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随手捏起几粒带着盐粒的花生米丢到了嘴中嚼了起来,然后眼睛便瞪的溜圆。
小鱼花生米咸淡适宜、酥脆可口,老爷子吃得津津有味。他一边点头表示好吃,一边示意陈安平倒酒。陈安平不敢怠慢,急忙又替老爷子倒了满满一杯酒。
此时此刻,一旁的安步摇正用好奇的目光注视着这边,看到此情景,陈安平又把另外一个杯子也满上了:“安才女,要不你陪阿爷喝上两杯?”
老爷子随意瞥了陈安平一眼,不过什么话也没有说。
安步摇的内心深处,仿佛生来便蕴含着一种对未知和冒险的渴望与追求。她原本对于饮酒一事并无太多兴趣,甚至有些抵触。然而,当她目睹老爷子喝酒时那种陶醉其中、飘飘欲仙的神态,心中的好奇心却如同被点燃的火焰一般熊熊燃起。
安步摇犹豫了片刻,终于还是小心翼翼地端起酒杯,先将其凑近鼻尖,轻轻嗅闻了一下。
刹那间她的眉头紧紧皱起,这味道实在冲鼻,这和平常喝的酒,果真是大不同呢,它真的能够带来美妙的口感吗?安步摇不禁心生疑虑。
尽管如此,安步摇仍然鼓起勇气,微微抿了一小口。瞬间,一股强烈而炽热的辛辣刺激感充斥着她的整个口腔。若非考虑到自身形象,她恐怕早已忍不住吐了出来。
好不容易艰难地咽了下去,安步摇立刻感到一阵火辣辣的感觉顺着喉咙直冲入腹部,仿佛全身都被点燃了一般。
“这酒竟然如此烈!阿爷,您到底是怎样喝的下去的啊!”安步摇长长地呼出一口带着酒香的气息,不满地抱怨起陈安平来:“你怎么给阿爷喝这个啊?他都这个年岁的人了,对身体能有好处?”
原本老爷子还是挺心疼自家孙女的,毕竟从小到大都是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可一听这话顿时就不乐意了。只见他不服老地叫嚷道:“老夫还不到花甲之年呢,身体棒着呢,怎么就这个年岁了!你个丫头片子,会不会说话啊,真是气死老夫了!”
“阿爷,我这都是为了你好啊!”可能是因为喝了酒的缘故,安步摇说话的口气也有些冲。
一看这个情况,陈安平暗叫不好,心想这要是因为喝酒的缘故,祖孙俩再吵起来的话,那可没有自已的好果子吃了!
于是他连忙走上前去打着圆场:“阿爷,您看,根据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呃,不,是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度,对吧?这酒喝多了确实不是件好事啊!”
说完,陈安平又扯了扯安步摇的衣袖,轻声说道:“阿爷他也是第一次喝这种酒嘛,难免会贪杯一些,你这个做孙女的也要体谅一下!”
哼!
安步摇一把扯过衣袖,赌气道:“都是你的不是,谁要你在这里充好人!”
“是!是!是!”
陈安平义无反顾地将所有罪责都归咎于自身,并对着安步摇恭敬地作揖道:“千般错误、万般罪过,尽皆在我一人身上,你尽管动手打我,发泄一下,放心,我绝对不会还手的!”
陈安平侧身靠近安步摇,这一举动令安步摇一阵羞恼,她伸出手臂用力推搡着陈安平,娇嗔道:“你离我远点,我才不想打你,我怕手疼!”
当着老爷子的面,陈安平见好就收,没有继续纠缠。他无视老爷子的劝阻,将两瓶酒全部塞到安步摇的手中,并叮嘱道:“这些就交给你来保管啦。看见了吗?每天只需给阿爷倒这么一小杯酒,让他稍稍满足一下酒瘾即可。阿爷,你就算用眼睛瞪我也无济于事哦,我可是坚定地站在你孙女这边的!哎呀呀,时间已经不早了,我必须赶紧回去了!”
话音刚落,陈安平便打算脚底抹油开溜,谁料他又折返回身,端起安步摇喝剩的大半杯酒。在安步摇疑惑不解的目光中,他毫不犹豫地举起酒杯,仰头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然而,这并没有结束。喝完酒后,他竟然还咂着嘴,露出一副意犹未尽、回味无穷的模样:“嗯,果然够烈啊!不过,这种烈酒有着一种独特而浓郁的花香味道!”
说罢,陈安平迅速转身离去,脚步比之前更快了几分。此刻,他的身后传来的是安步摇对老爷子的抱怨声以及老爷子那阵充满善意的笑骂声。
而当陈安平端着一碗热粥和一碟小菜进入房间时,叶望舒也恰好被白薇唤醒过来。当她得知自已已经昏迷了整整两天两夜之后,心急如焚的她全然不顾自身尚未痊愈的伤势,执意要披上战甲前往军营以稳定军心。
一旁的何太后则不停地抹着眼泪,轻声细语地安慰着叶望舒,试图让她冷静下来。可她哪里听得去话,说什么也要起身离开。
叶望舒执拗的性子,这可把陈安平气得够呛,如果不是考虑到叶望舒身上有伤,他真想狠狠地在她的屁股上打上几巴掌。
“大周万岁,陛下万岁……”
恰巧就在这时,一阵欢呼雀跃之声突然传入众人耳畔,声音虽小,但在这屋内却显得格外清晰,屋内众人纷纷侧目倾听起来。
那欢呼之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有越来越响亮的趋势。
何太后和何太后很快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都朝着陈安平投去感激的目光。
陈安平也长吁了口气,这杨妙真办事还真是让人放心,这事情办的真是漂亮。
“这是怎么回事?”
叶望舒一时之间有些茫然失措,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目光不由自主地看向了一旁的何太后,眼中满是疑惑和不解,希望能从何太后那里得到一些解释。
何太后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拉着叶望舒的手,轻声说道:“这一切都是陈先生的功劳啊......”
她的语气中充满了对陈安平的感激和赞赏,把今日发生的事情简单的同叶望舒说了一遍。尤其是着重强调了陈安平为了重振军民士气,而提出的‘招摇过市’的计策。
最后何太后指向窗外,一脸期待之色:“这高呼万岁之声就是大周中兴的征兆啊!”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