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这雨下的可真不是时候,再等几天都脱粒、晒干、收进粮仓里多好,正好下完翻地。”杨安叹口气。
“你那哪是几天,估计十几天都干不完这些活。”杨永贵听二儿子说了胡话,训斥道。
“不知道还有多少家没把地里的麦子收上来,幸好咱家紧赶慢赶的将地里的麦子割上来。等明天天气放晴,咱们将麦垛散开,麦穗晒干应该不影响脱粒。”杨平也很庆幸,没有因为累而放缓速度。
杨永贵却不那么乐观,“明天能放晴更好,要是一直下就糟了,不光人家地里的麦子得发芽,咱家的麦垛迟早也得被淋透,发芽发霉。”
杨安听了杨永贵的话很着急,“爹,那我和大哥等雨下的小一点就去把麦秆堆到平车上推回家。家里挤一挤,腾出些地方放麦秆。”说完将手里的碗放到桌子上,准备起身。
“弟弟,等等看雨会不会停,天气能不能晴起来。现在在家先歇着,不论天气怎么样,今天都得出大力气。”杨平更懂农事劝解杨安。
一家人忧心忡忡的看着外面的大雨,这午饭都没吃完,也没了吃饭的心情。
天仿佛被戳破了个窟窿,雨一直下一直下。
最近忙的很,这突然清闲下来让人无法适从。到了酉时,杨安在屋子里坐立难安,睡不着也躺不下。
“当家的,好不容易闲着了,赶紧休息吧。”戚氏看杨安焦虑的样子开解道。
“现在都下了快三个时辰了,也不知中午铺的油纸有没有被风吹跑,蓑衣压严实了么?”杨安止不住的想象自已家麦垛现在的样子,是不是被风吹的七零八落,被雨淋的湿透了泡在水里。
“不行我得去看看,要是没压好我再好好弄弄。”杨安看着还在下的雨,决定要去打谷场一趟。
“那你咋去,蓑衣都压在打谷场了,没有蓑衣穿,你会被淋生病的。”戚氏拦着起身的杨安。
“那怎么办?干看着不做些啥?要是粮食都发芽,这样人就不能吃了。等抢收回来的粮食吃完了,到时候咱们吃什么。我最近也没干多少木工活,也没结多少钱。没了收入,我们和孩子们都要饿肚子的。”杨安低声的怒吼着,吼完喘着粗气。
杨安心中不仅仅是对可能会缺粮的困境焦虑,更多的是因为没有经济来源带来的生存压力,于是趁着这次爆发了。
“你去了将麦秆都拖回来,然后呢?又没太阳,怎么弄干?这不是白用工?”
“家里的事不用你自已一个人扛,我和孩子也能分担。等农忙结束我就带孩子去卖豆腐,杨林前两天不是还出主意要去摆个早点摊卖豆腐脑。”
戚氏之前并不知道杨安的压力和不安,这些都被杨安掩藏的很好。平时杨安就是戚氏的主心骨,家里什么事情都需要他拿主意,戚氏只需要在家做做家务就行。
如今戚氏看杨柳做生意成功的很,也有了自信,愿意去尝试新的路子。
没了收入,一家人灰溜溜的从镇上回村子,在村子里连房子都没有。身上也没什么储蓄,之前孩子小,买这买那的也没攒下多少钱。
如今一切都得从头再来,让杨安很挫败,并在心里反省:以后挣了钱,平时得多攒点,这样用钱的时候不会像现在这样抓麻瓜。
时间在杨安焦虑的心情下,滴答滴答的流走了,雨渐渐小了,暗下来的天空也变得明亮些,从院子向外面看,就能看到不少人拿着镰刀奔向麦田,想要和时间赛跑拯救他们的口粮。
等雨彻底停了,杨永贵带着家里除杨柏以外的男丁,去打谷场。
打谷场一片狼藉,几人穿着草鞋快步走过去,也不在意脚有没有踩到泥坑。
将吹破的油纸拼凑着折好、收好,再将吹散到地面上弄得满身都是泥的蓑衣捡到一边。大家一齐动手将麦垛慢慢分开。淋湿的放一个车,麦垛中间没被淋到的放在另一个平车上。
张氏带着家里的女人们,把厨房里的东西挤了挤,留出一小块地方。又怕地方不够用,接着把杨树那屋的东西都挪到杨永贵那屋里,直接给空出一间屋子来。
杨树也在雨停后回来了,大家看着身上衣服没淋湿只有鞋子踩湿踩脏的杨树,就放心的去搬东西,也没人现在去关心他带回来的肉和他今日送货顺不顺利、带回来多少铜钱。
等把麦秆不论干湿都拉完,杨永贵和杨安他们身上那身衣裳又湿透了。但是看到杨树屋自里满满的干燥的麦秆,大家都轻松的笑了。
烧热水冲了澡,他们的身体才暖过来。
现在天已经黑透了,空中应该还有乌云漫布,看不到一丝的月光。天公不作美,杨家也没办法加班加点。就早早地睡了,紧绷着一天的神经放松下来,很快就入睡。
但田里还有人在摸黑干活,能听到“唰唰唰!”的声音,声音的频率不快,估计是割一点将旁边倒的麦子扶起来再割一点。
这样不好割,速度就慢,人出的力气也多,消耗体力更多。
第二日清晨,空气中飘着一层薄薄的雾,天上仍然看不到太阳。空气中的水汽很重,让人觉得衣服都湿漉漉的难受。
杨家都在杨树屋子里,人多屋子里转不过来,就两个人用连枷拍打麦秆,剩下的人直接蹲着用手揉搓麦穗。用手搓麦子,麦穗扎皮肤生疼。只有做惯农活的人手上一层茧子,被麦穗刺不痛。
老天像是听见人们的祈祷一样,雾散开了,太阳慢慢露了出来,阳光重新洒在大地上。人们像是新生了,欢呼声四起,摆脱颓败的气息,被重新注满力量。
村子里这下子没了懒人,没人心存侥幸,争分夺秒的劳作。
等打谷场的地面干的差不多,杨家又不辞辛劳的将湿麦秆拉到打谷场摊开晒太阳。家里干的麦秆仍放在屋里,不知接下来天气怎么样,先将现在屋子里正在脱粒的麦秆都脱完粒,再将剩下的麦秆推回去,重新垛好。
晚霞的到来,让农人的心里有了底。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