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好澡,杨柳回屋看着已经睡着的杨桃,杨柳躺到床上挨着妹妹睡下,很快也进入甜蜜的梦乡。
杨柳再睁开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阿娘,原来她是被阿娘喊醒的。
杨桃已经起床,正在扎辫子,冲着她甜甜一笑。
“快起了,你看桃儿都比你强。”刘月桂催促。
“今天割哪几块地?”杨柳坐在床边闭着眼睛穿衣服。
“村东两块地连在一起的那个地方。今天你和你奶别下地了,周祈安今日来下聘,你得在家待着。你见到周祈安带人来,指使隔壁家的铁蛋给我们报个信,你爷爷和你爹听了信就回来。”刘月桂说完就起身离开。
“从今天定了亲开始到结婚那日,你和周祈安都不能见面,见面不吉利,听到了吧?”刘月桂想到细节又折返回来仔细的叮嘱杨柳。
“记住了阿娘。”杨柳打着哈欠回答。
杨柳下了床,洗把脸,人才清醒。对、今天是初六,周祈安今天来纳征下聘礼。
吃完饭一家十口推着两辆平车,拿上镰刀、绳子等东西浩浩汤汤的出发了。
“永贵叔,今天割哪块地?”村里的族人杨二全和杨永贵打招呼。
“二全啊,咱家今天割村东那两块,你家割多少了?”杨永贵寒暄着。
“叔,我家全靠我一个人这几天才收了一亩多,村东那两块估计有两亩地,你家人多今天一天就能收完。”杨二全说完步履匆匆的离开了。
村东有一条河,等一家子到了地头,戚氏就嘱咐杨桃带杨柏玩,看好他不要玩水,等扎了捆就带弟弟下田捡麦穗。
人多,你一垄我一垄,将田迅速划分七份。大人们割麦子的速度,孩子们是无论如何都比不上的。很快,杨平、杨安、刘月桂和戚氏将其他人甩到背后,杨永贵坠在后面扎捆。
杨家在田里干的热火朝天,张氏和杨柳也没闲着,家里的猪和鸡得喂食、昨日换下来的衣服还没洗、收拾院子、给菜地浇水、还得准备今天的午饭等等。
张氏和杨柳忙的像陀螺。
等太阳悄悄地挂在半空中,张氏和杨柳已经将家里洗涮的活都做完了。水缸里的水用完了,杨柳正拿着桶准备出门去提水,就见唐媒婆和周祈安走在前面,后面跟着几个汉子抬着东西,从远处走来。
杨柳赶紧将水桶放下,跟阿奶说一声,然后对在隔壁门口玩耍的铁蛋招招手:“铁蛋,过来,柳姑姑给你安排个活,你去村东喊你三太爷爷和平爷爷回来,就说家里来客了。等你回来姑姑给你糖吃。”
六七岁的孩子也拒绝不了糖的诱惑,高兴地答应,又跑又跳的走了。
安排完,进了屋子换件得体的衣裳,瞅了瞅脸盆里的脸,红色消退了又变回白皙的皮肤,不过皮肤还有点紧绷,杨柳抹上一点面脂。
杨柳的眉毛颜色如黛,只需要简单的修理一下,就是漂亮的远山眉,再用口脂在唇上涂上色,整个人就变的精致秀丽了。
杨柳知道周祈安不会来,但是杨柳想在这个重要的日子里收拾的美美的。
-------------------------------------
“三太爷爷,你家来客了,喊你回家呢。”铁蛋声音响亮,穿过麦田传到杨永贵等人的耳朵里。
杨永贵嘱托隔壁田里割麦子的亲邻看顾一下家里的麦子,带着一家子回去了。
“这三大爷家里来的啥客人,竟然连麦子都不收了?”田里其他家在忙活的人也听到铁蛋的声音,看着一家子镰刀平车都不管,急匆匆的回去。
“铁蛋,你三太爷爷家来的啥人?你认识不。”等杨永贵一家走远,有人好奇的问在河边玩耍的铁蛋。
“有一个头戴大红花的奶奶,还有好几个男的,抬着几个箱子。”铁蛋说完手一伸,眼睛亮晶晶的看着眼前的男人。
“干嘛?”
“给我糖,我回答你的问题,你得给我糖吃。”铁蛋理直气壮的说。
“去去去,哪来的糖,快回家去,河边也敢一个人待着,小心被水鬼捉了去。”
铁蛋没见着糖也不恼,又一蹦一跳的回去了,回去柳姑姑给糖吃呢。
“铁蛋说的是媒婆吧?三大爷家有人来提亲?”那个问铁蛋话的男人婆娘猜测。
“哎,我跟你们说,我之前可是见过唐媒婆上过他家的门,这杨柳的婚事也够折腾人的,做姐姐的不嫁出去这后面的小子就没法相看呐,我看这三大爷家是着急了。”另一边地里的妇人,更是发挥她的想象力。
“也不知刘月桂给杨柳说个什么样的?竟然抬了好几个箱子,怕不是给人做小?”张桂花今天也在村东,见大家都在议论,忙添上自已看法。
“嗐,柳儿那个好相貌倒是给人做小的样子。也不知是给多大的老头子做小,你说还有生娃的能力不?”说完,惹得议论的众人哄堂大笑。
一众人说起荤段子又开起其他的玩笑,也不顾及身后的孩子能不能听明白。
张桂花见自已的目的达到了,也就不说话了,只管闷头干活。这些老娘们现在说的话自已可不能接,接了,火烧到自已身上就麻烦了。
枯燥繁重的生活总需要这样带些颜色的话题调剂,仿佛贬低别人,自已的生活就能更加顺畅一样,却丝毫不知自已随口说的话给别人带来的伤害。
若是认真和他们计较,其他人又会说你小题大做,不过闲话两句,当什么真。
还有那爱占便宜的,让自已家的孩子跑到杨柳家门口要糖吃。要来的糖就是白占的便宜,等晌午让孩子多捡会麦穗,耽搁的时候就能补回来。
杨永贵一家子回到家,就见院子里放着几抬用红绸布系上的箱子,张氏正招呼唐媒婆和周祈安两人。
想来抬箱子的汉子是周祈安找来帮忙的,放下东西就回去了。
唐媒婆等众人都落了座,开口对杨永贵说:“杨大哥,你看这孩子也没父母张罗这些,一切流程只能从简。今日我托大代这孩子的长辈带着这孩子来过大礼。”
杨永贵和气的说:“烦您受累了,我们农户也没这么讲究,三书六礼齐全了就行。”
唐媒婆将聘书和礼书交给杨永贵和张氏。然后将箱子里的聘礼一一拿起,并传唱道:
聘银:十两
聘饼:一担
三牲:一对鸡,一雄一雌。猪肉五斤。
鱼两条
四色糖
茶叶二两,芝麻两斤
帖盒:内有莲子、百合、扁柏,芝麻、红豆绿豆、红枣、核桃干、龙眼干,还有红豆绳、利是、龙凤烛和一副对联。
斗二米
两匹细棉布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