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媒婆唱着聘礼单子,满脸的高兴,自已又撮合成了一对。这男方给这么多聘礼,以后显摆出去她也有面子,等结完婚媒人银子也能有不少呢。唐媒婆眼睛都快笑没了。
杨安和戚氏第一次见侄女婿,见人长得好,以为聘礼不会有多少。听着听着两人均有些震惊,就是娶县城里的姑娘,这些聘礼都足够了。
“这两个孩子可真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唐媒婆夸赞声不断。
杨永贵、张氏和杨平、刘月桂看着周祈安,都很满意,如此多的聘礼说明男方家里对自家的女娃看中哩。
“是的是的,唐大娘,这还多亏了您的撮合呢。”刘月桂感激的对唐媒婆说。
唐媒婆见女方家喜乐融融,唐媒婆顺势将请期这个事情提出来。
“您看今日将顺道定下结婚的日子如何?上次周家这小子去静安道观可是着急的把娶亲的吉日都给算了,可见对你家姑娘有多上心了,以后两人的日子必定过得和和满满的。”
戚氏小声在刘月桂的耳边问:“会不会太快了?”
刘月桂小声的说;“等人走了,我再跟你细说。”
杨家知道周家的情况便同意了,从三个吉日:五月十八、六月十六和六月二十六中,选了中间六月十六这个日子,那时候家里田里的活都忙完了,也有时间操办婚事。
两家商量好日期,张氏喊刘月桂准备女方的回礼:前两天杨柳在县城鞋店给周祈安买的两双鞋子,莲藕,芋头,扁柏,茶和芝麻等等。
等周祈安和唐媒婆走后,杨安一家忙问男方情况。
杨林和杨松听杨树吹嘘当日在西市发生的事情,都很羡慕杨树有这样厉害的姐夫,杨树大手一挥说道:“我姐夫也是你们姐夫呀。”
对哦,也是自已的姐夫呢,想想就觉得骄傲,哪个男孩子心中没有英雄梦呢?
门外的小孩子们,见媒人和那个高高的好看的男人走后,挤进院子里上门贺喜说着吉祥话,讨糖吃。
刘月桂听着小孩子们说的吉祥话,越听越高兴,给每个孩子发了一块糖。
拿到糖的孩子出门了,说着说着就开始编童谣:聘十两,鱼两条,有三牲,糖四色,待到六月,新娘把轿坐。
聘十两,鱼两条,有三牲,糖四色,待到六月,新娘把轿坐。
聘十两,鱼两条,有三牲,糖四色,待到六月,新娘把轿坐。
……
等家里几个女人将东西规整好,除了杨柳全家都要去地里干活。
现在既然婚期已定,张氏让杨柳就留在家做家务。不然整天在地里干活,等结婚那天皮肤晒的黑黑的可就不好看了。
况且一家子十几口,洗洗刷刷的家务活也不少。
其他人下地,杨柳就开始准备午饭。橱柜里还有前两天张氏烙的饼子,够今天中午吃的。
杨柳从橱柜里拿出今天周祈安送来的猪肉,割了一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打算中午做红烧肉;刮几个土豆、摘几个青椒,炒一个青椒土豆丝;将之前采的蘑菇泡上水,拔点菜地的青菜再打两个鸡蛋,煮一个青菜蘑菇鸡蛋汤。
-------------------------------------
田里正在干活的众人看到杨家一家又都回来干活了,忍不住好奇问道:“三大爷,家里来了啥客人,咋没留人在家吃饭?”
“来的未来孙女婿,今天来下聘礼的。两家都正在收粮食,可不能有半点马虎。等收完粮食再留家里吃饭也不迟。”杨永贵笑呵呵的回答,大孙女的婚事有了着落,心里的大石头可算放下了。
“呦,今天来下聘的,给了多少聘银?”听到是来下聘,田里忙活的男男女女手没闲着却都竖着耳朵听着。
“给了十两聘银!”刘月桂不等家里人回应,声音大大的喊着。
“嘶……”
刘月桂仿佛听到一声声吸气声,心里不禁暗自得意。
作为从小到大都在观察刘月桂的人,张桂花非常清楚刘月桂现在肯定心里很得意。
张桂花看不惯刘月桂得意的眼神,尤其是上次族长婆娘让她在村子里四处给杨柳解释之后。
嘴里不由人的就说:“月桂,柳儿再怎么也是你亲闺女,你怎么能为了十两银子就把闺女给卖了?”
“张桂花,你说的什么屁话?我卖什么闺女?这聘银我们可是打算当成嫁妆让咱家柳儿带回去的。”刘月桂瞧不上张桂花那个老鼠样,暗戳戳的算计别人,当别人都傻就她自已聪明似的。
刘月桂话音刚落下,周围吸气的声音更是一声接一声。
嫁妆十两可是比聘银给十两更稀奇的事情,谁家现在闺女的聘银不是留在家里给男娃子做聘银,用来娶媳妇的。
一下子给十两的嫁妆,虽然是聘银转成嫁妆的十两,女方家里一两没出,那也没听过,这十里八乡的可没有这么疼闺女的。
张桂花嫉妒的眼睛都红了,可理智告诉她让她消停点,不然刘月桂不会让她有好果子吃的。
张桂花不敢再多说一句,但心里怎么想的就不得而知了。
“三大爷,您家是这个。”同样疼闺女的人家说着比起了大拇指。
“刘月桂,你家女婿是干啥的?多大了?不会有啥毛病吧?不然咋一下子给这么多聘银?”有人仍然不信好事发生在别人身上。
“你吃屎长大的啊,嘴这么臭。能有啥毛病?我女婿好着呢,他是看中我家闺女才给这么多聘银。”刘月桂可听不了别人说女婿的坏话,不惯着这些人直接怼过去。
张氏见刘月桂光顾着掐架没解释清楚,解释道:“她娘没说明白,一个确实是看中咱家的柳儿,第二个是孙女婿家里的叔叔身体不好,想看着孙女婿尽早成亲,觉得婚礼这样赶有些亏待咱家的柳儿,聘银才给的多一些。”
作为在村子里生活几十年的老人,张氏很清楚一些人的想法,你不解释他就认为有问题,就开始各种编造。
当然也有想法正常的,问的问题也正常,“那定下什么时候结婚?”
“定了,咱们虽然是女方要拿一下乔,可也不能难为人。定的六月十六,正好农忙结束,有时间准备婚礼。到时候各位叔婶可得来家里吃席啊。”杨平笑眯眯的说。
众人不论心里如何想的,纷纷贺喜,约定结婚时一定去吃席。
他们可是对杨家女婿好奇的很呢,不知道人长得怎么样,能不能配的上杨柳。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