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微熹。
众人在平底休息了一晚上后,恢复了精神。
赵清禾几个小姑娘去了河边简单洗了洗。
苍景荣一向比较独来独往,和赵清禾一起回到扎营地后,她独自都到了庆国男子睡的帐篷前,轻轻唤了两声。
帐篷紧闭,没有人应答。
苍景荣秀眉一蹙,挑开帘子走了进去。
临时搭建用来睡人的木板上堆放着叠得整整齐齐的棉被,放天问剑的地方空了。
“他走了吗?”
苍景荣背后传来干净清润的少女音,赵清禾走进来,问道。
“嗯。”
他走了,昨夜不辞而别。
木板上放着一张纸,赵清禾走近,只见纸上用炭笔写着:“救命之恩,他日必当相报。”
赵清禾感受到身边姑娘的一丝失落,她看向苍景荣,问道:“你真的不认识他吗?”
苍景荣呆怔了一下,摇了摇头,轻声道:“从未见过。”
赵清禾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问道:“那你们说过什么吗?”
苍景荣看着空无的木板,仍是摇了摇头,答道:“没有。”
只有最初他问她,她是谁,曾经是否见过,得到否定答案后,他只问自已什么时候可以离开。
后来,他便沉默不语了。
而苍景荣也是一个冰冷而孤僻的人,两人虽有独处,却总是相顾无言。
……
队伍又启程了。
姬云书被她哥赶去骑马了。
“他走了?他伤还没有好吧?”姬云恬驾着马车,赵清禾坐在他身边看书。
赵清禾“嗯”了一声,说道:“他的伤要养好,还早着呢,他哪能等那么久。”
“愿他能活着回到庆国!不然天下大乱,局势剧变,我们又得换容身之处。”姬云恬感叹道。
赵清禾垂下眸子,认真看起书来。
他智谋无双,定能平安回国。
……
队伍到了令支城。
令支城是个十分繁华的大城,队伍在城内歇息了两日。
街上人头攒动,百姓们都热火朝天的议论着阳乐城地动的消息。
“听说房屋全塌了!”
“那岂不是死了很多人?”
“没有!十之八九的人都提前搬去城外了,除了房屋搬不走,连猪犬鸡鸭都没什么损失!”
“怎么可能?他们怎么知道要地动!”
“你怎么什么也不知道啊!二皇子就在阳乐城!他组织大家搬走的!”
“放屁!是无为天师卜算出来的!他弟子们日日在街头劝诫百姓搬离!”
“不可能!无为天师已经快要二十年不卜卦了!当年庆国皇帝要他算一卦他都拒绝了!”
“你又知道了!”
“我说就是二皇子!”
“二皇子又不是神仙,他怎么可能知道!”
“皇子是真龙降世,怎么不是神仙!”
街头百姓各执一词,赵清禾骑着一匹烈马,悠悠走在街头,身后跟着两辆马车。
她听着百姓们的讨论,眼睛都没眨一下,仿佛事不关已。
烈日当空,温度更加热了,马上就要进入六月。
自东往西跨越了小半个彦国,每一处都烈日炎炎。
赵清禾笃定了会天旱,而且是大面积的天旱。
天灾之下,必有大乱。
赵清禾打算在令支城多采购一些粮食,故而带着几个年轻人出门了。
最庆幸的就是赵清禾有空间,可以存放很多粮食物资,还不用担心被抢夺。
赵清禾这次还拉着苍景荣一起出来了,她不合群,整个人冷冰冰的,成天一个人待着,赵清禾希望她可以稍微融入这群少年少女。
好在她没有拒绝。
他们采购了两大车大米、两大车面粉、一大车玉米、一大车大豆,每次都是将粮食搬到马车车厢里后,赵清禾再转移到空间里。
又是一次满载而归。
队伍在令支城待了两个晚上,第三日一早才出发。
下一座城是无终城,但彦国属于下国,国力贫弱,大旱之下灾民一定众多,赵清禾想早一点离开彦国,故而队伍计划走近路直达武阳城。
令支城到武阳城要经过三条河流,马车如何渡河成了问题。
“我们可在最近的驿站将马车全换成马匹,骏马皆可渡河,过河后,再在下一处驿站换成马车即可。”姬武骑着一匹黑马,沉声道,他看了看赵清禾,又问:“但是不知大家的体力是否跟得上。”
骑马赶路日晒雨淋又不能卧躺,比起坐马车累几倍不止。
赵清禾将队伍众人在脑中过了一遍,沉吟道:“姬祖母……”
“不必担心,我可以。”一旁的马车里传来一道沉稳的妇人音,正是姬老夫人。
姬武看向马车,车帘不曾撩开,他看不见里面的人,“母亲……”
姬老夫人不容置喙道:“无须多言。”
事情便如此定下,姬老夫人已经发话,她一个年迈的老太太,体弱多病多年,尚且能骑马赶路,其余众人自然不敢说一句不行。
好在赵、姬两家财力雄厚,无论是否习过武,骑马射箭均不在话下。
队伍又行进了五天,很快就要到达第一条河流。
他们在一处驿站歇息了一晚,养精蓄锐,赵清禾将物资都堆进了空间。
第二日一早,众人骑着换成的马儿便出发了。
当他们来到第一条河流时,河水湍急,马儿们都有些害怕。
姬武的烈马最威武,他护着姬老夫人一起,走在最前面,其余马儿见此也勇敢了许多,成功地渡过了这条河。
渡河后,到了最近的驿站,歇息了一晚上,又换了马车前行,以此往复。
接着,他们来到了第二条河流。
这条河比第一条更加宽阔,水流也更急,但最终还是安全地渡了过去。
只剩下最后一条河流,众人又在驿站歇息了一夜,才换了最雄壮的马匹。
一个驿卒听闻了,劝道:“那个河很宽,水又急,不知道淹死了多少人!你们可别去冒险!”
赵清禾低头看着舆图,蹙眉问道:“若是绕行,应该怎么走?”
另一个驿卒正在清点马匹,他摇了摇头道:“往上三百里都一样湍急,你们一直北上到造阳城,就能平安过河了。”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