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路上,我迫不及待打开手机上“大家点评网”app,输入关键词“疗愈”,蹦出了好多疗愈相关的店和工作室,好几屏都翻不完,原来有这么多人都在做“疗愈”啊,那他们自身一定很健康喽。
“自己缺什么,就能看到什么”,空空说风凉话的语气,简直就是我本人。
确实啊,在我们专业里流传着一句玩笑话,“没点心理问题,谁学心理学”,虽然有点夸张,但确实说明了一些问题:人是很主观的生物,只能看得到自己愿意看的东西。
“乌鸦效应”,空空祭出一个心理学名词。
乌鸦定律是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和他的同事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大意就是说,人往往只会关注与自己相关的事情,对其他的事实总是会忽略。所以关注自身心理和精神状况的人,就很可能投身于心理行业。从这个角度来看,那句玩笑话确实也有一定道理。
“那这些开疗愈的老板都是需要疗愈的潜在客户吗?那他们互相关照对方生意,是不是就能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我脑海中仿佛出现了几家老板频繁出入别家店铺的场景,不觉笑出声来。
找小冉要紧,我收回了思绪,开始浏览网页,挨个点进去看哪家有音乐疗愈有关的项目,也许和尤克里里有关。
疗愈店五花八门,大部分是SPA,也有一些冥想空间,艺术绘画机构和瑜伽正念工作室,最夸张的竟然有一家棋牌室也挂了身心疗愈的名头。
翻了好几屏都没找到和音乐相关的疗愈坊,我有点着急,如果在这里找不到,我总不能到大街上乱逛大海捞针吧。
我又换了关键词“音乐疗愈”,搜索结果只有两三家SPA中心,我失望的放下了手机,把头靠在车窗上发呆。
脑海中忽然涌进了无数纷乱的思绪,这些天奇妙的遭遇让我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关于明天的面包,我也没什么想法,我不像小冉一样在专业之外还有一技之长,不然即使去搞培训,也能挣一口饭吃。
“培训!”我忽然意识到什么,一个行业如果没有客户市场,那就去搞培训,这不是我和大锤经常开的玩笑吗?
我又打开“大家点评网”,输入音乐培训,获得了更多的搜索结果,我又删掉关键词,限制为“尤克里里、培训”,果然范围小了很多。
我屏住呼吸一条条点开浏览,终于被我发现一条可疑的信息:
“尤扬,用演奏抚慰心灵,尤克里里演奏速成班”。
伴随着砰砰的心跳声,我把这个机构加入了收藏夹,然后在最近的一站下了车,拦了一辆出租车,直奔“尤扬”。
出租车停在了城北的一个居民区,我下车后按着导航七拐八绕来到了小区后街的一排店铺前。这附近曾经是一个国有企业的宿舍区,这条街本都是一些经营日常衣食住行的小店,但随着厂房改组搬迁,废弃的原厂区由于破败的战损风竟然成了这个小城一个网红打卡圣地,于是周边的小店也跟着这股风潮整改升级,纷纷摇身一变成为了网红店。
尤扬,就坐落在这条小街一角,沿街的一排柳树背后,是这栋二层的小楼,原木色的店面和门头,深棕色的大门,配上圆形的窗孔,仿佛是一把矗立在柳林间的巨大尤克里里。
我深吸一口气,推门而入。迎面的墙上挂着几把大小、颜色不一的尤克里里。
“您好”,前台的女生微笑着从柜台后起身迎向我,漂亮的脸带着商务的笑容。
“你好”,我抓紧了背包带,尽量让自己镇定下来。
“你紧张个什么劲儿?你是客户,来咨询课程的,拿出甲方的派头来啊。”空空应该很难理解我这种“做亏心事”的紧张感。
我假装浏览墙上的尤克里里,不敢正视前台女生的眼睛,开口问道:“你们这里是做尤克里里培训的吗?”
“是的,女士,您需要了解一下课程吗?”前台小姐姐笑靥如花。
“啊,对。是的,我需要了解一下。”
“您之前有音乐演奏方面的基础吗?女士。”
“啊...没...没有。”我自己也不理解我紧张什么。
小姐姐嫣然一笑,“没关系的,尤克里里是一种很好入门的乐器,零基础也很容易上手。”
“是‘很容易忽悠’吧,救命啊。”我在心底呐喊。
“您先看一下我们这里的课程介绍。”小姐姐双手递上一本宣传画册。我接过来心不在焉地浏览着,假装翻得慢一点,避免她发现其实我根本没在看内容,而是在寻找跟小冉有关的线索。
“你们这边的老师都是什么资质啊?”我边翻宣传册边问道。
“我们这边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师,从事音乐教育行业很多年了,不仅演奏水平高,关键是能根据学院自身的情况进行教学。”
我听到“从事行业很多年”心就凉了半截,小冉跟我一样,离职不到半个月。
“而且我们的课程编排很特别哦,从演奏曲子入门,先能弹曲子,再慢慢练习基本功,这样您能体会到更多乐趣,不会被基本功劝退... ...”
她说得每个字我都听得懂,但一句都没有听到心里,我真想直接问“有没有一位小冉老师”,我对这种推销式的讲解很惧怕,对方讲得越久,我越不知道如何拒绝。再听她说下去的话,我仿佛看到我扫码付款的画面。
“嗯嗯,我了解了,我想问一下... ...”我终于鼓起勇气打断。
“您说。”
“我看网上的介绍,说‘用演奏抚慰心灵’,这是一种比喻吗,还是说真的有相关的课程?”
“有的,女士,您真有眼光”前台女生边说边把宣传册翻到了最后几页,指着页面上充满禅意的配图,向我介绍。
“这是我们新推出的课,演奏心疗。”
心疗?这都是什么名词?网红时代,辨识度才是王道,怪不得我搜不到。我像被点燃了一丝希望,强忍着激动。
“这个课程是跟疗愈有关吗?”
“您懂得真多,就是音乐疗愈,我们选择了一些具有疗愈作用的曲子,然后编排成... ...”
“那老师是专门做疗愈的吗?”我不能再由她继续讲了,必须问关键信息了。
“是的,导师是我们刚从国外请回来的,专修心理学。现在新课享受优惠价。”她指了指宣传册上的价格,是一个会显著拉低我生活水准的数字。
“有试听课吗?”,我现在就想亲眼验证一下是不是小冉。
“抱歉,女士,这种课程是不能试听的。”又是一个商务的微笑。
“那我需要考虑一下了”,我握紧包带佯装要走。
“女士,您等一下,虽然不能试听,但是您可以跟导师面谈一下。您觉得如何?”
正合我意!我表现出勉强同意的样子,点了点头。
“那您跟我到教室参观一下,现在没课,我去叫导师来”。
我随她进入教室,这里不大,装饰也很简单,但透着一股文艺的气息,棉质窗帘,原木色的座椅,旁边设置了简单的书架和小水吧。我找了一张靠墙的米黄色沙发坐下,调整呼吸等着这位传说中的导师。顺便考虑一下如果不是小冉,该如何推辞。
很快,前台小姐姐推门而入,她稍微转向后方欠了欠身子,作出“请”的手势。一个身影随着她的指引翩然而至,来人穿着浅灰色的棉麻连衣裙,长至脚踝,长发垂在背后,松松地扎起来,一这副岁月静好的打扮,让我一下子没认出来——果然是小冉。我起身向她点头致意。
我觉察到惊讶的神色在小冉脸上停留了一秒,马上被一个温暖知性的微笑取代。“你好”,小冉朝我伸出右手,手腕上细细的银镯滑出袖口。
我来不及评估表现出多大程度的惊讶比较合理和自然,只好硬着头皮握了握小冉的手。
“你是... ...”,我假装语塞,但我相信一定有些浮夸,在“假装”这件事上,我演技为负数。
“是你啊,好巧”,小冉倒是比我自然多了。
“是啊,好巧,小冉老师。你现在在这里做导师吗?”
“你这话真是太不自然了,正常点!”空空可能要急得跳脚了。
拯救社交尴尬瞬间的法宝是微笑,我露出了一个有点蠢的微笑,等待小冉的回应。
“对,之前有过兼职,离职之后我就全职在这里了,就是最近的事儿。”小冉毫不避讳。
听小冉这么说,前台小姐姐脸上一红,她没想到我竟然早就认识这位所谓的“刚从国外邀请回来的导师”,借口自己还要回前台接待客人,就退出了房间。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