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随着星辰、星莹、星海三兄妹先后出生,江松与阿莲的两人世界已经变成五口之家。星辰也到了发蒙读书的年纪。那时候江城的农村一带没有幼儿园,学前教育还是一片空白。为了让星辰早点识字、认数,江松与阿莲也是用心良苦。
家里的一副象棋,被星辰当成最初的识字课本。上面的车、马、炮、兵等字,每个字看到都要迅速叫出名称。另外,江松做会计用的算盘,也拿出来帮助孩子们数数。这样,语文、数学的基本功算是打下了基础,这为小学 入学报名,老师测试这一关,扫平了障碍。
1989年秋季开学时,阿莲带着8岁的小星辰去莲池小学报名读书。
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老师问小星辰。
老师,你好!我叫江星辰,今年8岁。小星辰响亮回答。
你几月生日?老师又问。
我农历十一月初九生日,老师。小星辰清楚地回答。
你月份小,可能要等明年才能入学。老师皱起眉头,觉得孩子还太小。
老师,你可以给星辰测试一下,看她能不能答得出来?阿莲在旁边急了,恳请老师给星辰一个机会。她想,星辰这么聪明,应该可以马上读书的。
好的。我先测一下语文。江星辰,你能否写出自己的名字?老师提出第一个问题。
江星辰拿起老师桌上的铅笔,写下了江星辰三个字,虽然有点稚嫩,笔划还是清楚的。
不错。老师再测一下数学。江星辰,你能否从1数到100?老师提出第二个问题。
1、2、3、4、5....96、97、98、99、100。小星辰快速、清楚地从1数到100,马上又说,老师,我还可以从100倒数到1,马上又脱口而出。100、99、98、97、96...5、4、3、2、1。
不错、不错,口齿清楚,反应很快。老师微笑地点点头。
我们星辰还会做简单的数学题,老师你可以测试一下。阿莲希望老师加一点难度,增加对星辰的印象和好感。
好的,好的。江星辰,我问你,1+1=? 老师接连问了几道简单的数学题,小星辰都是对答如流。
江星辰这么聪明、机灵,月份小没关系,读小学没问题,今天就正式报名上学。老师最后高兴地告诉阿莲和星辰。
从这天开始,江星辰在莲池小学度过了五年的小学时光。他在这里的学习是快乐的,因为他每年总是评得积极分子或三好学生,在语文或数学竞赛中总是得奖,他还热心班级工作,担任中队委,肩上佩戴两条红杠的标志。当学校老师敲锣打鼓地把奖状送到江星辰的家里,邻居们都投来羡慕的目光。此时此刻,阿莲最高兴最自豪,她感觉自己当年辍学了,错失了读书的机会,现在孩子读书好,是对自己最大的弥补。可是,江星辰也经常有心事,他的成绩老是排第二,班里还有一位女同学,总是第一,名字叫方爱玉。
妈妈,方爱玉读书比我好,我长大后,要娶她做老婆。小小年纪的江星辰心里就装着爱恋,而且多次与妈妈阿莲讲起这个秘密。
星辰,你要娶她,你就要超过她。你如果读书读不好,她考上中专大学,就飞走了。妈妈阿莲总是这样鼓励着星辰,好好读书,将来娶方爱玉,成为星辰成长的最大动力。
2
星辰爸爸江松在爷爷江风的安排下,做了几年公社电影放映员。星辰就经常晚上跟着爸爸去放电影,在这过程中,看了很多老式电影,听到了很多经典故事,为日后的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农村放的都是露天电影。一般在村里的大灰坦上用两根大竹杆支起一块长方形的大幕布。大幕布是黑边白底。放映员把放映机安装在离幕布大约五十米左右的空地上。为了让放映机达到合适的高度,通常要用祠堂里的八仙桌作为工作台,这样放映时,镜头不会被观众遮挡。放映机上面有两个大转盘,前面是放片,后面是收片,电影胶片随着大转盘的转动,从放片盘出来,到收片盘收进,幕布上就有了流动的画面。再用大喇叭配上同步的声音,电影就这样有声有色地传递到大家面前。那时候的电影,现在讲起来,都是经典老片,如《红楼梦》《碧玉簪》《洪湖赤卫队》《江姐》《铁道游击队》《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等。虽然没法跟现在的高清大片相比,在当时已经是很高级的享受了。
什么时候放电影呢?一种情况是公社为了宣传党和国家政策,到村里进行宣传,一般会在正式电影前,放映几分钟的宣传片,我们称为假影。也有时,会在电影换片时,插播宣传片。一种情况是家里有喜事,比如老人做大寿、青年人结婚、孩子周岁、盖新房上梁等,会邀请放映队去放一、两部电影,算是请客。
放电影的当晚,村里就会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周边各地的人都会往这边赶,路上全是人。本村的人则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搬出自己家的凳子、椅子,抢占最佳观影位置,外来的人如果没有本村的亲戚朋友照应,只好远远地站在后排观看。各种卖小吃、玩具的小摊小贩也会闻讯蜂拥赶来,有的挑着箩筐,有的推着板车。很自然的,在观众席的周边形成一圈夜市,小孩子们就嚷着让大人们给他们买吃的、买玩的。星辰记得当时最热门的是,泡泡筒,一种油炸的长条松脆食品,每个小孩手里都有几根,长枪短炮似的,招摇过市。
电影的胶片是比较紧张的,通常县电影公司发的各公社放映队的只有一套。如果一个晚上有两个地方同时播放电影,就要在中途运片。阿莲有时候就要协助江松做运片的工作。从一个村到另一个村,来回步行近的至少要半个小时,远的要接近一个小时。电影胶片装在铝盒中,一部片有好几个胶片,还是比较重的。那时侯没有车,都是用板车推,或用手提,后来,有了自行车、拖拉机,才慢慢有所改善。每当母亲阿莲来运片的时候,江星辰就跟母亲一起走。
有一天晚上,星辰爷爷江风和奶奶金钗回到家里,看江松和阿莲去外面放电影还没有回来,两口子就为儿子的事情嘀咕起来。
老江,江松放电影也有几年了,每天晚上都要加班,太辛苦了,能不能换个工作?金钗恳求江风想想办法。
最近,有个机会,人武招干,专门招退伍军人。江松刚好符合条件,可以试试。不过,这个要考试的。就看江松的文化功底怎么样。江风点燃一根烟,慢悠悠地说。
人武招干,那是好事啊!考上了,是不是跟你一样,成为一名国家干部了?金钗非常惊喜。
对,对,这确实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叫江松务必认真对待,争取考上。但这个一点面子都没有,要县委组织部考察的,不像电影放映员这个临时工,公社就可以说了算。江风抽了一口烟,有点难为情地说。
好,好,好,老江,有机会,我们就抓住机会,拼一下,说不定就考上了。江松怎么还没回来?金钗往外矁瞅,急争地盼望儿子早点回家,自己把这个翻身的机会早点告诉儿子。
夜深时刻,江松、阿莲、星辰从外面放映回来了。当金钗把这个人武招干的消息告诉江松时,江松高兴地跳起来。阿莲、星辰也为之高兴。
这个普通的夜晚,江松一家人都兴奋不已,时而辗转反侧,时而进入梦乡。从此以后,命运之神将给这个家庭带来新的转向。
3
江松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龙山公社的人武专干,离家更远了,经常要住在公社宿舍,不能回家。这样,在家的阿莲就比较辛苦,一个人照顾三个孩子。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集体土地承包责任制,每家按照人口分得几亩田,在完成征购任务的同时,剩余的粮食可以自供自给。除了承包田以外,还有几分自留田,可以种些瓜果蔬菜,满足日常吃饭需求。孩子上学后,阿莲就在田里忙活,除草、耘田、种菜、施肥,样样都要做。等周末时,江松会回家,帮助阿莲一起干农活,特别是一些重体力活,如抽水、挑粪、插秧、割稻等。小小年纪的星辰也经常被父母拉到田间地头帮忙。
有一天,龙山公社黄书记找到江松。
江松啊,公社要招一个话务员,你老婆在家没事吧,能不能来试试?黄书记问江松。
好啊,黄书记,谢谢你!我叫我老婆来试一下。江松爽快回答,心想,这样就可以把阿莲接在身边,小孩子也一起过来生活。
不过,这个话务员,要会讲普通话,还能写几个字,因为偶尔也会有外地电话接进来,如果找的人不在,你还要先登记一下。黄书记又补充了一句。
好的,好的,黄书记。我们家阿莲应该可以信任的。再次感谢!江松边答应边点头,觉得阿莲这样的简单任务总可以完成的吧。
回家后,江松就把公社招话务员的事情跟阿莲讲了。阿莲听了以后,心里多了几分后悔,后悔当初一年级就辍学了,后悔当初江松送笔和笔记本给自己的时候自己没有好好练,后悔陪儿子星辰读书时没有好好一起学,现在机会来了,恐怕要丢掉了。
普通话应该可以听得懂,也可以讲,因为小时候,部队住我家时,解放军就教我讲普通话了。写字比较困难,比较慢,也写不好,边听边记,可能办不了。阿莲对照话务员的基本标准分析自己的情况。
先试试吧,干不了,再说。总不能,去试试也不敢,把机会轻易让给别人。江松无奈地说。
好吧,试试就试试,反正试试就知道,行不行。阿莲勇敢地决定要去尝试一下话务员工作。
阿莲到龙山公社后,担负起了公社话务员的工作职责。那时候的通讯技术没有现在这样发达,用的还是程控电话。所谓程控电话,就是电话还不能直达,要一程一程地转接。比如,公社里有一台总机,外面电话进来,先拨到总机,总机接到后,要问,你要找谁。总机下面设若干部分机,上面有很多插孔,打到哪里,就把电话线插到哪个孔。这样拔进拔出,要非常娴熟。如果对方找的人没有分机,或分机没有人接听,必须用笔登记下来电号码和来电人名字、单位。等找的人联系到了,再拨打对方的电话。
阿莲的话务员工作刚开始也蛮顺利的,做事麻利,说话清楚,声音还有几分磁性,很好听。大家都说这个话务员不错。但时间不长,有一次,阿莲需要记下对方的信息,由于对方是东北人,说话口音特别重,阿莲听不太懂,就没有记下来,这个人就打到区的总机,区里接到投诉后,就指示公社调整话务员。阿莲就这样失去了公社话务员的工作。此后阿莲每每想起来这件事来,都非常遗憾,懊恼不已。因为后面接任的话务员也是个干部的家属,由于表现良好,一直留下来,干了多年,符合临时工转正的条件,成为一名正式干部。
离开话务员岗位后,公社照顾阿莲,给她安排到公社下属的一家企业做工。一开始,阿莲是在一家五金厂组装电风扇。那时候,农村刚刚通了电,夏天可以用电风扇降温驱暑了,一种小型的简易电风扇非常畅销。这种电扇的主要配件是一台电机,再加上一组扇叶,一个扇罩,一个台座,几个开关。业务员把电机、扇页、扇罩、台座、开关等配件采购过来,按照图纸上的程序就可以组装,这样的活,一般农村妇女都可以干。后来,这类厂太多了,产品滞销,五金厂倒闭,改行销售啤酒,阿莲就成为啤酒批发部的推销员。阿莲平时不会喝酒,只在卖啤酒时,由于工作需要尝试喝过。阿莲说,别人喝啤酒喝水一样,她喝啤酒就像喝药一样,难喝。星辰却在妈妈卖啤酒时,偷偷喝起了啤酒,星辰觉得,啤酒简直是琼浆玉液,好喝极了。
4
阿莲在龙山卖啤酒,离家远,回家的路是一条国道公路,大约有五里远。那年暑假的一天,小星辰在家没事,与几个小伙伴喝起了啤酒,把江松阿莲买回家的啤酒喝了个精光。有点醉意的星辰就对小伙伴说,走,到我妈店里去,那里啤酒多,我们继续喝。说罢,小伙伴们就沿着国道公路向阿莲工作的方向出发。
当时的国道线还没有柏油路,路上全是石子和泥沙,车子不多,都是拖拉机,偶尔会有公安的警车、部队的军车开过。看路上车不多,星辰和小伙伴们就大胆地走地公路的中间来,大摇大摆的。突然,后面有一辆拖拉机开过来,小伙伴们拼命地跑起来。奇怪的是,小伙伴们跑向左边,拖拉机也往左边开,小伙伴们往右开,拖拉机也往右开,总是躲不了。小伙伴们吓死了,就拼命地跑向路边,不小心跌进了旁边的小溪,幸好小溪水浅,大家可以爬起来。等小伙伴们惊魂未定,从小溪里爬起来时,发现拖拉机也跟了过来,一头栽在旁边的小溪内,翻车了。好险啊,差点撞上来了。星辰说,我们赶快跑吧,开拖拉机的人追上来就麻烦了。星辰和小伙伴们就一路跑到妈妈的啤酒批发部,个个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全身都湿淋淋的。
阿莲看到星辰几个小孩子一副狼狈的样子,又好气又好笑。又听他们讲刚才的历险记,马上吓出了一身冷汗,马上抄起旁边的扫帚朝星辰打过来,但拿起来,又放下了,掀开星辰的衣服看。
有没有受伤,让妈妈看看。下次注意了,在马路上走,一定要注意安全。家里这么远,这们这么小,走过来,干嘛呢?万一出了点事故,我和你爸爸怎么办啊?阿莲非常怜惜地看着孩子们。
阿莲跟经理请假后,和孩子们回家了。批发部的一辆拖拉机正要到江城镇里进点货,刚好顺路把阿莲和孩子们送回去。
5
自从小星辰和几个小伙伴们在国道公路上差点出事故后,阿莲就觉得后怕。她想,不能离家这么远了,一定要在家里干点事,这样方便照顾孩子。
江松,我不想卖啤酒了,能不能在家里办点副业?阿莲跟江松商量。
现在改革开放了,江南办起了毛衣批发市场,我们可以在家里织些毛衣挑到江南卖。江松在公社工作,消息灵通。
织毛衣,用手工织啊,那能织几件啊?阿莲不解地问。
用一种叫横机的机器,效率很高。原料是纱。我们村里很多人纺纱,但还没有人用机器织毛衣。江南已经有人在用横机织毛衣了,听说,一台横机一月可以织毛衣几百件,江南批发市场统一收购,销路不用担心。江松对阿莲说。
那这个横机,要多少一台啊,贵不贵的?还有技术上,我们是否吃得消?阿莲有点兴趣了,开始问深度问题。
听说,一台横机一百元左右,差不多是我一年工资,蛮贵的。我也工作一段时间了,刚好买起起。技术上,有一些熟练的外地女工可以到家里来做,我们付工资,既做工,又传授技术,等我们自己学会后,就可以自己干了。江松回答阿莲的问题胸有成竹,看来已经暗暗研究了很久,就等阿莲下决心了。
那好吧!既然条件成熟,我们就干起来。你负责买机哭,招工人,我负责买纱,我们办一个家庭织衣厂。阿莲听闻江松说这个叫横机的机哭可以买 ,就非常爽快地答应了。
横机这个机器,是个立式的机器,占的地方很小,放在墙边即可。上面吊着纱盘,中间是横机的主要部件,一部分是固定的针键,一部分是移动的针梭。纱线穿过针梭,与下面的针键相连,移动针梭一个来回,毛衣的衣料就织上一层。等衣料织到足够长的时候,就从机器上拿下来,再做第二件衣料。横机上面有很多钩针,就像我们人工织毛衣的针一样功能,可以来回穿梭,形成毛衣纹路。衣料取下来后,分前爿、后爿、袖子三部分,用针缝合。再在前胸位置绣上小花、上海、北京等图文。这些毛衣的纱是再生晴纶做的,质量不用很好,穿上身后,容易掉毛,脱下来后,身体都是毛,很不舒服。当地人自己织,自己往往不穿,都由江南毛衣批发市场销往外地。
横机这门技术,很容易上手,阿莲很快成为熟练工,星辰与弟弟、妹妹们也能上手帮忙,包括织机、缝衣、绣花、叠衣等各道程序。
织完一定数量的毛衣后,就要挑到江南去卖了。小星辰跟着阿莲一起去。去江南,一路都是水路,先在青龙江乘渡船,然后乘塘河的轮船,去批发市场。江南的塘河弯弯绕绕,而且很多河汊,上面很多运货的船只,来回穿梭。
有一次,小星辰差点走丢了。阿莲在市场上卖毛衣,把毛衣交给中介(牙郎),货款两清后,就可以走了。小星辰走在前头,到码头找一只轮船就坐上去。码头的船很多,小星辰以为每只都往青龙江渡口开。等阿莲走到码头后,小星辰不见了,把所有船只和整个市场找遍了都没有看到星辰的身影,这下子把阿莲气哭了。这时,有位船家讲,有位小孩自己坐船走了,你先乘船 ,说不定在下站能够碰到的。阿莲坐上轮船,一路上伤心地哭哭啼啼,我的星辰你去哪儿了。同船的人都来安慰、劝导。阿莲到了青龙江渡口时,发现小星辰坐在那里等妈妈,因为他没有钱买渡船的竹签。阿莲见到小星辰,失而复得,喜极而泣,压在心上的大石头终于放下来。
此后,阿莲再也不敢把星辰带出来了,深怕星辰半路走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