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知道,当他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很多外省的军人,都没能听懂。
只有看得懂的人,才会大声的呐喊,而不看得懂的人,才会大声的呐喊。
另外,在以往的很多次战斗中,他都有由于语言问题导致指挥不够迅速,最后虽然取得了胜利,却也造成了大量的死伤。
而在此以前,朱元璋也没有想到用一种文字,一种普通话,一种文字。
在他看来,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此时,大乾水师轻描淡写地说出这番话语,却是令朱元璋大吃一惊!
这就是先知先觉,让朱元璋大吃一惊!
这是朱元璋被历史的潮流吓到了!
而周围的文武百官,则是一脸懵逼,甚至比朱元璋还要懵逼!
宋濂是一位六十多岁的大学者,与姚广孝是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
他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对着云奇公公问道:
“大人,范大人的信上说的是真的?”
“一模一样的话语.....这是如何做到的?”
“高丽只是一个小国家,人数比大明少得多,也比大乾弱得多,根本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文字体系!”
“大乾帝国,一州之地,何等之多,竟然有如此多的文字?”
“此乃大圣也无法为之事!”
朱乾统一种语文,强迫所有人都使用华文,这是所有大明大臣,包括朱元璋在内,都无法想象的事情。
云奇公公向朱元璋使了个眼色,然后将范德升写来的书信交给了宋濂。
“宋大才子,我都是按照书上所说,一个字都没有错。”
朱元璋用的是‘小’字,而在古代,宦官都是用‘小’字,也就是‘小’字,而不是‘小’字。
宋濂一把将书信抓到手中,急不可耐的翻阅着,其他文武百官也都凑了过来,跟着翻阅着。
“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这位大乾天子,当真是英明神武!”
“这一次的统一,不亚于大秦祖龙的一次伟大成就!”
“这是一个时代的进步,也是一个时代的进步!”
“大乾之人,皆以一门文字为母语,再过数百年,纵然诸国纷争不断,但终究还是要与华夏一样,一统而为!”
“这一代的大乾天子,对大乾的贡献,丝毫不逊色于秦始皇!”
“就像我们的先祖,我们要将团结的理念,铭记在心!”
“大秦祖龙,以字为尊,以字为尊,这位大乾帝国的第一代君王,竟然将所有的字,都写在了一起!”
所有人都被朱乾这先见之明的举动给震撼到了!
在这样一个年代,他们根本无法明白朱乾究竟是如何将所有人的文字都用上的!
他们根本听不懂华语是什么!
“这是先贤的手笔!这才是真正的圣洁!”
“我很想看看,这大乾朝,到底是以一种怎样的理念来治理这个世界!”
“并且,我大乾国本无儒门,更无孔子!”
“他们的学生都学了些什么?”
“怎么选的?”
“可有与我们大明一样的选拔方式?”
“他们的臣子,如何辅佐大乾君王,统治这个世界?”
“这是一个全新的国度和制度,与大明截然不同,如果大明能够吸收其中的优点,无论是对皇帝,还是对百姓,都是一件好事!”
说到此处,宋濂猛然想起,一月之前,范德升曾经在一份紧急的军事情报中提到。
大乾王朝的军事体系,与大明王朝的军事体系,有着天壤之别!
“大明在大乾的军事体系上,有没有什么值得借鉴之处?”
“这……都是最重要的问题,必须要得到证实!”
宋濂身为国师,又是太子的老师,思来想去,他抬起头来,看到了朱标也是一脸呆滞,心中有些不服气。
“要不是大明与大乾相隔遥远,要不是海上危险,恐怕早就被灭门了。”
“我觉得,的确有必要将你送到大乾去,好好研究一下我的这个问题!”
“这是大明国泰民安的大事!”
“好遗憾啊!唉……”
朱元璋望着一副惋惜之色的宋濂,陷入了沉吟。
一旁的朱棣见状,连忙说道:
“爹,兄弟,还有宋公子!”
“我朱棣此次来大乾,就是要看看,大乾的政体,到底如何才能与大明相比!”
“纵然老大自己不能去,四哥这个做哥哥的,也要替他解决一下!”
“父王,这个疑问,待我归来,自有我的解答!”
朱元璋对朱棣的印象越来越好,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黛儿,你还只是个十九岁的孩子,我们不希望你背负太多责任!”
“更何况,你这次前往大乾万里迢迢,凶险万分。”
“老实说,我就是不放心你。”
朱棣叹了一声,语重心长地说道:
“多谢父皇关心。”
“但是,我的命是小事,却是大事!”
“我们大明,气势如虹,年轻气盛,展翅高飞!”
“我一个十九岁的小子,怎么可能会影响到大明的兴衰?”
“父亲,孩儿愿意为大明分担一些压力!”
“古代玄奘千里迢迢,就是为了得到这本《大自在天书》!”
“今日,我朱棣远航,寻找二伯,夺回救世主的宝藏,学习大乾治理天下的经验,为大明分担一些压力!”
听到朱棣的这句话,朱元璋哈哈大笑,心情很好。
“老四,你真是个好孩子!”
“你的野心很大!”
“你走的时候,我会让你哥哥和文武百官给你祈祷的!”
“不管是去还是不去,你都要平安归来!”
“我们在大明恭候您的光临!”
“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朱标看着四哥,一脸的崇拜,他是真的很想跟四哥一起,到大乾帝国,见见世面。
但他知道自己的地位,知道自己才是国家的根基。
就算出了什么大事,父亲也不会让自己陷入危险之中。
“老四,三天后,我会给你送你的!”
“我们必须安全返回大明!”
“我等着你回来!”
朱棣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兄弟,你就安心吧,我是朱棣,大明的燕王,一定会安然无恙地回来!”
........
沈溍的声音响起。
“皇上,这事范大人也说了。”
“事实上,很多镇海卫派出的探子,都已经被大乾帝国的水手,察觉到了吕宋岛上的动静。”
“只是,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大乾水军竟然没有找这些探子的麻烦,而是任由他们离开!”
“另外,从大明那边的探子与行商传来的情报来看,这次吕宋岛之行,可不仅仅是杀人那么简单。”
“根据探子和商队的推测,这次屠杀,应该是有什么原因。”
“只是,我们的探子,却无法打探到这种机密信息。”
“不过大乾对待我大明,倒是有些意思了。”
“按理说,两个国家马上就要打仗了,探子要是被抓住了,那还怎么活?”
“可是,大乾大军并没有对这些商队造成任何伤害。”
朱元璋眉头一皱,“真的假的?”
“依我看,他们这么做,无非就是两个原因。”
“首先,老二的确是大明之主,大乾之主不会对大明之人不利。”
“第二个可能性,便是大乾此举,只是想要误导我等而已。”
“就是要让大明误会,认为他们并无敌意,这样才能麻痹我们的戒心。”
“无论如何,都不能放松警惕!”
“徐达等人,正赶往镇海城,准备应付这一幕。”
沈溍点了点头,和他的猜测不谋而合。
“只剩下一件事了。”
“在范大人的书信中,曾提及过大乾帝国水师所用的船只。”
“我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到底是怎么回事,让你沈溍毛都立起来了?”
朱元璋脸上带着一丝疑惑。
他知道沈溍是一个很聪明,很机警,很冷静,也很有头脑。
这个人就是朱元璋派来的军师。
许多方案都是沈溍提出来的,比如府衙的设置,比如征召新兵的条例。
卫所的规矩很多,也很复杂,很容易被官员利用。
而这也给普通百姓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也因此,到了明代的中后期,“衙役”更是让整个王朝都陷入了深恶痛绝之中。
但是,从明初到明初,这一系统的积极功能远远超过了消极功能。
如此有才华之人,竟在范德升的书信中,感受到了一种令人心惊肉跳的恐惧。
这一点,让朱元璋很是诧异。
沈溍做了个深呼吸,说道:
“根据范大人的情报,大乾水师所用的船只,都是精钢所铸!”
“全身漆黑,宛若一头庞然大物!”
“所有的飞船,都是这样!”
“漂浮在海面上,就像一座移动的金属堡垒!”
“在那些金属战舰的甲板上,有一根奇怪的金属管子,正在往外喷吐着黑色烟雾!”
“甚至,从远处望过去,这些金属战舰的体积,也是十分庞大,起码比起陈友谅当初驾驭的那一批要庞大得多!”
“由于那些船只之上,有着大乾水师把守,又是飘荡在大海之上,那些探子可不敢驾着小型船只接近,只是在岸边遥遥观望。”
“可就算是如此,探子带回来的情报,也足以让我心惊肉跳!”
沈溍此言一出,整个朝堂都炸开了锅。
朱元璋吓得从宝座上站了起来。
朱标朱棣两人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啥意思?”
“铁甲舰?”
“不会吧?”
“难道是他们眼花了?”
“正如你所说,我们的探子连一艘小型船只都不敢接近,他们又是如何判断出这些船只都是精钢打造?”
朱元璋简直不能置信,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一定是这些探子的眼睛出了问题。
“你在逗我吗?
“你以为我们好骗?”
“你以为我们连金属的重量都不知道吗?”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