经作为政协主席提拔人选向上级推荐。考察组走了之后,一二把手已经开始有意无意将常务副之前的分管工作让吴清海接触。老常务副也不以为忤,反倒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颇有扶上马送一程的自觉。想来也是,这能够提拔,就是好事。再说,常务副这个差事,琐事极多,比副书记可复杂太多,干了七八年了,除了工作狂,应该都会想着去歇一歇,喘口气。
倒是吴清海觉得有些不自在,这在其位谋其政,自已这样频频出现在不归自已分管的领域,说好听是提前熟悉,说难听就是越位,这也是官场大忌。可一二把手说的,总要去遵守、去顺从,上下级之间,服从也是天职。
官场上,除了明面的上传下达之外,还有个特别神奇的消息渠道,人们一般将其称为小道消息。就在永春官员一致认为吴清海会得到重用的时候,从京城传来的一条小道消息,开始在永春传播。传播者煞有其事的宣称,吴清海这次不但提拔无望,反而会有牢狱之灾。而其中的决定因素,是吴清海有经济问题。
经历过上次纪律部门的审查,吴清海对自家的情况也算是摸了一下底。老伴和孩子,都不是胡作非为的人,如果是乱来的,那上次就已经被吹毛求疵的乐副主任给拉下马来了。
永春不比东海,没那么多告状的人。还真是越穷的地方,喜欢告状的人就越多,也可能是因为穷,没太多的晋身之道,一看到别人上去了,就想着先拉下马来,这就总有位置是空着的,而不会去想,就算位子空在那里,到什么时候才能轮上你去坐。甚至,几辈子都轮不上你。但奇怪的是,吴清海这些年,一遇到重要关头,总是会遭遇告状,吴清海也让人去私下了解过,但都没明显指向,他也只有以自已是外来户招人嫉妒的理由来解释了。
还真别小看小道消息,不几天,从京城下来的调查组就来了,组成人员是组织部门和纪律部门的,一看那人员配置,官场人的嗅觉已经敏锐觉察到,这是东海有人要倒霉了。
调查组住在临州宾馆,起先住了十几天都没有任何消息传出,老到的官员都悄悄传说,看来这是有大鱼,都说时间越长,那憋的大招就越厉害。看似平静的临州宾馆,内里蕴藏着诡谲波涛。
吴清海接到一把手电话的时候,正在唐潮调研。周寰宇最近想着去丑国上市,搞丑刀融资。扩大规模、搞技术升级、提升人员素质,都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注入,对于去丑国上市,用丑国人的钱来发展自身,吴清海是坚决支持的,他过来看看,就是担心周寰宇会不会步子一下子迈太大了,那是会扯到蛋的。幸好,一圈走下来,这胖子做事还稳当,并没有因为这些年的突飞猛进而冲昏头脑,该有的精明一点都不少。
听电话里一把手的口气,吴清海觉得应该不是好事。因为平日里,一把手因为年纪相对较年轻,称呼吴清海都是用老吴,而这次破天荒用上了“吴清海同志”。这同志可不是乱叫的,都是在正式场合才使用的。
果不其然,赶到一把手办公室的时候,看到办公室里还有三个不认识的人。吴清海就知道,来者不善。但究竟找自已啥事,他也心里没底。匆匆在脑中梳理下,也没觉得什么地方有问题。
三个人主动表明身份,说自已是京城来的调查组,有几个问题要请吴清海同志核实一下。吴清海说,那我必须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调查组的人说,那就不耽搁书记工作了,还烦请吴副省长跟我们移步到临州宾馆,我们按照组织程序走个流程。吴清海自无不可,这配合纪律部门办案,是每个干部的义务。
吴清海坐上了调查组的车,他自已的司机已经被调查组给打发走了。
到了临州宾馆,三个人把吴清海带进一间套房里,这里面倒不会像办案基地那样满是软装,还是正常的装修装潢。
三个人也不耽搁,拿出笔纸就开始询问。询问的焦点,集中在吴清海与周寰宇的关系。吴清海一听,想着,这不还就是上次事情,就很爽快把周寰宇女儿买了自已家房子做办事处的事情说了出来。说完之后,吴清海还开了句玩笑说,这房子他周胖子可是赚大发了,现在都翻倍了。
调查组的人交换了一下眼色,说,你别避重就轻,房子的事情我们早有了解,你说说股票的事情。
吴清海一愣,这哪有什么股票的事啊?半晌,看着吴清海不说话,调查组直接给了他一个复印好的文件。吴清海接过一看,这好像是周寰宇要去丑国上市的招股计划书,这难道有什么问题吗?翻着文件,吴清海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吴天,这不是自已的儿子吗?他怎么会出现在股东名册上呢?持股比例竟还有百分之五。
调查组的人说,这些不用我们帮你回忆了吧。吴清海说,这白纸黑字肯定是不会假,可我是真的对此不知情。调查组的人说,怎么每次一遇上事情,你都不知情呢?吴副省长,你不要把别人都当傻子好嘛,这世上,又不是只有你一个聪明人。
吴清海哭笑不得,话这样说,也不知道怎么解释。调查组几个人交头接耳一番,其中一个就出了门。过了一会,门被打开,出去的人回来了,还带着吴清海的秘书郑帅伟。
“领导,我已经全部承认了,你就招了吧”郑帅伟一进门,就朝着吴清海说。
吴清海的头嗡的一声,这是发生了什么?我招什么。
“领导,你上回让我找周寰宇要现金,说吴天他们在丑国要买房子,我去找他的时候,老周说没有现金,再说大额的钱运出去也麻烦,还不如直接给吴天股份,这你也是同意的啊”郑帅伟的眼睛里满是畏惧。
“你这是栽赃,是陷害,是胡说八道”吴清海一把起了身,想抓起床头柜上的烟灰缸去砸郑帅伟,被调查组的人一把按下。
调查组随后找了周寰宇,老周的说法和郑帅伟的一致。不过在老周看来,吴省长家里没有任何人找过我,就是郑秘书说领导的孩子在丑国买房缺钱,让我帮帮忙。我自已的钱,我爱给谁给谁,我跟吴省长之间又没有权钱交易,你咬我个鸟啊。你们有事找我律师谈,我没空伺候。周寰宇这种态度,调查组还真没有啥办法。
单方面给予,也没有权钱交易。人证也只有郑帅伟一个人的证词,没有任何吴清海家人交代郑帅伟的证据。这案子办着办着,怎么也和吴清海扯不到很紧。
最后,给吴天的股份自然不能有。但明面上也不能给吴清海定论,捉贼捉双,对于一个高级干部,也不排除有人故意陷害的可能性。再说,以办案人员的经验看来,直接在招股书上体现自已儿子的名字,怎么也不符合吴清海这些年从政的智慧水平。这得蠢成咋样,才能干出这样的傻事。
这件事最后的影响来了,常务副省长的位子被一个京城来的空降兵坐了,吴清海本来属于七上八下中的上,但在换届方案中被作为省政协副主席人选出现。
吴清海得知消息后,找到一二把手,申请辞去所有职务,安心在家颐养天年。一二把手也知道先前那个事情对吴清海打击很大,但力有不逮的事情,也只有徒呼奈何,索性就签字同意,只给吴清海保留了一个省政府参事的头衔。
有这东西,以后在永春的地界里,要走动走动,总是会方便些。
人生总有起起伏伏,而属于吴清海的官场绚丽,至此,告一段落。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