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长大了,头发也比小时候长很多,洗头发就是个麻烦的事情。
每日晚上冲澡也没法洗头发,前几日太累戚氏和刘月桂没时间打理几个孩子,今日有点空闲就忙开了。
刘月桂换了身干净的衣服,从屋子里拿出篦子,先给杨柏和杨桃两个松开头发,用篦子开始梳理头发。
刘月桂不像戚氏细致,动作粗鲁,手劲也大。直薅的杨柏嗷嗷叫唤,手才轻一点。等到给杨桃梳头发,刘月桂已经有点经验,尽量下手轻一点,但是杨桃也疼的龇牙咧嘴的。
水开了,戚氏将皂角水舀到木盆里,等水凉手能伸进去了,使劲揉搓皂角,让泡沫变得更多一点。
等到水能洗了,一人捉住一个孩子,开洗。
给两个小萝卜头 洗的香喷喷的,刘月桂给剩下几个孩子梳通头发,就打发他们自已洗,和戚氏回屋睡觉去了。
杨柳看着几个弟弟好好洗头发,不许调皮捣蛋,不然把院子霍霍的乱七八糟的还得她收拾。
她现在才发现几个弟弟平时看着挺懂事的,凑在一块儿怎么能这么吵,这么有精力,他们干了一上午活怎么就不累?
杨松先洗完,杨柳让杨松进厨房把两个锅都填满水,放皂角的锅里再添一把皂角,灶底下添两根柴,继续烧水,
她前两天刚洗的头发,这头皮又开始发痒了。等会她也得洗洗,不然头上生虱子可怎么办。
洗头发是个大工程,等几个孩子都洗好,头发还没晒干,就该去打谷场干活了。
杨柳提醒弟弟们将头发盘起来用布包好,多带几个帷帽。
给麦子脱粒,就是用连枷使劲拍打麦穗,把麦粒从麦穗上拍打下来。
一遍又一遍,直到看不到麦穗上的麦粒,才停止拍打。混杂着麦壳和一部分麦穗的麦粒,还需要经过反复挑拣、多次用风扬,才能将麦粒彻底分出来。
用风扬麦子,灰尘大,身上最容易弄脏。头发包着布再带上帷帽,尽可能的保护刚洗好的头发。
家里清净了,杨柳准备进屋眯会,明天早上要早起磨豆腐呢。
夜幕降临时,杨柳做好晚饭。只见杨树带着弟弟妹妹回来,身后没见长辈们的身影。
“爷爷他们怎么没回来?”杨柳上前问?
“爷爷说这几日月亮比较大比较亮,要带着爹娘他们多打一会麦子,让我带着杨柏和杨桃他们回来吃饭睡觉。”杨树回答。
杨柳安排弟弟妹妹洗手吃饭,吃完饭将锅碗刷了,杨柳就盯着这些孩子洗澡睡觉,仿佛是学校的生活老师。
等都上床睡觉了,杨柳进厨房将放了饭菜的篮子跨上送到打谷场。
这时夜更黑,衬的月光皎洁,月亮撒下的银白色的月光,铺满了整个大地。
杨柳几乎一路上都能看到村里其他人家的打谷场上有人影在移动,很少有人这个时候回去休息。
离得老远就看到自家的打谷场,听到连枷拍打麦子的声音,一声声,一下下,在宁静的夜晚下格外清晰,
渐渐近了,就看见人影在舞动,那影子的双手拿着连枷,抬起双臂将连枷高高举起,再将连枷重重的砸向地面,就听到啪的一声重响,好像还有麦粒细微的脱落声。
“爷爷,阿奶吃饭了,爹娘,二叔、二婶,吃饭了。”
杨柳冲人影喊道,一个影子的身形一顿,将头转向杨柳,放下连枷向杨柳走来。
影子离的越来越近,面容渐渐清晰。
“不在家睡觉来干啥,等忙好回去吃就是。”原来是刘月桂。
杨柳将饭菜摆好放在一旁,“快先吃饭吧,吃完饭再接着干。阿娘,那你回去把这些东西收拾好带回去,我这就先回去睡觉了。”
其他人也都催促杨柳赶紧回去。
天有些微亮,杨柳起床了,她昨晚睡得沉,并不知道长辈们昨晚什么时候回到家的。
起来将泡好的豆子淘洗好开始做豆腐。十五斤豆子能做出四十五斤豆腐,将做成的豆腐先称足四十斤分到一边。剩下的豆腐和中间撇下来的豆腐脑,都可以给家里加餐。
压好板,装好车,杨树推着去县城客云来。
上午晴空万里,农人们在不紧不慢的做农活,还直立在麦田的麦子、小路上装满麦子的平车、和打谷场上不停挥舞的连枷,一切都井然有序。
正吃午饭,突然狂风大作,刚才还干热的空气现在有些湿润,万里无云的天空也开始有乌云在涌动。
异常的天气让村长心中感到不妙,赶紧敲锣提醒村里的人快下雨了,尽快组织人手进行抢收。
当然也有懒汉不听劝告,认为乌云会被风吹走,并不会下雨,要是这时候将粮食收回家,等会还要再推出来,浪费精力!
杨永贵带着一家子赶向打谷场,准备将打谷场上的麦粒装回家。小孩撑着口袋,大人用木锨一锨一锨的将麦粒铲到麻袋里。装好袋堆到平车上,运回家。
带着人们焦急的心情,田里、路上、打谷场上,似乎按了倍速键。
杨柳家刚刚将脱好的麦粒都运到家,这时天空已经乌云密布。人们急切的想拥有三头六臂,将地里的粮食拉回家。
杨永贵看麦粒都运回家了,没脱粒的麦秆还在打谷场上摊着。现在恐怕没有时间将麦秆也运回去,杨永贵果断的让杨平和杨安,将麦秆堆起,垛成垛,用一大块油纸铺在麦垛子上,旁边再用蓑衣给围起来。
还没围好,大颗大颗的雨滴就砸下来。其他人先回家,留下杨永贵、杨平和杨安三人接着弄。他们抓紧速度将蓑衣围好,用石头压实。
雨滴越来越密,人们在雨中用手遮着头快速前行,轰隆一声,震耳欲聋的雷声回荡在空中,倾盆大雨毫不留情的倾泻下来,没有东西遮挡的人们身上立即湿透了。
“当家的,你和爹和二弟先换身干净衣裳。”刘月桂站在屋檐下冲着跑回来已经淋湿的杨平说。
等三人都换下湿衣服,戚氏端来几碗姜茶放在前面,“快趁热喝,发发汗,别得了风寒。”
热辣辣的姜茶,充斥着整个口腔,等一碗姜茶都下了肚,身上出了一层薄薄的汗。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