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我有话对你说。”
展雪关上房门,犹豫了下,“我知道你和韩医生的关系。”
余美丽吓了一跳,“你……
什么时候知道的?”
“这个不重要,”展雪摆摆手,“我来是想告诉你,你看着点韩医生。”
余美丽皱起眉,“展医生,你什么意思?”
“他最近和杨护士有点近,你自已注意。”
“这个啊,”余美丽松开皱紧的眉,“他之前帮过杨护士,杨护士找韩墨道谢,他们俩没什么。”
展雪眼中闪过疑问,“你还是问问他吧,我看过不止一次两人在一起了。”
“展雪同志,你不要污蔑韩墨,”余美丽不高兴的说,“韩墨不是那样的人。”
展雪扶额,没想到余美丽是这个反应。“总之,我提醒你了,你好自为之吧。”
她转身,正想出门,余美丽在身后开口,“展医生,我们的事,还请你不要多嘴,别去其他人面前说。”
展雪一顿,直接出门。
——
办公室,几个老师悠闲的喝茶,闲聊。
“咳!”
周校长突然出现在门口,他们纷纷低头看着书本,假装在忙。
周校长不紧不慢的走进屋里,没计较摸鱼的老师们。
“我说个事,是这样,初一二班的赵慧芳同学,家中出了变故,父亲摔断了腿。
大家发扬一下精神,帮帮这位同学,各个班主任也在班里动员一下。”
等她走后,温知宁问韩冬玲捐多少,她说五毛就行。
“这个捐款每年都得来几次,周校长重视学生,很怕那些遇到变故的农村学生辍学。
遇到事就组织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捐款,每次能凑个四五十块,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了。”
温知宁点头受教。
韩冬玲小声:“刚开始是老师们都捐个两三块,但是耐不住次次这么捐,
都是拖家带口的,自已日子过得也不宽裕,现在约定俗成,一次五毛。”
“了解。”
温知宁从兜里掏出五毛钱,跟着其他人一起交给尚瑞白。
上课铃响,她拿着书本去上课。
学生们熟悉了温知宁,渐渐的,上课也没那么听话。
经常在底下做小动作,传纸条、说悄悄话。
温知宁第一次警告,第二次就把捣蛋的学生撵到教室后面站着。
不能惯着他们。
但是三班表现一直很好。
她不知道的是,陆溪私底下警告过几个刺头。
在三班,陆溪的威信没得说。
……
下课回到办公室,于兰彤的小姑子徐小柔抱着孩子在。
现在天气暖和,孩子抱出来不会挨冻,于兰彤不必每次下课匆忙赶回家喂奶,她小姑子抱着孩子来学校就行。
但是办公室的男老师就不方便了,于兰彤一喂奶,他们就得出去。
比如现在,屋内只剩下四位女老师和徐小柔,尚瑞白笑着说,“你儿子还挺能吃,看这小嘴。”
韩冬玲好奇的凑过去,就看小孩嘴一动一动,手上攥着拳头,“好可爱呀。”
于兰彤脸上充满母性光辉,慈爱的看着儿子。
“生了孩子,胸变大了,”尚瑞白坏笑,“你们家徐同志是不是特别满意啊。”
于兰彤瞟了她一眼,“怎么?你们家那个喜欢你的大胸啊?”
已婚妇女说话就是黄,韩冬玲和徐小柔脸红,羞涩。
温知宁反应过来,哦,少女的正常反应是这样,赶紧低头装害羞。
那两人没注意她慢一拍的反应,“行了,还有没结婚的大姑娘呢,”于兰彤结束黄色话题,“我想给小柔在军区找个对象,你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啊?”
“小柔这姑娘勤快贤惠,家里家外一把抓,做饭也挺好吃,家务活干的利落,我想给她找个好人家。”
听到嫂子的话,徐小柔脸上的红晕就没褪下去过。
尚瑞白打量徐小柔,“要不你找闫婶吧?”
她没帮别人做过媒,没有经验。
“找过了,”于兰彤把吃饱的孩子交给徐小柔,“还在等消息。”
“嫂子,我先带孩子回家吧。”
徐小柔声音很小,说完害羞的出门。
旁听的温知宁觉得,现在的女孩脸皮太薄,怎么连自已的婚事都不参与呢。
……
中午放学,温知宁去供销社买菜,遇见了大着肚子的史灵灵。
温知宁笑着打招呼,“灵灵姐。”
说完也没等她回答,径直进门。
史灵灵回头,看着温知宁潇洒的背影,怎么也想不通,知知怎么突然变成这样,明明从前她一直心软。
自从那次谈话后,温知宁再也没有主动找自已,庄沁来的时候都是一个人。
每次遇上,她也笑着打招呼,但是自已去找她两次,她刚上门,温知宁就借口有事要出门。
一次两次,史灵灵终于明白,温知宁就是想和自已断交。
要是她态度激烈点,表现的更明显,史灵灵还能找别人说和说和,可是温知宁一直保持着礼貌,行动却拒人千里之外。
她没什么办法,总不能强迫别人和自已来往,把这事说出去人家都会当笑话听。
史灵灵想了又想,可能是知知父母去世那段时间自已关心不够。
可是那时候自已发愁工作的事,分身乏术,怎么能怪她呢?
史灵灵回到家,看见自已母亲坐在院子里,皱眉问:“你怎么又来了?”
“这话说的,我是你妈,怎么?嫁了人翅膀硬了,不让我登门啦?”
史母叉腰,骂了女儿几句,伸手去扒拉她的篮子,“买什么了?
哟,有鸡蛋,给我拿点,正好你弟弟长身体呢。”
史灵灵看着亲生母亲的强盗行径,非常无奈,“我怀孕了,那是补充营养的。”
自从她怀孕后,史母三番五次登门,看见什么好的都要拿回家给弟弟吃。
“哎呀,你就是娇气,”史母不在乎的说,“吃什么鸡蛋,我当初怀孕啥都没吃,不是还把你们仨生出来了。”
说完就拿着鸡蛋离开。
史灵灵抱着肚子坐在凳子上,心里气愤又无力。
要是当初方杨没出事,自已嫁去县城就好了,母亲就不能像这样想过来就过来。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