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筱薇科技如火如荼快速发展,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略有成绩的时候,欧罗巴传来一个坏消息,BD公司先于EM在欧罗巴发布了类似创界的游戏,游戏名翻译为创世,而EM对创界的修改还没有完成。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创界团队立马安排许枫和高英杰到EM总部,现场直接对接相关问题处理。明枫工作室这边也立马安排团队对BD发布的创世游戏进行实际测试。
经过连续三天,不眠不休的测试,最终明枫工作室的所有测试人员得出结论,创世的游戏操作性和模拟效果都达到创界一样的水平。
同时,许枫那边也传来了初步调查信息,BD是通过私下跟欧罗巴各国政府直接秘密谈判,越过欧罗巴联合议会获得的创世游戏的运营权,而EM是通过联合议会授权获得的游戏运营权。这是欧罗巴联合议会管理方面的一个漏洞,毕竟联合议会并不直接掌握权力,重大议题都还是需要各个国家投票才能决定。在遇到利益分配的问题时,总会被各种利益集团掣肘。
当初EM申请的游戏运营权所得收益更多是归于联合议会,而现在BD这样直接跟各个国家签署协议,收益自然更多是归各个国家。而对此,联合议会也在第一时间表达反对态度,可争吵和辱骂并没有太多作用,相关制裁措施还是要得到所有国家通过才能实施,而这样的制裁自然不会得到通过。至于是否有国家愿意出头去维护联合议会的权威?这也要相关国家权衡得失,为了一个未来的长远的风险,而得罪一个财团,不,可能得罪多个国家,多个财团,是否值得?大多数国家的答案都会是否定。
而BD只在欧罗巴其中一个国家获得运营权,发布了游戏,也就相当于在欧罗巴所有国家都发布了,因为欧罗巴为了一体化,对整体网络没有限制。这就造成那些还没有跟BD签署合作协议的国家,或许只会在明面上不停的反对,私下里却是去争取跟BD签署协议。而在此时,就要看谁有那个实力了。当然,这也是在最差情况下BD才会采取的行动,毕竟发布游戏越少人反对越好,至于现在到底BD跟多少国家提前签署过协议,谁也不知道,因为明面上大家都还是要反对BD这种行为的。
这样的消息对于EM来说自然是坏的,作为在欧罗巴本土运作多年的公司,各国的态度和行为逻辑EM自然十分清楚。不过,EM也是有倚仗的,其背后的财团自不会坐视不管,或许会跟BD进行利益交换,或许会对各国政府施压,这些就不是外人可操心的了。许枫能做的就是尽量催促EM行动起来。
“怪不得当初BD当初得到创界的运行权之后那么长时间没有发布,原来他们是在准备这个,这EM的动作也太慢了,修改游戏界面这么简单的事情,拖这么久。”高明怒道;
“让所有参与测试的同事都先去休息。”李峰说道,
“接下来我们怎么办?”高明很快安排完之后,回来继续问道;
“让许枫尽量配合EM的行动,加快修改进程。”
“我去通知他,然后呢?”
“安排人调查一下BD,这么重大的技术更新,应该能查到一些东西。”
“我去安排,那么接下来...”
“接下来就是等,也只能等。”
高明也不继续问下去了,面对这种情况,他们能做的确如李云逸所说,要先看对手怎么出牌,盲目出击或将会落入更大的被动局面。
与此同时,EM方面最终还是选择对创界修改之后再发布,许枫等人按照李云逸给的指示,尊重EM方面的决定,并提出可以边修改边审核的方式加快进程。针对这个帮助他们的方案,EM中还有少数反对声音,不过公司的决策机制总是快过政府的,最终通过董事会投票决议同意了许枫提出的方案,少数反对者并没掀起多大浪花。
在双方协同努力之下,一周时间EM就完成了创界的大致修改并通过审核,EM还把自已旗下的其他游戏链接上改版的创界,欧罗巴是EM的主场,面对BD的进攻,更要发挥自已的主场优势,这样做或许并不会新增游戏玩家,但对前期推广却能快速的聚拢人气。
BD的提前发布搞的也很盛大,借助创界以往的名气,创世在欧罗巴铺开的速度很快,甚至打破了创界在阿美利卡发布时的首次专利奖励时间记录,BD更借助这次奖励进行更大规模的宣传。
但,在EM发布改版的创界之后,这一记录又一次被打破,是否是提前做了准备不得而知。不过主场作战,EM的宣传就更接地气,不仅对相应的玩家进行奖励,并以此玩家的名义在此玩家母校设置教育基金,更有EM旗下其他游戏玩家的涌入,一时之间,创界发布后的人气跟创世不相上下。
EM如何做推广宣传自然不用李云逸他们操心,做为老牌游戏公司,如何吸引玩家,把控市场节奏,自然经验十足。李云逸他们更关注于BD如何突破的核心技术,就在EM发布创界的当天,终于得到在阿美利卡调查到的消息。
原来,早在BD跟明枫工作室签署合作协议之前,BD通过其子公司投资了一家人工智能研究公司EAI,这家公司当时在创新科技圈算是小有名气,BD的投资金额也不大,并且没有取得控股权,所以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可就在合作协议签署之后,EAI陆续又收到多家公司的投资,开始扩大规模,并大批量的购买关于AI研发的专利技术。也正是因为此投资发生在BD跟明枫的合作之前,所以最开始并没有引起调查人员注意。
根据调查人员猜测,BD能突破核心技术有较大的可能来自于EAI,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后续投资EAI的公司多数跟BD背后的财团有关系,并且EAI的核心成员在获得相关投资之后都淡出了大众视野,EAI对外合作虽然搞得很火热,相关新技术也不断发布,但始终没有见到其核心成员露面。他们死亡或者失踪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毕竟都是有家人朋友的,唯一的可能就是被隐藏起来做秘密研究。
虽然调查结果多数为猜测,但可信度还是很高的,AI技术李云逸和高明他们是有所了解的,目前国内也有研究AI技术的公司和机构,只是相较于阿美利卡的研究,从公开展示出来的效果上来看还有点落后。
李云逸他们立马调查了EAI最近发布的技术成果,以及公开的部分专利内容。从公开出来的信息来看,EAI目前的主要方向还是在对信息处理,图形处理,以及人类情感模拟等方面进行研究。看似跟天机系统毫无关系,不过随着调查的深入,李云逸的眉头皱了起来。
“有什么问题吗?”高明注意到李云逸表情的变化,问道;
“这个代码专利看起来怎么这么眼熟。”李云逸说道,
“都是代码,看多了自然觉得眼熟吧?”高明凑了过来,看向李云逸展示的内容。
“不对,这感觉似曾相识。”说着,李云逸就开始把展示的代码重新调整次序,片刻之后,向高明说到:“你再看看。”
“这个,这个跟咱们的系统代码一样?”高明满脸不可置信,看着屏幕上展示的两段代码,一段是李云逸刚调整的,另一段是调取天机系统内的。高明虽然对技术研究不够深入,但两段代码放在面前,他还是能判断出是否一致的,虽然其中部分表达式并不完全相同。
李云逸没有停下,继续调取了其他EAI公开的专利,高明也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立即把刚才的专利转发给了林墨做仔细比对。经过两人一段时间的忙碌,最终确定,EAI公布的专利中有两个经过调整跟天机系统的专利一致,从其运行效果来看属于图形模拟部分的专利,只是模拟的方式和天机系统的方式有所差别,EAI的是先模拟框架,再模拟细节,天机系统却是先细节堆叠再整合成整体。
“是不是咱们想多了?他们的设计思路跟咱们的完全相反,或许是碰巧吧?”高明说道;
“不,这恰恰证明了他们可能已经突破了。”李云逸说道:“按人类的习惯,自然是先框架再细节,而他们是研究AI技术,这点借用人类的思路看似没有问题,却是最大的破绽,人类能先框架再细节的前提是人类对事物提前有了一定的认知,而这不符合计算机的运行逻辑,对于计算机来说所有事物都是数据,并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
“这么说起来确实如此。难道他们的AI有了人类的认知能力?”
“有这个可能性,还有一种可能,这是EAI释放出来的烟雾弹,这么关键的逻辑漏洞,就这么公开出来?”李云逸思索道;
“实则虚之,虚则实之,什么时候他们也会用这招了?”高明不免也疑惑起来。
“兵法又不是机密,咱们会用,别人自然会用。”
“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办?”
“继续调查,以不变应万变,任何行动都不能靠猜测。”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