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认可每一位读到这里的读者,你们是真正的强者,是真能沉下心的神。小说的质量如何,我比任何人都清楚,没错,整本小说很难带入,剧情混乱,人物塑造几乎没有,可读性极差,而且几乎没什么逻辑。
我曾在选择发布平台上纠结了很久,思来想去还是这里合适,毕竟番茄的大部分书脑洞比较新奇。文笔差一点也还算说的过去。6年前的我刚从高中毕业没多久,人很浮躁,并没有认真磨砺自已的写作,对很多问题的看法也过于浅薄,我身上的种种不足,在写作的过程中统统暴露了。首先,我并没有一个清晰长远的写作大纲,导致写作的过程中剧情杂乱,过于随意了。其次,我不重视人物,你就算把某个角色(包括主角)立刻写死,再回望前面的剧情,该发生的事情也会照常发生,有没有这个人对剧情没有丝毫决定性的影响。人物为出场而出场,沦为一个可悲的注脚。最后是我自已的问题,我傲慢而盲目,给小说增添了太多不必要的内容,让科幻设定的占据了太多的篇幅。
后来的我发现,新版本小说在六年的改动中已经和旧版本没什么关联了,甚至找不到哪句话是相同的。打个比方,查重的话,两篇小说甚至都不会检测出来抄袭,我亲自试过,相似度只有3%。正因如此,我才决定发出来这本旧版本小说,一字不改,我要看看当年要是发网上,小说究竟能有几个人愿意读。
这一章节,我决定分两个部分阐述我对科幻小说的看法,首先我会说说我对科幻创作的认知和目标,第二部分我将讲述新旧小说的区别,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分享我对科幻道路探索时的一些感悟。
科幻小说不好写,长篇科幻更难写。我有幸写过一部分博士毕业论文,我感觉长篇科幻的难度和博士论文不相上下,甚至更难写一些。每个做研究的人都知道,论文实验量、理论、数据到位了,绝对是一篇优秀论文,博士们不会描述真的不要紧,实验数据和示意图会出手说明一切的。科幻小说就做不到这一点,没有图,没有数据,却要把抽象的画面准确的描述到读者的头里,文笔不好是真的不行,刘慈欣等作家能成功,和他们过硬的实力是分不开的,无论何时,我都应该时刻提升自已的写作水平。
时代变化,人们对科幻的需求也在变化。我个人认为,从改革开放初见成效到网络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也就是2000年到2016年这段时间里,是科幻最兴盛的年代。这段时间里,人们思想普遍开放,加上新科技新技术的大量涌入,时代变化,生活大步向前的那些岁月里,人们像崇拜神那样拥抱着科学,在幻想中憧憬科学塑造下的未来。然而,随着网络和智能手机在2016年那阵子迅速兴起,网络发展与信息的高速流动让新鲜事物不再新奇。人们知道的太多,见到的太多,就不想思考了,未来虽然在加速到来,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快速,但人们却感到疲惫,在过量的数据接收中麻木,简单来说,就是耳朵起茧了。打个比方,这种现象就像现在的登月,哪怕明天我们呼啦一下登上了冥王星,热度都不会在头条上撑半天,当天就能跌下去。客观上讲,时代的这种变化对于科幻文学来说,简直是春去冬来。
时代在变,所以我也要变。过去的小说,包括我在内的很多科幻创作者其实有个不好的习惯,过于重视科幻,把科幻放在了创作的首位。概念和科幻设定的塑造压倒了一切,哪怕是人物也围绕着各种设定转圈,而我更进一步,把设定当成了推动剧情的主要动力,最终导致代入感糟糕透顶。(这个情况在后面尤其严重,旧版本小说更接近玄幻,情况还好。)这么多年,我算是最终扭转了概念,科幻创作不应该卖弄自已的学识,越是复杂的东西,越应该用通俗朴素的语言讲述清楚。
把故事讲好,把人写活,把文章的核心还给人,还给主角和他们的抉择。而不是让设定贯穿全文始终。科幻首先是小说,其次才能是科幻。是的,小说最终表达的主题很重要,但这种表达不应该是我这样的作者傲慢地将自已的理解强加在读者头上。而是通过故事,去揭露主题,展现他,让读者看到主角改变生活,扭转命运的决心,让读者明白精神有足够的力量重塑自我,让读者见识一下被那些不屈意志撑起来的人能变得多强。
我绝不是只说不做的懒人。我的每一句话背后都会有真实的行动在推动最终目标的实习。正因如此,小说才会有新旧的区别。
首先,是旧版本的剧情梳理。
欧文线:这位半机器人稀里糊涂的捡了一块水晶,稀里糊涂的闯了祸,被丢出来,最后稀里糊涂的上了贼船(詹姆斯等人)。
他的存在感很低 ,欧文线最大的问题在于主角不知道自已在干什么,没人能轻易代入主角,他就像某个游戏中的黄毛一样,始终是个沉默寡言的见证者,世间的纷争与他无关,命运来了就接受,没人能感受到他的特别之处,他的存在不会对故事有深刻的影响,我悲伤的发现如果删掉他,那他经历的故事的内容不会有任何本质上的变化。米歇尔的工厂照常运转,每天继续害死数不清的同类。机械战警继续游荡,荒漠始终是无法逃脱的地方。就算没有他,小队也会完成任务,参与到后面的重要故事中。欧文并不是不可或缺的那一员,而是一个随时可以踢出去的临时工,要命的是,他是主角啊!
德雷克(我习惯叫他瑞德)线:瑞德的债毫无厘头,似乎是花钱太多导致的。我个人认为,如果说小说人物是作者分身的话,那这一位,应该就是我当年的真实写照了。浮躁,虚伪,高傲,把自已打扮的高大上。装作人上人,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内心却自卑,生活也不尽人意,看不到一丝希望。扒开一看简直是互联网喷子那种人,受了委屈还要找存在感的典型。
我没谈过恋爱,和女友的那部分剧情真就强行煽情,后面那部分我自已看不下去了,一直犹豫要不要发。所以我提前发了子安文明故事,而不是他的。
他一直在堕落,堕落的不知所以,就像当年的我很痛苦却不知道为什么。那是一种生活没有目标的痛,人生的终极意义突然从考出高分变成一个大问号的痛。他为了受苦而受苦,为了剧情发展而遭受着平白无故的折磨,就像当年的我一样。学生的可以说是为了学习,年纪大可以为了家庭为了孩子。那我这没对象没成家是为了什么?
列干那就是个大号赵欧文。说实话,子安文明线才是旧小说塑造最成功的地方。我最擅长的场景描写和环境氛围的烘托得到了了充分发挥。我并不是感情丰富的人,对人没什么感情,写人相当随意。但要是写场景营造环境,那我可不困了。子安文明线全是打仗的,大规模军团交战,史前遗落文明对抗工业文明入侵 ,战斗,爽!
至此,旧小说的前半内容梳理完毕了。最后,我来系统说说新旧小说在大纲上变了哪里。
欧文线上:欧文不再麻木,他带着目的而来。他带着拯救虚拟世界的任务来了。而詹姆斯,也就是这里面的队长詹姆斯,他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和故事,对星系更加敌视,他要毁灭虚拟世界,为自已的悲惨遭遇复仇。
前三章欧文将化敌为友,让昔日队长詹姆斯明白仇恨与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后面两章他们将再次并肩作战,发现系统早已为自已安排好的那唯一的使命(牺牲自已为网络续命)
再往后的章节(没写到呢,计划中)欧文将意识到自已才是拯救网络的关键,但就算自已死了,问题也不会解决,无尽轮回还会继续,直到下一个欧文解决不了问题,并带着整个文明一同彻底灭亡。于是欧文主动将自已的超能力分给众人,带领整个文明(也就是大家)实现……大概是一种进化。
最后,欧文从那位将军手上接过历史,最终完成了最终矩阵,与所有人齐心协力,一同阻止了最终的危机。
德雷克线的话,我还没写很多,但目前可以清楚的就是。他开局就是一个坏蛋了。一个反派主角。他大胆,贪婪,像个危险的赌徒。他的目标和欧文一样,坏事做尽做绝,都是为了拯救网络,然而他却背叛了朋友,抛弃了家人,漠视了爱情,在挣扎求生的道路上愈发孤独绝望,和欧文从两个视角展现整个事件的始末。
子安文明线惨遭删除,沦为背景。在新版本设定里,毛人被降级到了封建时代,他们不再是出身高贵的古文明先辈,而是人们改良的肉用禽。他们的对手,人类,却被轮番加强,成为银河系当之无愧的霸主文明。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封建文明,在得到最后的网络级意志力武装后,依然能凭借着强大的力量扭转局面,击垮邪恶的入侵者,侧面烘托主题(这部分以新闻播报呈现,不做具体描写)
最后我说说为什么不发新版发旧版,与之前一样,新版本投科幻世界。我这种严肃认真的小说根本不适合网文,我就想看看如果当年真听了我那朋友的建议,会变成什么样,我在此也感谢时间,给了我这样一个足够任性的机会。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