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长忽然停下了筷子。
然后说:“说明这是一个人才啊,人才就是能解决棘手的问题。你看,现在第五重建区最麻烦的问题就是如何重建,特别是当领导的,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是上面要求把这个城市重建起来,他们缺的就是有想法的人,而这个年轻人能提出这样一个公私合营的办法,对这个城市管理者来说,可以说如获至宝啊,要我是这个城市的掌舵者,我也要提拔他的。”
“还是你爸爸说得有道理,现实社会大家都是上个班混个日子,真的要干事业的人少之又少,这样的人,确实应该提拔。”杨军一辈子在体制内工作,对这样的人自然高看几眼。
“哦,你们是这么认为的啊,我还以为你们觉得这个人有点不务正业呢。”
“孩子,你是在办公室待久了,该换个单位或者换个思路了。”杨军对女儿这种安于现状的生活,早已经有些不满了,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劝说一个大龄剩女,她们有个特点是话不能说重了,否则就要发脾气,但说轻了又不会让她们有什么想法。要不说人要在多个岗位轮动呢。
“这个人现在去了哪里?”
“在省厅招待所,我看他来晚了,就让他去休息一晚上,明天去培训班报到。”李俊玲说。
李卫长放下筷子,说“在308房间?”他知道,那个房间是女儿自已休息的地方。别看她工资不高,但也没什么花销,吃饭穿衣住宿都不要钱,而且都是给安排得很好的地方,这就是体制内的优势。
“嗯。”李俊玲不觉红了脸,低下头喝汤。
毕竟是自已住的房间,虽然每天都有人收拾,但也是有自已的味道。
忽然就和另一个男人的味道重合了,总是让人觉得有些胡思乱想。
而她又是个大龄剩女。
杨军别有意味地看了李卫长一眼,说:“这么优秀的年轻人,现在是很少见到了。有想法,想干事业,这在当下,都是稀缺资源啊。”
“咳咳,可不是吗,现在可不是比拼学历的时代了,是比有远见,有想法,有能力的时代。”李卫长说。
“这说明我家闺女也很有眼光,看到有想法的人,也能觉得这个人有点不太正常。”杨军说着笑了起来。
“妈,说啥呢,人家挺正常的。”李俊玲嗔怪道。
“我吃饱了,你们慢慢吃,我出去走走。”李卫长站了起来,离开了饭桌,穿了一件外套就出了房门。
出了房门,外面天气已经有了一些寒意。
李卫长背着手,向省厅招待所走去,一路上,总有人和他打招呼,他也微笑地招手。
他住的是省厅的家属院,这里面有不少熟人。
而他在晚报社当然也有一套房子,不过条件显然比省厅家属院差了不少,也没有这么便利。
在家庭地位方面,李卫长一直有个心结,总觉得和老婆比,有那么一些老婆能力比他强的错觉。很多熟悉的人介绍他的时候,都说这是杨军厅长的爱人李卫长,然后才说也是咱们云州市晚报的主编。
可以说,想干一番事业,也是李卫长当年的雄心壮志,可现在眼见马上要退休,一辈子和文字打交道,自已也干不出什么伟大的业绩了,或者说不伟大的也干不成了。
李卫长将所有的希望寄托给了后代,目前看来,有两个“有出息”的儿子是指望不上了,只有自已的老闺女,看着挺像当年的自已。
不过,也三十多了,眼下能解决婚姻问题,就是她的大事了。
就这样,李卫长一路眉头紧锁着,胡乱的瞎想着,来到了省厅招待所。
“咚咚咚。”他办事从来就是不拖泥带水,直接来到了308房间敲门。
甚至,自已都没有想好,见这个年轻人,要说点什么,有什么好聊的,人家未必想和他聊天,但这些都不是他要想的,他只是觉得有一种力量,想和这个年轻人谈谈,谦虚点说,是取取经。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