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秦三丫最后到底还是死不瞑目。死前没能看到姜三叔平平安安的, 秦三丫咽气时都没闭上眼睛。
看着秦三丫那个死了都不放心的样子,姜西也没法再继续跟姜三叔生气, 不管他的死活。不过, 姜三叔是实在是欠教训,姜西想让姜三叔吃点苦头,就没有先去救他。现在, 姜西的首要任务,是给秦三丫出殡下葬。
人死如灯灭,秦三丫死了之后, 她的那些不好, 大家就都不计较了。尤其死前, 她还亲口给大家都道了歉,众人就更不生她的气, 只记得她的好, 不记得她的坏了。
死者为大, 现在姜家的人围着秦三丫哭成一片。姜富贵和姜美丽两个,更是哭的差点晕过去。他们哭着喊秦三丫的名字,让她再睁开眼睛看看他们。可秦三丫都死透了, 怎么可能还睁眼呢?
众人哭的不能自已,周白和姜西两个,没忍住也跟着掉眼泪。
最后, 姜西大伯擦干了眼泪, 站起来主持大局说:“好了, 都别哭了, 妈不能就这么放着。小西、小航你们几个小子跟我走, 咱们去抬棺材。又菱你领女眷在这, 给妈重新梳洗打扮, 整理遗容。”
“好。”大家长姜承恩发话了,姜家众人就迅速动了起来。男丁跟着姜承恩去抬棺材、搭灵棚,女眷跟着姜又菱,在屋里给秦三丫梳洗。
周白辈分小,胆也不大,就跟在姜又菱她们身后打下手,帮她们打水,递衣服。同时,周白还得照顾哭的快虚脱的姜美丽。
姜美丽是个性情中人,这些年她把秦三丫当亲妈。现在秦三丫死了,她就格外的难受。周白照顾她,就累的不轻。只是,姜家的人这会都忙了起来。周白累也没好意思说。
秦三丫的棺材和寿衣,在姜爷爷死的时候就准备好了。所以,虽然秦三丫现在是突然离世。姜承恩他们还是有条不紊,一丝不乱。
等姜又菱几个亲闺女,给秦三丫穿完了寿衣,整理好了遗容,姜承恩就领着姜家的小辈,挨个进来给秦三丫磕头。
和别人家挨挨挤挤的坟地相比,姜家的坟地特别的空旷。姜家坟地里只有姜老头那一个坟头。现在姜老太太去了,要和姜老头合葬,姜家的坟地,就依然只有孤零零一个坟包。
姜西看周白不再坚持出去,就摸了摸她的头,说了句:“辛苦了。”就出去找姜星。
喝了一个水饱,众人放下筷子,聚在姜家老宅的客厅,开始开家庭会议。出席姜家会议的主要人物是姜西一家,姜西大伯一家,姜西的姑姑们,还有姜西三叔家的两个闺女。至于姜西他三婶,早在知道姜西三叔赌钱把姜家老宅输了的时候,她就收拾东西回娘家了。
周白一听她一会儿得跟着去坟地,也不敢再废话。周白的身体就是纸糊的,她可不敢马虎。“行,我知道了,你去忙吧。”
姜西他们也饿,只是下葬的事,还有的忙,他们就没空吃饭,只喝了口水,就又接着去干活。
“没事,妈那边有大姑呢,有大姑在,咱妈不会有事的。你就安心的在这待着吧,等一会儿去坟地哭灵,你肯定得跟着。到时候没有一两个小时,根本弄不完,你身体本就不好,千万别逞强了。”周白现在的脸色,看着非常的差,姜西怕她累病了,坚持要她歇一会。
周白有姜星他们帮忙,轻松了很多。听到他们肚子饿得咕咕叫,周白就舀了两碗米,给他们煮了一锅粥。姜星他们吃饱了,周白叫他们去叫姜西他们进来喝粥。
姜家现在忙的很,人多眼杂,姜星等年纪小的孩子,没人顾得上他们,他们就散落在姜家的犄角旮旯,啃手指头饿肚子呢。姜西要他们去厨房找周白,姜星他们就像找到了主心骨一样,超级听话,让干什么干什么。
姜西忙碌的间隙抽空进来看了看周白,见她渴的嘴唇都起皮了,就心疼周白,让她去厨房给大家烧水,顺便喝点水,歇一会。
这伙食不算好,可以说是非常寒酸。但姜家如今在办丧事,吃这个倒也正好。大家忙了一天,肚子都挺饿,稀粥管够,大家就都没客气,捧着碗稀里呼噜的喝了起来。
从此一个坟包两个住,姜爷爷和姜老太太也不会再孤单了。
“你就在厨房吧待着吧,一会儿咱家还得来人,厨房离了人也不行。一会儿我再把姜星他们叫来,让他们给你抱柴火、烧火。给外人沏茶倒水的活,你也让他们干。”
饭是留在姜家的孩子们做的。就是简简单单的咸菜疙瘩配稀粥。稀粥是周白走之前放锅里的,姜星他们烧的火。
天气逐渐炎热,未免尸体停放久了会腐烂,姜家就没有过久的停灵。棺材封好,左右邻居也都来跟秦三丫告别之后,姜西他们就抬着姜老太太的棺木往姜家的坟地走去。
磕完头,众人都拜别过秦三丫。姜西他们就跟姜承恩一起,把秦三丫抬进了棺材,盖盖封棺。
姜西说的都是为周白着想的事情,周白听着心里暖暖的。但她不好意思在这时候偷懒,就喝了口水,对姜西摇摇头说:“妈那边离不开人,我在这歇一会儿就行。”
姜家的坟地,不气派也不荒芜,它就是一片略做打理的荒地。坟地旁边有一片小树林,土质特殊,不能种庄稼。以前这就是一片无主之地。姜家来这边安家落户之后,姜老爷子看这里不错,就跟村里把这块土地买了下来,用来做姜家的坟地。
忙了一个傍晚,终于让秦三丫入土为安,姜西他们才回家去吃饭。
姜西他们抬着棺木走在前边,周白等女眷跟着在后边哭灵。怕坟地吓着孩子,姜家的小孩,只要是没成亲的,不论年纪大小,就全都留在了家里,没有被允许跟着去坟地。
姜三叔家的几个儿子,也跟姜三婶一起回姥姥家住去了。姜家闹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她们也没回来看一眼。
秦三丫要死了的事情,附近村子里的人没有不知道。农村就这么屁大个地方。姜西他三婶,不可能一点儿风声没听到。即然她们什么都知道,她们却没回来看一眼。那以后姜家也不会再认她们三个是姜家的人。
姜西:“大伯,三婶的事,明天我去看三叔的时候,会跟他说,然后我看他怎么处理。如果他觉得三婶没错,姜华他们也没错,那他家的事,以后我就都不管了。这回看在奶奶的面子上,我会找人帮他跟赌场的那些人分开关。至于以后他啥样,我都不管了。”
作为小辈,姜西本来不应该先开口,只是姜三叔的事,得他去办,不想让大家误会他不近人情,不想管事,姜西就在姜大伯他们坐好之后,先开口表态。
“应该的,应该的。”姜承恩很明事理。姜承前害死了秦三丫,他要是再不知悔改,那姜承恩以后也不会再搭理他这个弟弟。
“你三叔要是愿意改,以后他就还是我弟弟,他穷的活不下去的时候,我还愿意帮他。他要是一错再错,不知悔改,那以后他怎么样,我也不管了。小西,这回也是,就算你三叔有悔过之心,你也别替他交罚款。一年的劳改而已,他咬咬牙不是坚持不下来。这么多年,他没有个消停时候,我们帮他收拾了无数次烂摊子,这次他惹出这么大的乱子,正好让他吃点苦头。”
姜西也想让姜承前吃点苦头,只是姜承前坐牢影响的不只是他自己。现在当兵,当官,念大学,都得先过政审。姜承前要是有了犯罪记录,那姜家的小辈,三代之内,都会被他连累。为了不因小失大,姜西等姜承恩说完之后,就劝姜承恩说:“大伯,你别生气。”
“劳改虽然能让三叔吃苦头,但也影响姜星他们。叶瑶的事你听说了吧?她就是被叶斌连累的差的上不了大学。要不是她哥有立功表现,我老丈人力保她,她本人又特别的出色,入了农科院老教授的眼,她根本就念不成这个大学。现在干什么都得政审,为了姜星他们的以后,咱家最好不要有坐过牢的人。”
“□□三叔事小,咱们因为跟三叔置气,影响了姜星他们以后的发展,就得不偿失了。大伯,这个罚款,咱给三叔交。只是,如果三叔不知好歹,我交了罚款,也不领他出来。”
大溪村离清水村这么近,叶瑶的事情,姜承恩他们就都知道。一听姜西说,姜承前坐牢,会影响到他们家的孩子,姜承恩气的狠狠地抽了一口烟袋锅,不再坚持收拾他。
只是这个罚款……
吐了一口烟圈,姜承恩有点艰难的开口对姜西说:“既然你三叔不能坐牢,那这罚款也不能你一个人交。你三叔肯定是没钱,指望他赚钱了还给你也不现实。五百块钱不是小数目,怎么也不该小西你一个人拿。”
姜承恩说到这,姜又菱她们也懂了他的意思,心情跟着姜承恩一起沉重了起来。对上姜承恩望过来的目光,姜又菱作为大姐,率先开口道:“大哥说得对,这钱既是捞老三,也是给咱们的孩子买前程。除非咱想当八辈子的老农民,永远不出人头地过好日子。不然这钱,咱们确实得花。”
“我也知道,咱们几家都不富裕,但凑一凑,也不是拿不出五百块钱。这钱算咱们借老三的,以后老三赚了钱,得还咱们。”
姜又菱说着,扫了一眼姜桃和姜杏,有点想说父债子偿。如果姜承前还不起,这笔钱就姜桃和姜杏还。可是,看着这两个刚十岁的黑瘦丫头,姜又菱这个做大姑的,又说不出这么狠心的话。
姜又菱看了姜桃她们一眼,就沉默了下来。姜桃和姜杏敏锐的察觉到了什么,就不安的去拉周白的手,让周白保护她们。
虽然,周白和她们是第一天认识。但这几天,就周白想着她们饿了,给她们饭吃,还没骂她们。所以,两个丫头遇到了危机,下意识的去找周白,想寻求周白的庇护。
周白心软,见到这样的情况,就有点同情姜桃她们,想替她们出头。只是,这事是姜家的事情,周白作为孙媳妇,不好冒冒然的开口,她就碰了一下姜西,让姜西说话。
姜西先提的赎人,他知道姜又菱和姜承恩他们都没钱,本来就没想要他们出钱。因此,周白着急了之后,姜西就起身给姜承恩他们都续了一杯茶之后,不容拒绝的说:“大伯,大姑,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好,不想我负担重,但既然是我提的交罚款,这钱就我出吧。我家现在五口人赚钱,交了罚款,我们也不至于活不下去。你们都比我难,这钱你们就别出了。”
看姜承恩还要说话,姜西先他一步,拿话堵他道:“大伯,三叔怕我,他从我这借钱,不敢不还。你们是他的哥哥姐姐,他从小习惯了吃你们的,喝你们的。这钱要是你们出,他很可能会赖账。所以,这钱还是我出吧。大伯,这也不是逞强的时候,你们都有一大家子要养,没必要为了三叔连累的姜星他们吃不饱饭。”
姜西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姜承恩家里又确实没钱。最后,他想了想说:“行,这钱大头你出,大伯大钱没有,十块二十的,还是能拿出来的。小西,你别嫌少,也别拒绝。你三叔这事,是咱们整个姜家的事情,不是你自己的事情。不能你一个人抗。”
姜西霸道,姜承恩也倔,爷俩你俩我往的说了半天,谁也不让。最后在姜家其他的劝说下,终于勉强达成了一致。那就是,五百块钱的罚款,姜西家出四百,姜承恩等其他姜家人合伙凑一百。
一百块钱听着不少,却也不至于让姜承恩他们伤筋动骨,更能让他们记住今天这个教训,以后好好的看住姜承前,不让他再出去惹祸。同时这事也给姜家的人提了一个醒,那就是赌不能沾,孩子也得好好教。不然,小一辈的孩子里再出一个姜承前这样的,姜家的日子还过不过了?
罚款的事情掰扯清楚了,姜承恩又担忧对姜西说:“小西,你三叔这次得罪的人挺多。那样参赌的人家好说,他们都是附近的农户,我们姜家不怕。来咱家收钱的打手,因为打死了你奶,他们肯定也得偿命,我也不担心。但这赌局背后的人……我心里有点不踏实。”
这年月抓赌抓得特别狠。抓到参赌的,罚款拘留是轻的,涉案金额大的,还会被判刑。所以,没点胆子和人脉的人,真不敢轻易干这个。姜承前举报赌博虽然有功,但他这么做,也是断了某些人的财路。敢在这么严打的情况下沾赌,这赌局背后的人,肯定不是好相与的。
现在这事风头正盛,对方为了避风头,不敢对姜家人出手。但等这事平息下来,姜承恩就担心他会报复。
“在外人眼里,我们和你三叔就是一家人,他惹得祸,对方讲理还好,只会找他一个出气。对方要是个霸道的,我们就都得遭殃。小西,你门路广,这事还得拜托你去查。”
至于姜西查到之后,是个对方化干戈为玉帛,还是把对方送进去。那就看姜西和对方谁厉害了。姜西厉害,姜家自然不用愁,直接把他举报,让警察抓他就行。要是对方厉害,那姜家只能想办法赔礼道歉,不让对方有赶尽杀绝的念头。
这一点,姜承恩没细说。但姜西是个通透的人。姜承恩提了一个头,他就明白的差不多了。
姜西点点头,说:“好,大伯你放心,我会处理好这件事的后续,不让别人打扰到我们的正常生活的。”
有了姜西这话,姜家人都露出了安心的笑容。在姜家人看来,姜西无所不能,有他出马,这事就稳了。
姜三叔的事情商量完,众人心里松了一口气,开始说起轻松的话题,拉家常。
别看姜承恩和姜又菱她们都住农村,但平时大家都忙,一年到头几乎也见不了几面。现在借着秦三丫的丧事,大家好不容易聚在一起,自然要好好的说说话。
大姑问:“大哥,你家姜毅到年龄,你怎么还没给他找媳妇?”
大伯答:“他自己不乐意啊,你当我不着急呀。小兔崽子一天天不知道想啥,不好好干活,也不愿意找对象。哎……”
老姑问:“二姐,你家宋紫怎么样了?她当老师这事成没成?”
二姑答:“成了,现在实习期都过了,已经转正了。”
二姑问:“小妹,妹夫的腰还疼吗?我前几天得了一个偏方,要不你试试?”
老姑答:“真的,你给我拿来吧,他那个腰疼的,都半年多了,一直不好,我都要愁死了。”
血脉相连的亲兄弟姐妹,虽然久未见面。但一开口,众人立刻就熟稔的热聊了起来。儿女嫁娶,孩子的前程,还有本人的健康等问题,大家聊的热火朝天。
众人聊的起劲儿的同时,还不忘恭喜姜西,恭喜姜美丽和姜富贵。
“二哥,你们这回算是熬出头了,以后等甜甜说了人家,周白再生个孩子,你们就圆满了。到时候含孙弄怡,你们就等着享福吧。”
“是啊,你们家这日子,真是蒸蒸日上。周白真是个有福之人,姜西娶了她,真是娶对了。自从她进了你们家,你们家发生的就都是好事。她俩真是天作之合,天生一对。”
说着,众人羡慕又眼馋的看着周白。羡慕周白的好命和她过的好日子。眼馋周白的好运气,希望他们也能得一个,像周白这样旺夫的好儿媳妇。
周白被他们看的不好意思,赶紧红着脸谦虚的说:“老姑,你过奖了,我没你说的那么好。我家是姜西能干,日子才越来越好。”
周白夸姜西,众人就顺着周白说的,跟她一起夸姜西。
“小西确实能干,咱们家,就他最像你爷,你爷是个能干的,我们就都差点。”
“确实,部队那么苦,就小西坚持住了。咱们村那几个当初跟小西去参军的,就他出息了。”
姜大伯提起这事,那是非常唏嘘。当初姜西靠着姜爷爷的关系参了军,他们不是不眼馋。只是秦三丫不愿意,姜家的孩子,除了姜富贵这一脉的,秦三丫都疼,都宠,都不愿意他们去吃苦。只是,她宠姜三叔最厉害。别人也不像姜三叔那么离谱,姜家就只有姜三叔一个混不吝。
姜家人当不成兵,姜西在部队起来之后,清水村倒是有不少人借姜西的光,有了参军的机会。只是,那些人都不是姜西。要么是不符合要求,根本去不了部队。要么就是碌碌无为,在部队多年,还只是一个大头兵。
那么多当兵的,除了姜西,没人出头。就是因为见过别人的失败,姜西的成功,才显得更加的难能可贵。
姜西看姜大伯说话的时候,眼神里都是羡慕,没有嫉妒,想到姜爷爷,姜西就开口问大家:“大伯,大姑,你们要送家里的孩子去当兵吗?”
(本章完)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