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李玉兰到了该嫁人的时候了。经过多次相亲,最终和慕容村庄的慕容富成定亲了。
李玉兰的母亲黄丹到了东北,经她姐姐介绍,嫁给当地地主,那个年代的地主也不好混,天天挨批斗,东西都充公。在那里,黄丹又生了两个儿子,她有了自已的新家,也就顾不上原来的老家了。
慕容福成,高中学历,家里有兄弟四个,排行老三。慕容富成的父亲是慕容书森,是慕容村庄的村长,虽不识字,但是让自已的四个儿子都至少上了高中,总希望自已的孩子能有出息。
因为慕容福成临近结婚前腿部受伤,婚期不得不推迟一年,一年后他们正式结婚,此时爷爷尚在。
李玉兰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房子是住着别人的老房子,慕容福成是个脾气暴躁的人,遇到不顺心的事,对着李玉兰不是骂就是打。村里老人也是来协调了很多次,也没有明显改观,谁让李玉兰没有娘家人撑腰呢?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已经是1975年,李玉兰到了该嫁人的年龄了。经过多次相亲,最终她和慕容富成结为了定亲关系。
慕容富成是慕容村庄的人,家里原本五个兄弟,巧合的是,慕容书森的长子也是夭折,慕容富成由排行老四变成排行老三。虽然慕容富成的父亲慕容书森不识字,但他一直希望自已的儿子们能够有出息,至少上个高中学历。
婚期将近之际,慕容富成意外受伤,导致婚礼不得不推迟一年。一年后,他们最终步入婚姻的殿堂,而那个时候,李玉兰的爷爷还健在。
然而,李玉兰婚后的生活并不如她期望的幸福。他们住的房子是别人的老房子,生活条件相对简陋。而慕容富成则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往往都会对李玉兰发脾气,甚至动起手来。村里的老人们也多次介入协调,但是并没有明显改善的效果。李玉兰无奈地发现,因为自已没有娘家人在背后支撑着,她在这个家中无法得到更多的支持。
面对婚姻中的困境,李玉兰内心充满了苦闷和无奈。她开始怀疑自已的选择是否正确,是否应该嫁给慕容富成。但是她也明白,已经结婚了,放弃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况且,那个年代在农村几乎没有离婚一说。她决心要努力经营这段婚姻,尽可能地让它变得更好。
当到了李玉忠结婚的年纪,爷爷已经去世,李玉兰在家里的话语权又不多,她丈夫把控经济大权,李玉兰手里几乎没有钱,也帮不了弟弟的忙。
李玉忠,万般无奈,只好写信给自已远在东北的妈妈,请求妈妈支援一下。黄丹这个母亲,也是苦命的主,家里的事做不了主,关键自已也没有钱,一口回绝小儿子的请求。
时间一年一年的拖着,最终邻村给李玉忠介绍一个有间歇性精神病的人,她叫卢双喜,别无选择,就这样结婚了。
卢双喜,没事在家里就像个小孩子一样,把被子从这头搬到那头,再搬回来,如此往复,一天就过去了。每天还要是吃药,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