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狗子,给我来碗馄饨,一屉包子,哦对了,包子要肉的,馄饨不要香菜”
“好嘞~,宋少您稍等片刻,馄饨包子马上就来喽~”
二狗子说话,话尾总是拖的很长。就像是宋玉前世看电视剧里的酒楼小二一般。
宋玉脖子挂了一条汗巾,随意找了条板凳坐下。拿起桌子上的茶壶咕咚咕咚灌了几口。
二狗子干活十分麻利,宋玉的气息稍匀时,一碗馄饨和一笼包子便已上桌。宋玉前世吃这个组合颇有心得。
先舀上一勺馄饨汤,勺中一定要所有配菜齐全。紫菜、虾皮、葱段再加上那么一滴两滴的油花儿。放入口中顺喉而下。
嗯,鲜!
随后舀起一只馄饨,将勺子放到嘴边吹上那么一吹,吹的那馄饨皮直颤,犹如一只活泼的燕子。
趁其不备一口咬下。细细咀嚼!富有弹性的肉馅在嘴中绽开,混合着一些勺中带起的汤汁,真是其乐无穷。
这时另一只手也别停下,也别管卫不卫生,抓起一枚小笼包子,趁着嘴中湿润,来上那么一口。
这一口你切记不能咬大,要完美的咬在肉馅的上三分之一处,给包子和肉馅‘开个窗’。
然后低头赏玩一番,看看包子皮褐色的内层,包子馅残破的身躯。伴着升腾的热气,一口全部塞入嘴中。
至此一套完美的流程走完,便又进入循环,汤——馄饨——包子,周而复始,直到三者同时消失。
当然有些高端的顾客偶尔会增加一些情趣,比如热情似火的油辣子,浓厚深邃的陈醋。更有甚者会请包子泡个澡,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二狗子看着宋玉将他的路边摊吃出了永安飞鹤楼的档次。不由得啧啧称奇,“这小宋公子真是奇人也。”
宋家大丧已经过去月余,宋家又恢复到了以往,只是宋府的下人们发现自家的二少爷变了。
宋玉如今一改往日的懒散懈怠。每日晨跑锻炼,回到府中就读书练字,对待下人也时常微笑关心。
渐渐的,全永安都传出宋家二郎,因为父亲去世大受刺激,一改常态,见谁都笑,得了失心疯了。
宋玉也不以为意,他的流言永安一直都有,如今只是换了个内容罢了。
他匆匆吃完馄饨,扔下五枚大钱便赶回府中。他还有重要的事做,今日,是他入学太学府的测试。
要说这太学府是永安城的最高学府。全大晋学子中的读书圣地。当今陛下重文轻武多年,就算近些年来为了北伐,重心渐渐向军方转移,但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赵开图把奉天塔设立此处就可看出太学院的地位之高了。
宋玉知道,如果未来正如父亲所推测的那般,光凭大哥充当宋家的保护伞是远远不够的,宋家要在风云变幻的未来存活下来,自已必须要分担大哥的压力。
既然宋平走的是武道,那自已不如准备来年的科考。以后宋家文武双全,抗风险能力将会大大提高。
所以宋玉拜托母亲吕氏,以江南吕氏士族子弟推荐的形式,为宋玉争取到一个入太学府的考试名额。
想要入太学府有两种方法,一种便是每年春季的统考,不分身份贵贱,家境贫富。
只要你有能力通过考试,便是太学府的学生,迈出阶级跨越的第一步。
还有一种是南方各大士族的联名举荐,名额只有十位。定在每年的秋季参加考试,考试内容相对较难。
但如果通过,其待遇会比统考入学的学子要好一些,也是未来科举试夺魁的热门人选。
宋玉很有自信,他虽然不知道士族的举荐考试考什么,但他曾花重金买了一些市场上流传的统考真题:比如什么《五年统考,三年模拟》、《太学府真题集》、《我与太学府不得不说的故事》等等。感觉不过尔尔,想必举荐考再难也难不到哪里去。
因为还在为父守孝期间,宋玉不能穿着花哨,但今日出门,他还是让丫鬟们将自已特地打扮了一番。
想起早晨两个丫鬟羞红的脸,宋玉觉得自已今日定是丰神俊朗、玉树临风的翩翩公子。
事实也是如此,宋玉原本就长相出众,只是往日疏于打理,时常动不动就摆着一张臭脸,阴沉的很。
如今变成了开朗大男孩,加上这一个多月的锻炼,身材多多少少得到了一点改善。所以一进太学府便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那些学姐们个个眼前一亮,学长们全都面露警惕。
“哎哎哎,那是谁家公子,长的好好看呀,看起来年纪可不大”。
“是呀是呀,身形挺拔,笑容阳光,啊,好刺眼!”。
“哎,我想起来了,他好像是宋府的二公子,叫什么....哦对了,叫宋玉,上个月我爹带我去宋家吃席,我远远的见过一眼”。
“怪不得他穿着素服,宋玉,宋玉,真是人如其名温润如玉”。
“宋玉?那不是永安城传言那个‘啃老族’吗?”
“那谣言你也信?亏你还是太学府的学生,出去别说我认识你”。
宋玉听着那些议论他的声音嘴角一抽,拜托你们议论别人的时候能不能不要那么大声,他这听也不是,不听也不是。
就在宋玉尴尬当场之时,有两男一女迈步向宋玉走来。
其中一位男子面冠如玉,彬彬有礼,拱手道
“见过宋公子,我乃是江南冯家冯思远,也是今日来参加举荐考的考生,随后他指了指旁边的女子说道,这是舍妹冯雪”
“见过宋公子”。
冯雪身形娇小,微微一福。声音软软糯糯的,十分典型的江南女子。
宋玉出道此处,正愁一个引路人呢,赶忙回礼道:
“宋某见过冯兄,雪儿姑娘,宋某初来乍到,也是第一次参加这种考试,不知可否同各位一道?”。
冯思远满口答应,突然想起来身边还有一位没介绍,刚想出口引荐,就被那一人抬手拦下。
那人走到宋玉身前上下打量了一番说道:
“你便是宋玉?在下江南白家白川,我只想让你知道,你这个名额本来是我弟弟的,如今他却没了机会。希望你真有些本事,不要让我失望”。
说罢白川拂袖离去,没有给宋玉说话的机会。
场面一时尴尬,冯思远开口道
“宋兄莫要生气,你有所不知,这白川和他弟弟本是江南白家分脉的少爷,本没有资格被提名举荐考,但在几个月前白家族内选拔时,白川和他弟弟,白羽力压白族主家子弟,这才破格举荐,这次或许是他们为数不多的翻身机会,白川有些气愤也是可以理解的”。
宋玉听到此处也已了然,他记得大晋当朝的皇后娘娘好像也姓白吧。
看来自已母亲的娘家吕氏,没少付出代价,才从白家手里拿到这一个名额。自已这次是必须进入太学府才行了,还真是压力山大啊。
“原来如此,多谢冯兄提点,在下并不知是自已顶替了那白羽,这倒是让我汗颜啊”。
“宋兄不必如此,举荐考名额有限,本就是各个世家贵族的博弈场,你我也好,那白山白羽也罢,都只不过是最终权利斗争结果的具象表达罢了,我们能做的只有尽自已最大的努力去通过考核,其它的多思无益”。
宋玉听完冯思远这席话,不由得对他高看了几分,看来这天下才子也不都是平平之辈,自已还是小看这个世界了。
“冯兄当真是人间清醒,倒是宋某着相了”。
“哈哈宋兄也是当局者迷罢了,我看宋兄方才说自已是初来乍到,不知宋兄可知这举荐考,考的是什么吗”。
来了来了,重点来了。
“不怕冯兄笑话,宋某真是对举荐考一无所知,还请冯兄解惑”。宋玉做出个请的姿势,指着远方一处空着的凉亭“来,冯兄,雪儿姑娘我们去那里详说”。
举荐考分为三个部分,男女的内容还有些差别。
男子入学考试第一门,名为‘论策’,顾名思义就是学院出具当下热门的政治议题或者模拟话题,学子做出相应的论述和对策,写成文章,由书院先生轮流打分,最后取平均分作为最终分。
女子入学考试的第一门则有很多种类,需要选择其一参考,它们分别是:
药理、书画、曲艺、绣工以及酿技。
大晋女子不能入仕为官,却可参加专为女子设立的人才选拔,名为
‘芸艺试’
所以晋朝的女子社会地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低。除了不能从政参军,刑侦断案,其余基本都可涉猎。
故太学院选拔男子注重其治国理政的能力,选拔女子却多是看其有没有掌握一门手艺。
这入学考试的第二门和第三门分别为‘数理’和‘诗词’,男子女子都一样。
就是考验学子们的基础算数能力和文学素养。
太学府知道,这里的学子们,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金榜题名,相反,大部分学子最后还是要走向社会,去谋取生计。
太学府希望自已的存在,不仅只是为了那些‘上岸者’提供平台。
它同时也想为那些从始至终都在水中的人,提供一块木板、哪怕一尾稻草...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