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章节中,曾提及主人的一位同事,其爱人不幸患上癌症。在爱人住院期间,单位批准了他的病假。那位同事的爱人出院后,便在家中疗养,每隔半个月需再去医院进行一次化疗。
按照单位的制度规定,病人出院后,这位同事理应回到单位上班。然而,不知为何,这位同事却一直请着病假。站里的其他人员似乎也对此习以为常,毕竟这个人平日里在与不在,似乎都没有太大差别。于是,那位同事也就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病假,在家陪伴病人。出于同情以及对病人的安慰,主人他们站里的人集资,买了一只羊送了过去。
这个月初,那位同事却突然回来上班了。主人见到他的那一刻,急切地问道:“给你病假了,你在家陪病人多好,干嘛回来上班呢?” 那位同事无奈地解释道:“哎!还不是有人告状,领导们让回来上班的。”
主人听后,心里暗想,果然如自已当初预料的那样。
所说的告状之人,也是主人单位的一位女同事。这位女同事,从外表上看,完全没有一点女性的样貌,反而充满了男性特征。三年前,交通系统改制,她们几个原收费站的人员被分摊到了主人的单位。由于之前并不认识,到了单位后,也不在一个养护站,所以没有过多接触,主人对这个人也不是很了解。偶尔在单位机关里遇到,打个招呼聊上几句,感觉人还不错,待人接物方面很是沉稳。和她一同过来的男同事曾提醒主人:“这个人可是不简单,以后和她说话可要注意一些。” 主人心想,大家都是一线工人,又没有什么利益冲突,便没有把同事的提醒放在心上。
那位同事为了陪伴住院的爱人,请了病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那位告状人的母亲也住院了。当时主人正好休假回广州了,等主人回来后,听来车站接主人的一位同事说起此事。主人听后问道:
“那人请的是什么假?”
同事回答:“事假。”
主人一听,心中便预断,此后,在这件事上领导们肯定有麻烦。
果不其然,不到三个月,那位女同事就在中心不停地告状。领导们没有办法,所以才有了休病假照顾爱人的同事又回来上班的结局。
话说回来,这件事放在任何人身上,都会让人想不通。家中的爱人住院了,可以休病假去照顾,老妈病了却不能请病假,必须请事假。这道理确实有点说不通。听说,那人把自已的妈也接到单位上班来了。不知她是拿老妈来给单位示威,还是想要挟单位领导们的决策按自已所愿方向倾斜呢?
原先请病假的那位同事,在主人单位里的确是一个不好惹的角色。他每天想的无非就是,怎么不用来单位上班还能把工资拿上。好容易遇到爱人住院,捡到一个自已能多请病假的机会,想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在家做些其他的营生,未曾想因为那位女同事的告发而被搅黄了。可见他对那位女同事的怨恨会有多深。
生气归生气,却又无可奈何。他不止一次地当着大家的面说:“男人,我能对付得了、女人我也能对付得了,可这位是不男不女的,不知怎么对付。”
这也道出了他的真实想法。自已在单位里耍无赖惯了,碰到一个比自已还无赖的人,确实没辙了。
记得人类有这样一句谚语“惩治流氓最好的方式,就是耍流氓。”
从自私心的角度出发,主人是同情那位女同事的。同一个单位,为什么针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规章制度呢?自已的合法权益该争取就应该去争取。体制内的单位管理就是这样,你要是抱着事事尊重领导的想法,你就会处处被拿捏。即使你渴求的合法权益,领导也可能觉得你多事。若是你根本不把领导放在眼里,自已的合法利益,该诉求就诉求,领导反而怕你,事情处理起来也就更顺利。
人啊,都是贱脾性。
就像在这件事情中,那位请病假的同事原本以为可以利用病假的机会为自已谋些私利,却没想到被另一个人打破了计划。而那位女同事,为了争取自已认为的公平,不惜采取极端的方式去告状,甚至把母亲接到单位。这种行为虽然可能会让人觉得不妥,但也反映出了体制内单位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似乎不得不为了自已的利益而采取各种手段,而这种现象也让人不禁反思,单位的管理制度是否真的公平合理,是否能够真正保障每一个员工的合法权益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