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的咳嗽已有好久了,在其他问诊了多次,也不见好,各种消炎药却越吃越多。最近几天咳嗽的肺部有些疼痛,
也没大在意。
晚上,女主突觉肺部不适,让主人直接送到了三甲的广二医。
等主人停车回来,女主已挂号在大厅等候。
急诊楼的大厅里,人来人往,犹如闹市。虽然已近午夜,丝毫不见人流减少。
等了大约三十分钟,迟迟不见叫号,主人便去护士站询问,答复要等4个小时才能问诊。女主觉得等的时间太久,
果断退号,折返去了家附近的一所二甲医院。
和前面的三甲医院相比,这里却冷清多了,不只是深夜的缘故还是雨天的阻碍。急诊处没有一位患者,只有一名护
士和一名医生值班。挂号、问诊、做胸部CT,很快走完流程,医生看了胸片结果,说是没有大碍,开了一些消炎药
让回家去吃就行。
隔了一天,女主还是不适,早上没有去上班,电话安排好工作后,直接在广二医的网上挂完号,主人陪着又去医院
了。
和前几天的深夜急诊的情况相比,白天的问诊要快的多。医生看了带来的片子,(就是那晚在二甲医院拍的)和诊
断结果后,直接说到:“看你的胸片肺部有问题,可是诊断结果上却没有写。先给你在开一些药,吃上几天看看情况
有没有好转,如果没有好转,再回来看”
女主急了,问医生:“住院不行吗?”
“住院当然好,可是现在没有病床,你要在家等有床了才可以呀,我给你先开住院单,你去住院处问问”。医生回复
说。
女主拿着住院单,去住院处一问,果然如医生所言。要在家里等一周左右才能有病床。
两人正已一筹莫展时,女主想起有一个同学是这家医院一个科研团体的。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给同学打了一个电
话,说了自已的情况。那个同学让等一会在给联系。
约等了一个小时左右,同学打来电话说让去办入院手续。等住院手续都办妥,已是下午的两点了。
女主着急住院治疗,是因为再有一周的时间主人的休假结束,又得返回内蒙上班了,想趁着主人在,自已住院了,
不用担心孩子没有人照顾。
女主住院不到一周,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治疗。本想多住几天的,难得住院了才能放下日常的琐事,充分享受休息的
时光,但是医院却有自已的考虑,患者的病情好转,没有继续住院的必要时,绝不会多留病人一天的。后面还不知
又有多少人在等病床呢。
从本次住院得知,女主的病因,是因为前面的医院的医生诊断错误导致的,本是哮喘,之前问诊过的医院一直当作
肺部感染治疗的,所以才有了反复发作的症状。
俗话讲“对症下药”。症状看不对,再下药也没有用呢。这是不是所谓的“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从女主这次的入院来看,小的医院医生的问诊能力还是有欠缺的。如今常用的医疗设备,检查仪器大小医院的配置
基本是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但是对设备、仪器检查结果的诊断,随着医院等级的大小,问诊医生经验的不同,对病
情的诊断却是各异的。
这也是大的医院人满为患,患者从四面八方涌入。一个专家号被炒到高价仍然挂不到,小的医院看不到患者的原
因。
听主人说“他们工作的所在地一个县级医院,连个感冒都看不好”。试想,要是有人突然得个大病,想想都后怕。
人类不论贵贱,人生四件大事“生、老、病、死”。
生、老,是我们无法干涉和控制的,但是,病与死却是能干涉的。经济富裕的可以生活的更好,有条件有时间去养
生,无形中减少的生病的概率和次数,也就等于延长了寿命。一般的平民整天忙于家庭的日常开支,又有几个敢去
养生呢,日常的工作压力,来自社会的精神压力,日积月累增加了患病的几率和次数。
“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这句话道出了多少百姓心中的渴望与无奈。
从女主入院,也让主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健康和家庭的重要性。
平时的生活里,人们不太注意自已的健康和家人的团聚。一旦有病,进了医院,看到各种各样的病状,形态各异的
病人,才能体会到看病的艰难和健康的重要。
住院了,有个亲人陪伴在身边,也许感受到的亲情比平时更加浓厚。尤其是做夫妻的,平时在家里吵吵闹闹,关键
时刻还是来自夫妻的照顾会更加贴心。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