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一位年轻的武将出列,说道:“皇上,微臣有所言。”
“哦?速速说来。”元穆的眼神落在这位小将身上。
“梁国虽国政腐朽,但攻下梁国到底不是一件易事。”小将言辞恳切,条理清晰。
“长江天堑,固然是我军横渡之难,然赤壁之战,前车之鉴,告诫我们不可轻敌冒进。我军当取智而非力,谋定而后动。”
毕竟前有赤壁之战为例,大魏想攻打梁国,必须要渡江的,正因为有长江,梁国的国土虽越来越小,但到底是守在了南方。
“你可有什么建议?”小将年纪不大,但言行坚毅,元征跟大臣们都安静下来,听他讲。
“梁国皇帝奢靡残暴,广招苦役,大兴寺庙,梁国百姓苦不堪言。”
小将说出了自已的想法。
“不如先借此先挑起梁国内部的民变,让其自身陷入混乱。我们可以暗中支持那些不满于梁国统治的民众,让他们起义讨伐梁帝。这样一来,梁国不得不分兵镇压,其兵力就会分散,防御自然会更加薄弱。”
小将接着说道:“在此期间,我军可以训练水军渡江,加强渡江作战的能力。一旦时机成熟,便可以趁梁国兵力不足之时,渡江大举进攻。”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议论纷纷,皆叹其策略之妙。元穆微微颔首,目光深邃:“爱卿所言极是,但攻伐之道,师出有名,方显正义之师。如何寻得那正当理由,还需斟酌。”
“臣闻梁国权臣官宦当立,皇室与朝堂各党之间争斗不休。可派使者假意言和,然后效仿汉朝使者,搅乱朝堂局势……我军就在后方准备大举进攻。”另外一位将军说道。
“效仿前朝……会不会过于激进了?”汉朝使者那一个比一个不做人,搅乱局势都已经不是什么大的举动了,直接杀了君主,另立新主的使者比比皆是。
“皇上,此举虽有伤人和,却可大大减少我军将士之牺牲,亦能保全梁国更多无辜百姓免受战乱之苦。待其国力日衰,民心尽失,我大魏再挥师南下,则一统南北,指日可待。”
“皇上,梁国虽然沃野千里,但也只是吴越一带,其实大多数百姓是食不果腹的,梁国去年收成大减,粮食的价格高了不少,许多百姓都买不起粮食。”
“朕知道了。”元穆认可地点点头,欣赏地看着两位小将,又问道“朝中可有擅水战之人?”
最终,几位精通水性的将领被举荐而出,元穆大喜,当即委以重任,命其加紧训练水师,以备不时之需。
元穆回到昭阳殿时,眉眼间还带着几分喜悦。
“姿儿。”元穆一来,就将崔令姿拥入怀中。
“今儿怎么了?这么开心?”崔令姿偏头看着元穆。
“朝中有能臣,我自然高兴。”元穆含笑说道。
随后元穆向崔令姿说起朝堂之事,言语之间都是对那位小将的赞赏:“他虽年轻,但有勇有谋,是不可多得的将才。”
“不知这位小将姓甚名谁,让你这般夸赞?”崔令姿随口问道。
“叫裴衍。”
“啪嗒……”崔令姿慌神之时,手里的杯子摔在地上了。
“裴……裴衍?”崔令姿的手微微颤抖着,竟然涌出了眼泪,“裴衍。”
“姿儿!”察觉到崔令姿不对劲,很是慌张,“怎么了?姿儿?”
“崔赋!杀了崔赋!”
“姿儿!不要激动,容易伤身。”崔令姿突然激动,让元穆担心不已,紧紧抱着她,“姿儿,慢慢说。”
“我要杀了崔赋。”崔令姿满眼都是恨。
“好,杀了崔赋。”元穆顺着她说道,安抚地吻了一下她的额头,“你想杀谁都可以,别伤了身。”
崔令姿慢慢安稳下了情绪。
“姿儿,告诉我,发生什么事了?为什么听到裴衍,你会这般失态?”元穆抱着崔令姿,抚着她的后背,温柔地询问道。
“阿穆,若是我告诉你,我并非崔氏女,你会信吗?”崔令姿苦涩地开口。
并非崔氏女?
崔令姿这话让元穆瞪大了眼睛:“姿儿……你……”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