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大人免礼!”朱瞻基微微抬手,而后看向为首的绯红官袍。
“吴尚书,皇上还在皇宫里等着我的消息,要不咱们直奔主题吧!”
“长孙殿下真是心怀国事,臣等敬佩不已!”刑部尚书吴中笑着拱了拱手。
“吴大人抬爱了,国家大事还是要靠各位肱骨之臣,我不过闲来无事,跑来为皇爷爷分忧罢了!”
朱瞻基笑呵呵地拱手。
所谓花花轿子人人抬,朝中百官大部分皆是心向他那太子胖爹,他自然不能太过傲慢了。
只是从他一个身无半点官职的皇长孙,就能让堂堂六部尚书亲自在门口迎接,这份面子人家给的不可谓不大。
“长孙殿下,请!”
吴中自是明白朱瞻基的意思,对他的话明显很是欣慰。
侧过身伸手请朱瞻基入内。
朱瞻基微微点头,直接踏入刑部官衙之中。
刑部大堂之上,朱瞻基坐在首位。
堂下正跪着两名看起来不大的孩子,在他们身后,正有数名中年男女哭哭啼啼,不住口呼冤枉。
另一侧的原告位置上,一对神色哀戚的夫妇相互搀扶着跪在那里。
看得朱瞻基有些于心不忍,想要让人给那对苦主夫妻安排座。
却是被吴中以朝廷法度所阻。
朱瞻基这才恍然,按照大明律,身无功名者,无论原告被告,入大堂后都需跪着说话。
没办法,世道就是这样的世道,即便是心中不忍,但也只能依法行事。
眼见双方人等都已到来,坐陪一旁的吴中对着朱瞻基拱了拱手。
“长孙殿下!双方人等都已到齐,是否可以开始了?”
其实,吴中身为刑部尚书,每天事务也是十分繁忙的。
但此案却是不同,刑部内部各执一词,最终闹到了朝堂之上。
他作为刑部尚书,也想看看这位帝国未来的继承人,对此事究竟是怎样的态度。
不只是他,刑部大部分堂官听说皇长孙要亲理此案,纷纷放下手中地事务,跑来刑部大堂观案。
刑部大堂自然不可能入一般衙门,任由百姓围观。
但刑部上下官吏加在一起,人也是不少的,将大堂外堵了个水泄不通。
朱瞻基看完桌案上的供词状纸等案件资料,心中已是有了主意。
对着吴中微微点头,“开始吧!”
“是!”
吴中微微拱手,而后一拍惊堂木。
“关于王家子被害一案,现在开堂受审!”
只一开始,那被告位置两名行凶孩童的家人便是直接扑上前来。
“大人明鉴!我家孩子从小乖巧懂事,怎么会动手杀人呢?”
“是啊!大人!我家儿子今年才十一岁,年幼无知,他还是个孩子啊!”
“大人呐!冤枉啊!大人!”
“……”
被害人王家子父母还未说话,行凶者身后之人便已是扑天抢地诉说着冤屈。
吴中一拍惊堂木。
“肃静!”
“现在开始,本官问话……”
话未说完便被朱瞻基打断。
“吴大人!此案始末我已阅明,让我问几句如何。”
“是,殿下!”吴中拱了拱手。
对于吴中一上来就占着主审权,朱瞻基也能明白,吴中无非是担心他判的案子到时万一不合皇上心意。
所以上来就先发制人,想将所有的责任都揽到他的身上。
这样一来,案子审的好,皇上满意,那是长孙殿下英明。
若是案子不合皇上心意,那是他吴中自作主张,与朱瞻基无关。
不过朱瞻基心中已有决策,无需如此。
朱瞻基手中把玩着惊堂木,看向被害人父母。
“苦主而今有何诉求!但讲无妨。”
原告夫妻中的中年男子对着朱瞻基磕了个头。
“这位大人!小儿不幸身故,小人只盼杀人者死!其他别无所求!”
朱瞻基微微点头,还未开口。
另一边行凶者的父母已是声色俱厉起来。
“我儿不懂事,无心之失罢了,何至于让他偿命!”
“就是!面对无知孩童,岂能按律治罪?”
“大明英明,自当为我等小儿做主!”
“……”
朱瞻基并未理会两个行凶者的父母,而是看向他们。
却是发现两个杀人的孩子虽然面露茫然惧色,但嘴角却是露出若有若无的得意之色。
顿时眉头一皱。
惊堂木一拍,
“来人!端两碗饭上来!”
大堂为之一惊,众人皆是不明朱瞻基的用意。
但吴中毕竟是老谋深算,忙对一旁小吏吩咐去办。
很快,两碗粟米饭端了上来,放在朱瞻基案前。
朱瞻基端起两碗饭起身,直接走下大堂。
将两碗饭放在两名杀人孩童面前。
“我观你们两个面色不好,想来也是饿了,先吃碗饭再接着审吧!”
此言一出,被害的王家子父母神色悲呦,感觉自已的儿子无辜枉死,连个公道都讨不下,抱头痛哭。
他们散尽家财,打了这么久的官司,就是为了自已死去的孩子讨个公道。
本以为今日刑部再议此案,会给他们一个公道。
可是没想到,新来的这位小大人,竟是如此对杀害自已孩子的囚徒。
这让他们瞬间心如死灰,只觉伸冤无门。
而那两名杀人孩童的父母见状,顿时欣喜不已。
他们觉得,自已的孩子应该会被无罪释放的。
因为这些日子里,他们也请了不少讼师。
大明律里,根本就没有孩童杀人死罪的说法。
眼见这位大人有意照拂自已,忙哈着脸对朱瞻基叩头。
“大人真乃青天大老爷啊!”
“是啊!大人明断是非,心系百姓,我等小民敬佩不已!”
朱瞻基没搭理他们,直接回到自已的座位上。
两名杀人孩童怯怯看着朱瞻基,又回头看向自已的父母。
他们的父母忙劝道:“孩子,快吃!吃碗饭大人为你做主!”
“是啊!快吃吧!”
另一边王家子双亲更是绝望,已是悲痛地口不能言。
两名孩童听着父母的话,端起面前的碗,拿起碗上放着的筷子。
哪知才吃了没两口,堂上便传来一声惊堂木。
“稚子杀人案审结,王家子被张李二子残忍杀害,本官年及张李儿子年幼,处以绞刑,秋后处决!”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