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之间勾肩搭背的很正常,郑宫、胡聪没觉得有什么,四人汇合后随便聊着吃什么,不一会儿便到了胡聪家的店,也是胡聪的家——两层的老式自建房,一楼做了店面,门前搭了棚,二楼自已住,楼顶还能晾晒衣物,黎青和郑宫常来玩,很熟悉。
“秋老虎”基本要结束了,虽然中午很热,可早晚却有些凉意。
这个时节的傍晚,正是烧烤店忙碌的好时候,胡聪把他们领到留的位子边,放下书包就去给爸妈帮忙了。
黎青三人看了看,有一拨正在等位子的人,这边他们得等胡聪呢,便主动给人让了座。胡聪看到,远远的给他们比了个大拇指,紧接着变成食指,指了指楼上。
黎青摆摆手,让他忙自已的,跟胡聪爸妈打了招呼,便熟门熟路的领着杨汶上楼。至于郑宫,帮着胡聪送了几盘烤串,然后被胡聪催着,给黎青买排骨粥去了。
黎青和杨汶来到了二楼阳台上,因为楼下搭了棚的缘故,让他们得以远离了一些喧嚣。
偶尔有微风吹过,抚动他们的刘海,他们趴在栏杆上看路口来来往往的行人,以及慢慢点亮的各家灯火。
一时间谁都没有开口,平凡的温暖,勾起了他们各自关于家的回忆。
远处突然炸开了一抹烟花。
“噼里啪啦”的声响将黎青拉回了现实,他转头看了看身边的杨汶,杨汶却并没有发现。他感觉,杨汶似乎比白天多了几分心事重重。
不知道为什么,他不希望看到他的这个样子。
于是,黎青转回头去,缓缓开了口,“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不等杨汶应声,他便继续说,“十多年前,有一个男孩儿,他有一对很爱他的父母,本应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可是他妈妈又有了一个小宝宝……那个时代,不太欢迎这个小宝宝,可爸爸妈妈想留下这个小生命,于是他们听从了男孩儿大伯的建议,躲去了大伯介绍的外地。可这一走,男孩儿便再也没有他们的消息。”
杨汶看了黎青一眼,但并没有打断他。
黎青看着不远处一盏忽明忽暗的路灯,牵了一下嘴角,接着说,“父母将男孩留在了大伯家。不过男孩儿还小,可能还有点傻,”黎青又牵了一下嘴角,“他从来都没想过,为什么大伯家明明没有人外出工作,却隔段时间会收到装钱的信封,渐渐的,他们家能够买得起不少好东西了,而又为什么他每次问大伯‘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大伯都一脸的不耐烦。”
杨汶静静的听着。
黎青垂下头,接着说,“不过,就算那时的男孩儿明白,他又能怎么样呢。不管那些钱是哪里来的,可男孩儿还是只能穿着堂姐的旧衣服,吃着大伯家不吃的剩饭,偶尔还会被他们打骂……能活着等爸妈,已经很不错了。”
杨汶转过头来看着黎青,把手轻轻的放在了黎青的肩膀上,黎青没有看他,依旧继续说着那个故事。
“一年一年过去了,到了男孩儿上学的年纪,因为衣服的原因,男孩儿甚至不敢在学校光明正大的上厕所。同学们笑他是‘没人要的孩子’,老师总是用同情而又无奈的眼神看着他,却没有更多的言语……就这样过了一年多。”
黎青突然停了下来,转过头来看着杨汶。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