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不安地伸出五根手指,手背对着燃灯,“当年那泼猴,除了在我手指上留下「齐天大圣到此一游」的字样,其实背面也留了字。”
如来施展法术,原本光滑的中指最下截部分,赫然出现14个“大字”,
「历代驰名第一妖,齐天大圣孙悟空」。
燃灯不愧是活了几万年的佛陀,看着这14个字后,仅仅是微微蹙眉,惊惶之色在眼里转瞬即逝。
但很快的,他便发现不对劲。
燃灯如同山岳一般坚定不移的眼神,再度飘摇起来,“这字是用金钢琢刻的,不是金箍棒。”
金钢琢是太上老君的法宝,能击万物,还具备灵性。
难怪如来会用法术遮盖那14个刻字,毕竟金钢琢造成的伤害是很难抹除的。
“为什么你当时你不跟我说?”
燃灯略带责怪的语气道。
随即施展「净土三经」法术,帮助如来消除「历代驰名第一妖,齐天大圣孙悟空」这14个刻字。
「净土三经」是佛家无上高阶法术,但不具备攻击性,主打修复功能。
所以几乎没有释门中人愿意修炼这项法术,唯有燃灯佛这种级别的才会。
修炼的原因也简单,太闲导致的。
由于太闲,燃灯几乎修炼遍释门里所有的法术。
包括一些黑暗法术,也因闲得蛋疼一并修炼来打发时间。
如来感受到中指传来一阵温凉,但内心却是无尽的寒冷。
500年前,镇压孙悟空的场景,在如来眼里徐徐展开,“这字样是在我回到灵山后才发现的,我一直以为和孙悟空的打赌是我赢了,殊不知孙悟空早就逃出我的五指山。
这手背的刻字,就是最好的证明。”
如来偷偷瞄了一眼自已的中指,前面7个刻字已经消除,只剩下「齐天大圣孙悟空」七个字。
他想不到平平无奇的「净土三经」法术,居然有如此奇效。
枉费了自已这500年来的,无数日夜的苦修与历练,原以为只有追求更高深莫测的法术才能消除刻字,却未曾想到「返璞归真」才是正道。
原来,不起眼的往往才是隐藏着巨大力量的存在,最平凡的往往才是最了不起的。
一念至此,如来全身佛光迸发,在身体周围形成一道金色光圈。
金光开始逐渐增强,变得愈发璀璨夺目,宛如无数颗细小的星辰在他的周身旋转,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燃灯已经消除完刻字,缓缓放下如来的手臂,嘴角压印不住的上扬,“这是「佛法无边」突破大乘了。如是我闻,阿弥陀佛!”
燃灯闭目合掌,嘴唇微动开始诵经。
突然,金光猛地一震,化作一道光柱直冲天际,穿透云层,与西天相连。
这一刻,整个灵山都为之震颤。
天空中突然响起了悠扬的梵音,这梵音伴随着金光的波动,传遍了整个灵山。
看到这异象的释门弟子,无论职位大小,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
双手合十,闭眼仰望灵山之巅,口念佛经与梵音相互同频。
瞬间,整座灵山笼罩金光和梵音之中,庄严而神圣。
原本在门外偷听的菩提祖师也不得不站起来,面朝灵山之巅,口中微念佛经,一副虔诚的模样。
心里却暗骂道:“秃驴子,正事没听到半点,反倒给你们念经诵佛了。”
如来修炼「佛法无边」心法已有数万年,几万年来苦于境界无法突破,原以为是佛法高深,自已悟性不够,无法突破桎梏。
今日却因为500年前孙悟空在中指背面刻字,而见性成佛。
一举突破大乘境,达到涅槃境,也算因祸得福了。
如来的金光渐渐收敛,最终回归于他的体内。
天空中的异象也随之消失,一切恢复了平静,释门众人也各自散去,忙碌各事。
如来缓缓睁开眼睛,“师父!”
燃灯伸手抚摸着如来健硕的手臂,不急不躁地道:“保持平常心。接下来你找个时间,把取经的事交给下面的弟子去负责,你好好去闭关。”
燃灯将《心经》放回原位,“相信不久,你便可以追上玉帝「无极大道」。”
如来正有闭关之意,只不过他是想让师父燃灯来负责取经的事宜。
“师父!取经之事交给弟子们去负责,会不会对我们的计划有影响?”如来还是不放心,望向燃灯的目光,似乎在恳求师父代替他。
燃灯的手顺着如来的手臂而上,在他肩头拍了两下,“取经是你应得的功德,为师不能抢夺你的成果。更何况取经之事,乃是佛门的大因果,舍你其谁。”
如来虽还有意再哀求燃灯师父,但考虑到师父忌惮「因果律」也就放弃了。
在佛门,上古时期的古佛最害怕的就是「因果律」,就像天庭的上古神最害怕「天道」是一个道理。
这两样东西可比任何法宝和法术都要厉害,一旦受到制裁,不管你是玉帝还是如来佛祖都难逃一死,散尽万世修为,归还自然。
如来忽然想起一件,眼神变得复杂起来,“我一直怀疑,当年我们策划大闹天宫的事,太上老君早就知道了。
出于某种原因,他将计就计推动了事情的发展。
我们是为了推动取经,从而进入南瞻部洲宣扬佛法。
那么,太上老君呢?对他有什么好处?”
“灵山和天庭终有一战,这是不可避免的。”
燃灯平静地道。
不管,老上太君在谋划什么,都只是为了稳固天庭的政权。
而灵山的取经大业一旦完成,天庭政权势必受到影响。
所以,不管明面上还是暗地里,灵山和天庭这一战早已经拉开了序幕。
燃灯沉默半响,忽然道:“我得去一趟「极乐净土」,接下来的事,你自已安排。”
如来没有阻拦,合掌恭送燃灯。
燃灯施展佛门六大神通之一的「神足通」法术,眨眼消失在满是佛经的房间。
门外的菩提祖师,正要化身飞虫进房间偷听,忽然被一声音打断。
“何人在莲花阁外面鬼鬼祟祟?”
这道声音清净而柔和,如同山间清澈的溪流,平静而悠扬,似乎能够净化听者的心灵。
但这温暖的声音却把菩提祖师吓出一身冷汗,仿佛遇到了什么恐惧之物。
菩提祖师把头低得很低,都快像鸵鸟一般把头埋进地里,“观音尊师,弟子只是来请佛祖用午膳,又怕打扰佛祖议会。
故犹犹豫豫不敢敲门打扰,请观音尊师恕罪。”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