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高义冷笑一声:“陛下只下令追捕,并未下令斩杀。只要我们能找到太师他们,就还有转机。”
“那我们如何寻找太师他们?”杭景然问道。
杭高义思忖道:“太师府家眷众多,定然跑不远。”
“几年前,太师曾告知于我,城外有一处山谷适合藏匿。当务之急,我们当派人暗中寻找,找到后予以庇护。”
“与此同时,利用我们的势力和关系,在朝中散布太师无辜的消息,期望陛下能够改变心意。”
“父亲,这样做真的可行吗?”杭景然忧心忡忡。
父亲此举,无疑是将杭府与太师府的命运紧紧捆绑在了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倘若太师最终被定罪,他们杭府恐怕也难以全身而退。
父亲虽已下野,但陛下宅心仁厚,在朝中仍给父亲留有几分薄面。
可若是卷入谋反旋涡,陛下绝对不会手下留情。
太师府如今的情况尚未明朗,实在不该贸然掺和。
“事已至此,姑且一试吧!”杭高义无奈地叹了一口气,上船容易下船难,如今他已别无选择,只能孤注一掷了。
他对儿子补充道:“记得尽快将此事告知福王。速速去办吧。”
当晚,丞相府调派大量人手,悄悄前往郊外山谷搜寻太师府众人的下落。
同时,杭高义频频接见门生旧友,在朝堂上制造舆论,力保太师。
然而,杭高义丝毫没有察觉,洛嫣早就派人监视杭府,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她的掌控之中。
“陛下,杭府的人在郊外山谷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似乎已经找到了太师府众人的踪迹。”小玄子向洛嫣禀报。
洛嫣轻笑道:“如此甚好,这次还得感谢杭高义助力,能找到太师,杭相当居首功。”
“陛下,是否要传召陈将军?”小玄子问道。
是时候收网了吗?
洛嫣沉思片刻后答道:“暂且不用,增派人手继续监视山谷,若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来报!你继续派人严密监视老丞相府,查明哪些朝臣与杭高义交往密切,把这些人名告知陈将军。。”
“是,陛下。”小玄子领命离去。
想到刚才小玄子提起陈登,洛嫣突然意识到自已已经有几天没见到他了。
“紫鸳,陈将军现在何处?”洛嫣开口问道。
“回禀陛下,陈将军前日回去后,自抽荆条,如今卧床养伤。他吩咐奴婢不要禀报陛下。”紫鸳小心翼翼地回答。
陈将军对自已可真狠啊,那四十鞭实实在在地打在身上,不死也得脱层皮。
“带我去看看。”洛嫣眉心微动,起身出门。
陈登在宫中自有住处,距离凤鸾殿并不远。
守门的侍卫刚想跪地行礼,洛嫣摆摆手,示意他们不要出声。
同时,她让小玄子拦住了打算去禀报陈登的内侍,自已一个人走了进去。
此时的陈登,光着后背,趴卧在榻上。
宽阔的肩膀和厚实的背部上遍布着鞭痕。
那些鞭痕纵横交错,有的已经结痂,有的还渗着血水。
洛嫣迈步上前,伸出手指,轻柔地触碰着那些伤痕,眸中闪过一丝心疼。
陈登背部的肌肉瞬间紧绷,心中一惊,转头见到洛嫣,立刻想要起身行礼,口中忙道:“陛下恕罪,微臣......”
洛嫣赶忙按住他,摇摇头,示意他不要乱动。
随后,轻声问道:“朕并未责怪你,为何如此自残?”
陈登满脸羞惭,低着头说道:“陛下前日遇袭,微臣难辞其咎。当时陛下身边暂无可用之人,微臣才未敢领罚。如今,陛下已然安全。微臣又弄丢了前凤后和废太子,若不领罚,微臣心中实在难安。”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语气中满是自责。
洛嫣注视着他,心中情感如潮水般翻涌。
她明白陈登的心意,尽管原主从前并未在意。
此时此刻,洛嫣目睹了陈登的坚定和忠诚,也感受到了他对自已的关心。
陈登说话时低着头,满脸通红,或许是因为未着上衣而感到羞怯。
洛嫣微微一笑,柔声说道:“陈将军,你的忠心,朕一直都知晓。此次之事,与你无关。你不必过于自责,好好养伤便是。”
听了洛嫣的话,陈登心中暖意融融。
他抬起头,望着洛嫣,眼中充满感激和深情。
他轻声说道:“谢陛下,微臣定当加倍努力,为陛下鞠躬尽瘁。”
洛嫣感受到陈登的目光,脸上微微一红,心中也泛起涟漪。
她点点头,说道:“将军忠心可鉴,等你养好伤,再为朕效力也不迟。”
说完,她转身离去,脚步略显匆忙,有掩饰不住的小慌张。
陈登察觉到她的异样,眼眸明亮起来,心中涌起从未有过的希冀。
在与陈登的相处过程中,洛嫣发觉自已对他的感情逐渐发生了变化。
回到寝宫,她坐在窗边,静静凝视着窗外的明月。
洛嫣的思绪飘荡,回忆着与陈登的过往。
陈登忠诚勇敢,一直默默地守护着她。
在危急时刻,他总是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为她抵御一切危险。
他的坚毅和勇敢让她心动,而他对她的深情更让她感到温暖。
洛嫣明白,如今,自已对陈登的感情不再仅仅是君臣之情,而是萌生了爱意。
她不知道这种感情是否恰当,但她无法忽视自已内心真实的感受。
由于原主曾立下誓言,要与石环宇一生一世一双人,如今据说凤后已逝,大臣们开始蠢蠢欲动,纷纷上书劝谏洛嫣选妃,以延续大周的子嗣。
洛嫣对这些奏折置之不理,但朝堂上的大臣们对此颇有微词。
没有太子也没有妃嫔,大臣们内心难安。
这日退朝后,洛嫣照例传召四位大臣到御书房议事。
议事完毕,众人却并未离去。
洛嫣笑道:“怎么,诸位爱卿是又惦念上朕的午膳了吗?也罢,留下一同用膳吧。”
她心情不错,便同几人一起用饭。
古玉城吃得津津有味。
唐明毅板着一张脸,欲言又止。
沈贤用胳膊肘顶了顶他,示意他稍安勿躁。
冷肃惦记着潜逃在外的凤后、废太子和李玉成等人,食之无味。
这顿饭,只有洛嫣和古玉城吃得极为尽兴。
洛嫣看出他们有话想说却又不敢说,鼓励道:“私下里各位无需拘谨,朕恕你们无罪,尽管畅所欲言。”
他们不说,洛嫣也能猜到是为了何事。
这几位都是国之栋梁,她也想好好安抚。
“陛下......”唐明毅性子急躁,早就按捺不住了。
“陛下!”古玉城连忙拦住唐明毅,抢先说道:“不知陛下对于继承人一事有何打算?”
他作为三朝元老,近来与洛嫣相处融洽,隔阂尽消,说话也直接了许多。
唐明毅毕竟年轻,且刚担任丞相一职,责任重大,可不能因这等小事惹怒陛下,影响朝局。
听到这话,众人皆满怀期待地看着洛嫣,等待她的答复。
洛嫣微微一笑,轻声说道:“诸位爱卿的忧虑,朕心里清楚。选妃生子之事,朕会慎重考虑,但目前并非首要之事。”
她环顾众人,继续说道:“旁人不知,诸位却是知晓的。如今,内有福王心怀不轨,外有楼渊国虎视眈眈,内忧外患,大周局势堪忧啊!”
众大臣听后,纷纷起身点头表示赞同。
唐明毅恳切地说道:“陛下所言极是,是臣等思虑不周。”
其余三人也纷纷表态,愿竭尽全力辅佐洛嫣,共同缔造一个强盛的大周。
用罢午膳,洛嫣便让众人散去,自已也回了寝宫。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