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众人看完安禄山残暴的一幕后,沈德解说道:
“此人名叫安禄山,乃是唐朝的平卢、范阳、河东三地的节度使,在唐朝节度使的权力极大,集军政财大权于一身。安禄山更是拥兵近20万人!”
“正是因为手握如此巨大的权力,让安禄山逐渐有了反意,颜真卿的故事便是发生在这样的大前提之下。”
随着沈德的解说完毕,画面接着动了起来。
安禄山杀死京城来的太监后没有任何反应,这对他来说就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他的反意可以说在北方人尽皆知了。
安禄山翻动了一下身上的肥肉问道:“现在情况平卢、范阳、河东三地情况如何了?”
“禀节度使:平卢、范阳完全在我等控制范围内,唯有河东部分地区态度不明显。”
“河东?我记得那颜真卿是不是就在河东?”
“没错,他乃是平原太守。”
说起颜真卿,安禄山可是印象深刻,他可是老早前就听过颜真卿的大名。
要知道颜真卿出生于琅琊颜氏,乃是孔门七十二贤之首颜回的后裔,颜家世代显贵,书香传家,颜真卿乃是官二代中的官二代,25岁便中了进士,40岁便升任了殿中侍御史,在官场中谁也不敢小觑他。
不过正是因为这样的家庭,让颜真卿从小便养成了刚正不阿的特点。
但也因此直言不讳得罪了奸臣杨国忠,被调离了京城贬为平原太守。而这平原郡正好就在安禄山的势力范围内。
安禄山同样与杨国忠不合,安禄山十分惧怕老奸巨猾的李林甫,但始终看不起杨国忠,这也导致心胸狭隘的杨国忠对安禄山也恨之入骨。
乃至于之后安禄山造反,也是打着讨伐奸臣杨国忠的旗号。
本着敌人的敌人也是朋友的原则,安禄山本想拉拢颜真卿,却没想到在颜真卿那碰了一鼻子灰。
想到颜真卿,安禄山切了一声道:“本还想拉拢他,结果却是一个不识好歹的货。不过他也就一介书生罢了,终日与宾客驾船饮酒,不必理会他!”
“大人说的对,说不定我们大军还没到他城下,他就屁滚尿流的来投降了。”
“哈哈哈哈哈!书生嘛,在战场上怎么比得过我等?”
说完众人又是一阵大笑,仿佛都没有将颜真卿放在心上,可颜真卿真的只是在饮酒作乐吗?
其实恰恰相反,原来颜真卿早就看出了安禄山有反意,他之前的那些行动都是在麻痹安禄山!
颜真卿早已在暗中招兵买马加固城墙,做好了反抗安禄山的准备。
...
时间到了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造反!
一时间叛军在河北各郡县之间势如破竹!
安禄山再度攻下城池后大笑不已:“哈哈哈哈,我就说这些书生不足为惧!”安禄山一路走来没受到什么像样的抵抗。
在安禄山叛军的攻势之下,河北全郡几近沦丧。
此时的唐玄宗在大殿上快要气疯了。
“安禄山他好大的胆!他吃朕的,喝朕的,拿朕的,他的一切都是朕给的!他居然敢反叛!?”
唐玄宗将战报狠狠的摔到地板上,里面一座座城池被攻破的消息让他愤怒不已。
唐玄宗何等精明,他一眼便能看出来,很多人根本就没有抵抗,便直接投降了安禄山,这些战报看的他后槽牙都要咬碎了。
唐玄宗大骂道:“河北24个郡!难道就没有一个忠臣吗!?”
就在这时,殿外来报,收到了颜真卿派送来的报告。
唐玄宗看完报告后转怒为喜,手持报告激动道:“看看!这才是大唐的忠诚良将!”
颜真卿先写了一篇讨伐安禄山的檄文,一天之内招募了1万多士兵!
而且颜真卿不仅自已招募了万人士兵抵抗安禄山,还亲自站上墙头为将士们打气助威。
在振幅士气的同时,也让河北的其他郡县都看到了希望。
于是辽阳,济南,清河等地仍然忠心于大唐的太守们纷纷领兵前往平原,归附于颜真卿。以颜真卿为首,在平原郡形成了抵抗安禄山的屏障。
唐玄宗看到这消息后大喜过望,长叹一声感叹道:“我本来并不了解颜真卿的为人,但我没有想到,他居然能为大唐做到这一步。”
唐玄宗又想到了因为杨国忠的谗言,才将颜真卿贬到了地方,不由得恨恨的盯了一眼杨国忠。
杨国忠感受到唐玄宗的视线,身体微微一颤,心中泛起一丝不好的预感。
杨国忠的预感没有出错,留给他的好日子不多了,他终将在马嵬驿为自已做出的事情付出代价!
...
随后视线又回到了颜真卿身上,颜真卿守住平原郡后没有闲着,为了平息叛乱在尽自已的最大努力。
颜真卿先是迅速聚拢河北其他郡县,在多方努力之下兵力一度达到了20万之众,颜真卿也被推荐为主帅。
颜真卿手握20万兵马,一刻也不敢闲着,立马向安禄山发起了进攻。
颜真卿的哥哥颜杲卿曾是安禄山的部下,守常山太守,今在河北正定县。
为了平叛他需要和哥哥联络,于是选了自已的侄子颜季明去联系哥哥。
颜杲卿得到弟弟的消息后,果断设计斩杀了安禄山部将李钦凑、擒高邈、何千年。
安禄山得到消息后大怒不已,派军围攻常山,擒杀颜季明。
颜杲卿死命拒守,直至粮绝箭尽,但最终城破被俘。被押见到安禄山面前时,颜杲卿瞋目大骂。
安禄山命人将他绑在桥柱上,片片肢解并生吃其肉。颜杲卿任骂声不绝。
安禄山大怒不已,命人用铁钩钩断了颜杲卿的舌头。
但颜杲卿仍不屈服,哪怕满嘴鲜血,已经说不出完整的话来,仍然不停的辱骂安禄山,最终英勇就义。
安禄山将颜杲卿割舌虐杀后还不解气,屠杀了颜家剩余30余口人,为颜真卿传消息的颜季明也在其中!
后人文天祥《正气歌》中曾写道:“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这颜常山舌(颜杲卿乃是常山太守),便是说的颜杲卿!
颜氏一门忠烈,可见一斑!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