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正延带领着一队精锐的锦衣卫,按照赵清风的命令,迅速地对梅川内酷所供述的官员进行调查。
“大人,应天知府已经畏罪自杀,只抓到了同知等七人。”
“自杀?太奇怪了啊,他怎么死的?”
“上吊。”
“带我去看看。”
“大人就在这里。喂,你是干什么的。”
一个黑影对着知府的尸体搜查。
“正延去追。”
“是,大人”
赵清风看到这个尸体感到一阵奇怪。
“这个人的死状怎么这么奇怪?上吊就上吊呗屋子怎么这么乱。他的手怎么和胳膊反了?”
赵清风让一名锦衣卫把他拿下来。
“我去。快快快,你也去帮匡正延顺便把李大人喊过来。”
他看到了脖子长有段极细的口子且有打斗的痕迹。
“灭口?”李若涟问。
“一定是,不知道正延怎么样了。”
与此同时,匡正延已经抓到了黑衣人。
“踏马的,累死老子了。跑啊,你不挺能跑的吗?”匡正延把他按在地上,“说不说,说不说。”
“大人,你光让我说你让我说什么啊你没问啊。”
“你特么是谁?”
“我…我是白莲教人”
“白莲教?你怎么来这里?你和官府什么关系?你都知道什么?”
“大人,我们教主看见蝗灾来这里卖粮食。”
“卖粮食?说说多少两一石?”
“四…四两银子。”
“四两?你踏马杀猪呢。”
“大人,这也不是我的主意啊,这是我们上层决定的。”
“那你翻知府尸体是为什么?”
“这…大人你还是杀了我吧,我说了我恐怕死的更惨。”
“放心你是死不了的。”
“是因为知府有我们教主的密信怕发现后来剿灭。”
匡正延闻言,眉头紧锁,他意识到这背后隐藏着更大的阴谋。他命令手下将黑衣人严密看管,然后迅速返回赵清风处。
赵清风正在仔细检查知府的尸体,他发现知府的衣袖内藏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些难以辨认的符号和数字。他将纸条递给李若涟,示意她仔细研究。
“这纸条上的内容,似乎与白莲教有关。”赵清风沉声道。
李若涟接过纸条,仔细观察后说道:“大人,这些符号似乎是白莲教的暗语,数字可能代表某种暗号。”
“看来,这知府与白莲教之间确实有不寻常的联系。”赵清风沉吟道。
此时,匡正延匆匆赶来,报告说:“大人,那黑衣人已经招供,他承认是白莲教的信使,负责传递教主的密信。”
赵清风点了点头,命令道:“立刻派人去查探白莲教的动向,特别是他们卖粮食的地点和方式。另外,将这个黑衣人押送到京城,让刑部的人来审问。”
“是,大人。”匡正延领命而去。
赵清风和李若涟则继续在知府的书房中搜寻线索。他们发现了一本账本,里面记录了大量不明交易,金额巨大,且与粮食买卖有关。
“看来,这知府不仅与白莲教有勾结,还涉及到了大规模的贪腐。”赵清风面色凝重。
李若涟建议道:“大人,我们应当立刻查封知府的财产,并且通知其他官员,防止他们销毁证据。”
“好,就这么办。”赵清风迅速作出决定,“记住有事就看他招不招供如果不从杀无赦!”
“如果先恢复粮食生产蝗灾该怎么根除?”
“这个你就不用管了本官自有办法。”
蝗虫可是高蛋白啊后世想吃都吃不到。赵清风心想。
第二天。
“若涟,正延你俩过来。闭上眼睛。”
说完把一个东西放在他俩嘴里。
咯吱咯吱
“我去,这么香。大人这是什么?”李若涟问。
“哎呀妈,真香”匡正延说,“大人再给我两个尝尝。”
赵清风之后把炸好的蝗虫端到他们脸前。
“看吧,这就是你吃的那些香东西。”
“沃日,这…哕。”匡正延说。
“蝗虫可有毒啊,大人你难道…”李若涟问。
“你们怎么了,好吃啊嘎嘣脆。”说完捏起一个往嘴里送。
匡正延和李若涟面面相觑,他们从未想过自已竟然会吃蝗虫。但赵清风的举动让他们感到困惑,同时也激起了他们的好奇心。
“大人,您这是何意?”李若涟小心翼翼地问。
赵清风微微一笑,解释道:“蝗虫虽是害虫,但也是食物。在灾年,它们可以成为人们的救命粮。我让你们尝尝,是想让你们宣传宣传。”
“大人蝗虫祸害粮食恐百姓们不信啊。”李若涟问。
“他们不信有肚子不信的吗?”
“快去,现在去。”
市场口锣鼓喧天,施粥了!施粥了!
【快去快去喝粥了喝粥了】
【老天爷啊,可算来个好官了。】
“乡亲们,领完粥别急着走,我们赵大人发明了一种吃的。”李若涟喊道。
“吃的什么吃的?”乡亲们问。
说完李若涟掏出一盘炸蝗虫。“炸蝗虫!”李若涟高声宣布,同时示意匡正延将炸好的蝗虫展示给众人。
乡亲们面面相觑,有的露出惊讶的表情,有的则显得好奇。在那个时代,蝗虫被视为灾害的象征,很少有人会想到将它们作为食物。
匡正延走上前,用平和的声音对乡亲们说道:“乡亲们,我知道你们对蝗虫心存畏惧,但今天我要告诉你们,蝗虫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吃的。”
说完匡正延捏起一只放在嘴中。
【大人,你这是何苦啊。】
【大人蝗虫乃不祥征兆恐有危险啊】
“乡亲们你们可以试试,嘎嘣脆比香油还香哩”
“来来来,给我尝尝。”赵清风在台下装托品尝了起来,“好吃啊,香,香极了。”
乡亲们中有人开始尝试,起初是小心翼翼的,但很快,他们发现蝗虫炸得外酥里嫩,味道竟然出奇的好。
“这味道真不错啊!”一位老者边吃边赞道。
“是啊,没想到蝗虫也能这么好吃。”一位年轻男子也加入了品尝的行列。
赵清风在台下看到乡亲们的反应,心中暗自高兴。他知道,要想让百姓接受蝗虫作为食物,首先得让他们都尝到蝗虫的美味。
随后赵清风上台。
“乡亲们,我是本次的钦差大臣。蝗虫不仅味道好,而且营养好,小孩吃了脑子好,大人吃了精力旺,老人吃了赛刘翔啊。”赵清风说道。
“刘翔是谁?”匡正延小声问。
“赵大人,您真是我们的救星啊!”一位妇女激动地说。
“是啊,赵大人,您不仅帮我们解决了粮食问题,还教会了我们如何利用蝗虫。”另一位男子补充道。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