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之前盖的时候考虑不周,图竹子清爽雅致,忽略了竹子刮风下雨的也容易渗水,而且到了冬天还不保暖,一不小心就给屋子烧了,本来就打算在旁边重新建一个,现在一把火烧的只剩渣了,正好重建了。”陆然说道。
“那,那这工人....”一个看起来老实巴交的中年汉子挠挠头,问出了大家差点忽略的问题。
“到时候我找赵叔帮忙盖,找工人的话也都是他去找,你们想做的话就去问他就行,不过都是一个村的,我到时候肯定让他找咱村里的人先用!”陆然豪爽的说。
“行行行。”村长也笑了,这盖砖瓦房肯定比盖竹子房子费事,那自然也会多干几天,工钱也多,趁着还有十来天才收麦子,这几天村民也能有点收入改善一下身体迎接辛苦的收割季。
众人见事情有了着落也都自觉的离开了,之前那两个说酸话的婶子趁机从草莓地里摘了一大把草莓带走了。
村长扭头见了生气的说:“你们是没见过吃的还是怎么的,摘两个就行了呗!还弄那么多,你给我放下!“
“我着想摘几个回去给我儿媳妇吃,她怀了孩子,别的吃不下,就想吃点有味的果子。”一个婶子抱着衣服兜里的草莓,舍不得放下。
“是吗?那婶子你回去和姐说,下次想吃了就来摘,这怀孕了可不得好好照顾着。”陆然笑着说。
“还是陆然丫头大方。”那婶子顿时腰挺直了看村长,你看人家陆然丫头都没说不给,你管那么多。
“没有没有,这果子我都是卖三十文一斤的,不过都是一个村的,就算便宜一点,婶子你来买就二十文一斤算!”陆然笑眯眯的说。
“二十文一斤啊,那比肉还贵嘞!张嫂子你那怀里得有一斤了吧!”又是那个老实的汉子开口。
张嫂子脸一绿,这下给钱她舍不得,但也不好意思直接拿走,狠狠瞪了一眼那老实汉子,然后从身上摸索出二十文,肉痛的递给了陆然,章栩极有眼色的过来接着了。
另一个婶子也不好意思了,都盯着看呢。
“这,婶子第一次见这果子,能送两个给婶子尝尝不。我就拿两个,这些还...还给你。”但是她真没钱,她是看张翠兰去摘她才摘得,早知道不摘了。
“当然可以,章叔你把果子拿给大家分分,都尝尝。”陆然笑着点头,张罗着章栩分果子。
张翠兰也就是第一个摘果子的婶子也又要了两个才走,大家都有她也要,她怀里的是她买的可不算。
回到前院,陆然摇摇头,都是一个村子的,虽然不喜欢她们这样做,但也不能直接闹掰,显得她小气,村子里这种事情真的很难处理,分寸长短之间说不定就得吵一架。
看见院子里有点乱,地好像两天没扫了,董氏又得忙店里,回来还得在家里做饭,阿娘也忙着做卤料包,两人都忙的不行,章栩也天天去瓜地除草浇水的几乎不沾家,忙啊!
陆然回了厨房匆匆吃了早饭,然后去了一趟赵方勇家,正巧赵方勇也在家。
赵方勇关心的问了茶摊的事情,他昨天晚上睡得早,被吵醒了也没出门,早上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陆然表示没事,和他说了盖茶屋的事情,两人简单商量了一下,陆然将这个事情完全交给他做,包括工人的吃饭事情,等最后建好茶屋直接给他二两两银子作为工钱。
赵方勇推辞了一番被陆然直接按定说:“就这样,我家建房子我也是了解的,虽然只是三间小屋,但这里面的事情也不少,麻烦赵叔多费心了!”
然后放下十两银子溜出了赵家,回家后就驾着小毛驴往镇上去。
路过茶水摊看见杏花在一边坐着,面前放着一张桌子,还有几个碗,后面是两个桶,一个桶放干净的水,一个桶用来洗碗,章栩也又提了一个水桶过来。
“让章叔一个人看着就行,你跟我一起去镇上店里帮忙,你一个女孩子在这路边不太安全。”陆然没下驴车,坐在车辕上叫杏花上车。
杏花也不推辞,点点头就上了驴车。
到了店里看见齐氏在店里走来走去,时不时就往外看一眼,见陆然来了又表现的很淡定的样子。
“吃早饭了吗?怎么不多睡会。”齐氏关心的拉着陆然进店坐着。
“阿娘你们几点来的,我都没听见动静。”陆然去柜台,让糖糖给她拿了一个昨天没没出去的糕点吃着,嗯~好吃。
“和你弟弟们一起过来的。”陆绎他们要上学,每天早上六点多一点就起,这还是因为家里有马车比较快的原因。
还有的人家五点估计就得起床赶路去上学,因为七点左右他们就开始讲课了,他们夫子讲究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背书记忆好。
没有幼儿园的孩子真可怜,一上来就是这样辛苦的读书。
“阿娘,以后不用这么早来铺子里的,早上巳时四刻再开门也不迟,你看现在刚刚巳时四刻,街上人才渐渐多了起来,太早也没人的。”陆然说着。
“怪不得,到现在一个客人也没有。”齐氏叹气。
昨天茶摊被烧了,今天铺子里又一直没有人,她非常的着急啊。
“阿娘你去后面休息一会吧,我看着,对了叫董婶也休息一下。”陆然开口。
“好,你过会就来叫我,你等会也去再睡会。”齐氏点头,昨天担忧的几乎没睡,这会确实乏了。
“小姐,有给你的信,刚刚在门口绎馆的一个差使给的。”从外面回来的糖糖递给陆然一封信,还有一个小木盒。
“你这是去?”陆然问。
“刚刚齐小姐派人来店里买了不少东西,那丫鬟拿不完,我帮着送过去了。”糖糖甜甜的笑着。
“干的不错,月底给你发奖金。”陆然鼓励。
甜甜和糖糖虽然是她买的下人,但是她都会给她们每个月五百文工钱,她们需要买什么东西也有自已的钱可以用。
再看手中的信,奇怪的想,她在古代也不认识什么人啊,谁会给她写信呢。
打开信后才知道,原来是陈奶奶写过来的信。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