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叶蝶察觉到视线,抬头看向了竹蜻蜓,四目相对,枯叶蝶对着她微微颔首。
竹蜻蜓这才笑着离开了。
在角落里的郑诗漓面无表情的盯着施清然的背影,总有一天,她会代替施清然站到永宁公主身边的。
公主需要一个能帮她出谋划策,为她排忧解难的,而不是一个空有漂亮皮囊,只会拖后腿的病秧子!
郑诗漓的视线太有侵略性和目的性了,施清然心里突然生出了几分让她不舒服的感觉,那种感觉如芒在背。
施清然下意识的转头却并没有看到什么人。奇怪?是她感觉错了吗?
“小姐,怎么了?是有什么问题吗?”
枯叶蝶看到了施清然的异样,问了一句后就顺着施清然的视线向郑诗漓所在的角落里看去,同样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人或可疑的东西。
“没什么,可能是我最近没有睡好吧,精神有些敏感。”
施清然微微摇了摇头,然后就收回视线。也许真的是她多想了。
等到施清然跟枯叶蝶两个人都移开视线后,躲到郑母身后的郑诗漓才松了一口气。
没想到这个施清然的感知这么敏锐,她要是躲得再晚一点,说不准就被发现了。
只可惜来的人不是公主...
在场的官员按着身份跟位次依次离开,等轮到施清然离开的时候,怡芳殿里面的人已经走了一大半,显得空荡荡的。
夏依依在一边给施清然支着伞,枯叶蝶就在一旁给张知浩打着伞。
四人同行出了怡芳殿,见枯叶蝶给他打伞,张知浩心里面有点受宠若惊。
她们都不喜欢张知浩,枯叶蝶知道夏依依的小脾气,怕夏依依给张知浩打伞的时候会不耐烦和敷衍。
一是她怕别人瞧见了对施清然的名声影响不好,二是夏依依年纪小,所以她跟施清然有时候会纵容夏依依,所以每次跟张知浩接触的时候都是她。
再者,她的首要任务就是照顾好施清然,然后无条件听从施清然的调遣。
所以凡是跟施清然有关的她都会亲力亲为。
在夜琦语的四个一等贴身护卫中,她的伪装和潜伏是最好的。
再加上她的耐心跟细心,脾气也好,所以夜琦语才放心让枯叶蝶跟着施清然。
雪依旧在慢悠悠的下着,目光所及之处都是白茫茫的,看久了,有几分刺眼。
施清然上了马车后,夏依依就合上了伞钻进了马车里。
等到枯叶蝶也上了马车后,马车就开始行驶起来。
很快,铺得平整的积雪上就多了几串马蹄印和两道深深的车辙印。
一连几天,大雪都在下。等到第三天晚上的时候,大雪才停止了。
第四天早上的时候,大人们就忙着清理自家周边的积雪;小孩子们则忙着一起堆雪人,打雪仗...
无论哪个时代,孩童时期大多是无忧无虑的,没有成年人的烦恼和忧虑,三五成群淘气的厉害!
等到上午太阳出来后就有小摊贩迫不及待的出来卖起了麻糖,毕竟再过一天就是腊月二十三了。
这时候就会有嘴馋孩童唱着顺口溜拉着大人出来买麻糖。但大人买回来后只会让小孩子尝一个,其余的会等到腊月二十三祭了灶王爷后才会让孩子们吃。
次日,施清然宅院里面的丫鬟就把灶台打扫的干干净净。
施清然抱着雪纹站到了庭院里面,脚边是紧贴着她的两小只。
两小只如今也有了名字,大的叫雪景,小的叫雪点。
“小姐,你要不要尝尝奴婢新买的麻糖?这麻糖可是奴婢幼年时最喜欢吃的糖了!”
“小蝶姐姐?”
见施清然拿了一块放到嘴里,夏依依又把盛着麻糖的盘子推到枯叶蝶面前。
施清然嚼了两口就皱起了眉头,面部表情在下一秒就恢复了过来。
等看到枯叶蝶同样皱起了眉头后,施清然就想张嘴大笑,结果自己的牙还在一起黏着。
夏依依则在一旁笑的弯了腰。
夜琦语自庆功宴结束后就一直待在自己的坤宁宫里,施贵妃给她下了禁令,在过春节前不允许她出宫去找施清然。
施贵妃的话夜琦语还是听的,她只能悻悻的待在自己的坤宁宫里面。
夜琦语知道洛依裳自从被平阳王夫妻俩带回平阳王府后就再也没有出过门。
虽然平阳王府跟皇家没有说什么,但京城中上流圈子里的人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
淑妃母子三人又被在禁足在自己的宫里。不过这次淑妃被禁足在宫里很高兴。
瑞阳郡主那死妮子就算再眼高于顶,可这次出了这档子丑事,京城里面哪个达官显贵的公子哥儿会娶她?
她儿子可是正儿八经的皇子,以后更是有机会坐到那个位置的。
娶她一个不检点的郡主还不是绰绰有余!
淑妃在自己的寝宫里面得意的笑着,她这时候都已经想好了等自己做了太后要干什么了。
下午,夜琦语午休结束后,江公公就带着万金来到了夜琦语的坤宁宫。
这次过来,江公公也是无奈之举。因为这次就连他也保不下万金了。
...................................................................................................
关于腊月二十三吃麻糖的小知识:
1.小年,腊月二十三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也称“送灶”、“祭灶”,是古代“五祭”之一,传说是“送灶神回天宫向玉帝述职的日子,汇报他掌管的这家人一年的表现。
2.因此,家家户户都希望灶神能为自己家多说好话,用“麻糖”来做祭品,因为麻糖除了甜香之外,还非常粘,古人希望把想说坏话灶神的嘴“粘住”,或者希望灶神说出甜美的赞美之词,这是古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具有很强的仪式感。
3.在古代,人们普遍认为,从腊月二十三开始至三十晚上,这段时间家中是没有灶神的,因此孩子、家人说话、做事属于百无禁忌,不用担心被灶神发现,为了避免孩子在此期间说出不好听的话语,就给孩子吃麻糖,希望麻糖可以粘住孩子的嘴,避免祸从口出,也希望孩子能够变得会说话,见到长辈能够说出好听的请安话语,这也是古人小年吃麻糖的一个原因。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