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早,杨柳和戚氏一起做豆腐,她在煮豆浆的空闲时候,泡了几斤豆子。
杨柳见不好的豆子和杂质漂上来后,将豆子捞在簸箕上,摊平晾干。
可是杨柳在摊开晾晒的时候仍然能见到很多干瘪的豆子,原来用水只能将一小部分不好的豆子和枯枝败叶等轻的东西给挑选出来。
稍有些重的干瘪豆子也会陷入水底,如何能将豆子分的更加细致、选到最饱满的豆子呢?
杨柳陷入了沉思。
戚氏看着发呆的杨柳,提醒到:“柳儿、柳儿豆浆开了,可以撤火了。”
戚氏第二遍声音大一些杨柳才听到。
“奥,奥”说着慌里慌张的将柴火闷到灶底下的草木灰里。
“可是困了?要是困了你再去睡会,我现在自已一个人也可以了。”戚氏关切的询问。
“二婶,我不困,就是在想事情,呆住了。”杨柳笑着回应。
“那就好。”
“二婶你知道怎么让沉在水里的东西漂上来吗?”杨柳没有头绪,索性问二婶,大家群策群力是不是有什么好办法。
“让沉在水里的东西漂上来?嗯……”戚氏努力的想着自已身上发生的事情。
“我洗衣服的时候将衣服揉成团,它就会沉下去,若是将衣服四散开就能浮在河面上。你试试将东西展开,看看能不能行?”
杨柳听了就知道原因:这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同样重量的物体,体积大的受水的张力大,体积小的受水张力小。
戚氏说的这个对杨柳并没有什么启发。
“浮在水面,漂浮,浮?浮力?”杨柳嘴上一直在嘀咕。
杨柳突然一拍大腿,想到初中物理学的阿基米德原理,皱着眉:浮力计算公式是啥来着?
作为一个物理不好的理科生,在上了大学不用学习物理知识后就把物理知识全部还给高中老师了,毕竟那可是折磨她五年的噩梦。
戚氏看着有些神神叨叨的杨柳一会拍腿一会皱眉的,戚氏摇了摇头,“也不知这孩子在想什么。”
杨柳从深处的记忆中终于找到一些印记,水的浮力和物体体积和水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那能向水里加可以溶在水里的东西让水的密度变大,这样就能让浮力变大。
浮力变大,干瘪的黄豆就先浮起来,圆润饱满的黄豆比较重就还沉在水底。
加什么呢?杨柳的眼神开始飘忽不定,在厨房里打量。
最后杨柳的眼神盯着盐罐子不动了,“二婶,我现在有重要的事情要做,你自已一个人弄下面的吧。”
经过这些天的练习,戚氏能非常熟练的做好豆腐,而且和杨柳做的并无区别。
“行,你去忙你的。”戚氏看着火急火燎的杨柳答应了。
杨柳又抓了一小把成色不好的黄豆放进碗里,碗里装满水。果然只有少部分较轻的豆子漂上来,杨柳将这些捞到一旁,避着戚氏开始把盐挖进碗里,一勺、两勺、三勺……
杨柳一直盯着黄豆,后来也没数挖了多少勺盐,杨柳看着下去一半的盐罐子有点心虚。
但是看着慢慢浮在水面上的参差不齐的黄豆粒们,杨柳兴奋的想要跳起来。她以前学的知识真有用!
赶紧将晾晒在簸箕里的豆子倒到盆里,看了剩下半罐子盐,果断的又走向橱柜里拿出没拆口的盐袋子。
将木盆里漂浮一层的豆子撇开,把水底下明显又大又圆的黄豆捞出来,清洗一边捞出晾晒。
分出来能用到的黄豆比之前少了一小半,杨柳又去粮食袋里挖了一些豆子进行分离。
等分离出两亩地需要的豆子斤数,杨柳怕要解释她做的这些开始毁尸灭迹,将盆里的盐水倒了。
一会再去屋里拿自已的零用钱让杨树悄悄的买些盐回来,将盐罐子补齐。最近还是杨柳做饭,倒是不担心家里人中午就能发现盐少了。
夏天晾晒东西快,等吃完早饭杨永贵牵着牛,其他人拿着锄头等工具要下地了,杨柳提着袋子交给杨永贵。
“爷爷,这就是我分出来的豆子,已经晾干了,你记得单分出两亩田种上,可不能和其他种子混在一块了。”
杨永贵将牛绳放下,一手提着袋子,一手伸进袋子里抓出豆子一看,确实颗颗饱满,都是好种子。
刘月桂看到杨永贵手里的豆子,想着杨柳昨天问她的话,骄傲的说:“柳儿,你这脑袋瓜子咋灵光呢,昨天才想的事情,今天就琢磨出来了。”
杨柳冲着刘月桂臭屁说到:“阿娘,不看看我是谁的闺女,能不聪明?”
“行了,别贫嘴了,赶紧下地。”杨永贵打断娘俩的玩笑,重新牵着牛走在前头。
这几日杨家牵着一头牛在田里耕地,被人问个遍。
其他人虽然听到杨家说不是自已家买的牛而是租用杨永年家的牛后,仍然很羡慕,说话就带了点酸味:“这杨家是发财了?租一天牛都要三十文,抵得上咱们平时去镇上打两天短工的。”
“你留意到没,他家杨树最近早上都没见人影。我听王大婶说,她前天看杨树推着车子,车子上盖得严严实实的,往县城的那条路去了。”
“那他家是找到啥来钱的门路了?我得好好瞅瞅,看看咱能不能也跟着喝口汤。”
这样相似的对话在村子里其他地方也能听到。
杨家不管其他人怎么猜测,先耕地种地,天大地大粮食最大,要是真有人问到时候再说。
杨永贵在心里选了大小,地势高低差不多的四块地。两块是已经养了三年的熟地,两块是刚开荒一年还没养好的荒地。
熟地和荒地各种一亩杨柳给的豆种,既然要对比,就一次性多弄个两块地比比。
其他人也都同意这样的做法,若是那两块地出的苗情不好,还能补种,只是费些事并不耽误收成。
自从杨柳几次的尝试都成功,而且给家里带来了真真切切的好处后,一家子对于冒险尝试新鲜事物接受度良好。
他们并不懂高冒险代表着高收益,他们只是认为如果不尝试,自已的生活就如死水一般没有任何变化。
况且自从杨家每日有进账后,做事就有了底气,就是失败也有了兜底的能力。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