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到了秋季丰收的时候,果然那块地的粮食产出比另一片地的产出要更多些。
皇帝见有效,龙颜大悦,当即要将此事推广下去。
看义顺这般出风头,忠义、忠平、和顺默契了一把,当即有大臣进言:此举甚妙,且又耕种书册出自林逸之手,何不等他出了孝将他下派,监督周边郡县的进展?
皇帝也看出他们的意图,只不过这些年义顺确实做了不少事,权势口碑也逐渐膨胀起来,将他的人手调派出去,也能稳定朝堂局势,此事便定了下来,又有户部尚书致仕,提了林海为尚书。
也让其他几个皇子知道,虽下放了义顺的人,到底义顺也有大功劳,若是没有与其相提并论的功绩,也别想让他动摇义顺根基。
忠义没能达到目的,心下不快,但府内门客却查出了义顺手下人卖官鬻爵的罪证,这才转怒为喜。
门客赶紧进言:“只是现在义顺亲王已得圣心,王爷若是现在将此证物上交,怕是圣人不会相信,不如等这阵子过去,再呈上证人证物,让义顺亲王再无辩驳余地。”
见忠义听进了进言,门客趁热打铁:“忠平郡王没有兵权,朝堂上表现也是平平,不需过多关注。
“但和顺郡王不同,他背靠付氏,一向野心勃勃,不如先下手为强?”
忠义皱眉,他先前被和顺咬着查,实在是头疼这个弟弟,不是太想招惹他。
门客上前低声道:“和顺郡王最是看重王妃和那对嫡子,王爷不是在他府中有钉子?若是能伤其一,和顺郡王定没有争储的心力。”
忠义一想,也是这个道理,便把消息递进了和顺郡王府。
正巧和顺郡王打算给王妃作生日,当天,府内下人来来回回自顾自忙活,自然没注意混进来的小丫头。
林禧玉也带着孩子过来,平安只比那对双胞胎小一岁,三个人玩得很好,世子已长大,在外院与义顺坐在一处。
和顺王妃与林禧玉都是灵儿,两个人的感情更好些,特意让林禧玉坐在他身边。
只是林禧玉看他面儿上有些轻愁,用扇子遮了嘴,小声问道:“多好的日子,怎么愁眉苦脸的?”
和顺王妃闻言,摸了摸脸:“这么明显?”
林禧玉摇头:“只是我见你见得多些,能看出来罢了。”
和顺王妃轻叹一声,也用扇子遮了下半张脸,叹息道:“不过是后院不安分,也是被王爷养大了胃口,徒然不适应罢了。”
林禧玉也有耳闻,和顺郡王后院出了位宠妾,仗着王爷宠爱,竟无法无天起来,传言还险些伤了世子。
和顺郡王虽发了一次脾气,到底也只是把人关了三个月,又放了出来。
两人正说着话,厅里便进来一人,穿金带银,却又不掩风华,难怪将和顺郡王迷得昏头转向。
当着众人的面,给王妃行礼也极其敷衍,可见平日的嚣张跋扈。
她不像话,郡王妃却要脸面,不好当众与她争持。
林禧玉拍了拍他的手,低声劝道:“说句不好听的,男人指望不上,就好好教养孩子,她不犯大错,不理她便是了。只不过,你与和顺是青梅竹马的情分,舍不得,也是人之常情。”
和顺王妃叹了口气:“这满京城的内眷都羡慕我,也就你知我心中的苦。”
林禧玉微笑:“各有各的苦罢了。”
和顺王妃也想到了林禧玉的经历,自己与和顺有情份,林禧玉却是被迫的,与他心中的苦比起来,自己倒显得有些矫情了,随即也不好意思起来。
宴席吃了一半,厨房上了汤品。
林禧玉看着端给和顺王妃那汤闪着红色提示,上面写着:【内含砒霜,不可入口——来自宠妾的关怀】
他心里冷笑,借着桌子的掩饰,拉住和顺王妃的袖子:“外头都传和顺后院不睦,你何不把这汤赐给她,以显示你大方能容人。”
和顺王妃虽不解其意,但也点头应允,让丫头把汤给那妾室端去。
显然,她是知道内情的,见那碗要命的汤羹被端过来,脸上的笑意僵硬了,但她还记得这是在宴席上,众目睽睽之下,不敢直言拒绝和顺王妃的赏赐。
林禧玉看出她的打算,略抬高声音:“闫氏可得端好了,莫要辜负了郡王妃的一片好意。”
闫氏听了,本来想摔掉汤羹的手也不敢再倾斜了。
只是那汤匙中的羹汤,她是如何也放不到嘴里。
这下,和顺王妃也知道这汤羹不对了。
她身后的大丫头们上前,两个将闫庶妃捂嘴拉了下去,一个将那汤羹端得稳稳当当,一行人出了门。
在座的夫人们都是人精,强坐着用了最后的菜,便纷纷找借口离开。
林禧玉稳稳当当坐着,安抚面色灰败的和顺王妃:“你也别害怕,想来和顺郡王也不知她的做派。和顺对你用情至深,不会偏听偏信的。”
果然,听到消息的和顺黑着脸来了,看见林禧玉还在,愣了一下,还是拱了拱手,又问和顺郡王妃发生了什么事。
林禧玉偏身受了半礼,和顺郡王妃把事情说了。
和顺郡王皱眉:“你怎么想着把那汤赐给闫氏?”
话说出口,和顺郡王便意识到自己词不达意了,郡王妃不说话了,怔怔流下泪来,半晌才轻声道:“难道,这汤我就该喝下去?”
林禧玉从袖中掏出帕子给他擦眼泪,笑着劝和:“快别哭了,想来是郡王说错了话,你也别急,也让郡王把话说完。”
说着给和顺郡王递了个眼色。
和顺郡王心里正后悔呢,见林禧玉帮他说话,心下感激,紧走两步拉起王妃的手:“方才我的话说得急了,你别往心里去。
“我的意思是,幸好你发现了不对,闫氏也该死。
“你是怎么发现的,趁此机会,也把府里的钉子拔一拔。”
说到最后,他语气更温柔了些。
和顺郡王妃这才消了消气:“不过也是碰巧。”
林禧玉却插言道:“这可不是碰巧。”
他根据提示看到那汤羹有问题时,就发现负责上膳的丫头的手微微颤抖,表情也很紧张,再看闫氏的表情,也是一副紧张又期待的神色。
林禧玉隐去提示的部分,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了和顺郡王夫妻两个。
郡王妃听了后怕不已:“幸好你发现了,她们也忒大胆了些。”
和顺郡王顾不上别的,忙问道:“嫂子可能认出那个有问题的丫头?”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