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光、唐苏这两位溶洞“老手”的讲解下,一行人浩浩荡荡经过20来分钟后成功抵达了“01洞室”这边。
当大家踏入洞室,第一眼便看到了那已经搭建好一节的“生存舱”。在太阳灯的照射下,它静静矗立在那里,就像是黑暗中为大家带来希望的堡垒。舱体的金属外壳在微弱的灯光下反射着冷冽的光芒,犹如坚不可摧的战甲。给人带来满满的安全感。
......
看着眼前的场景,程铭松了口气。然后启动了远程无线通信系统。
“呼叫地面指挥中心!呼叫地面指挥中心!”
“这里是月球基地临时指挥部!”
“我们全体队员已经安全抵达溶洞洞室内,请指示!”
“重复一遍,请指示!”
得益于溶洞内部设置的“通信信标”加上环绕在月球轨道的“鹊桥”中继卫星的接力。
几秒钟延迟后,无线电传来地面指挥中心的声音。
“地面指挥中心收到!按照原定计划进行!”
“收到!”
时间紧迫,到达“生存舱”后,都没停下休息。唐苏简短而详细阐述了“生存舱”目前的建设情况,包括已经完成的部分和尚未完成的部分,以及每一部分的具体功能和作用。
而后进行了任务分工。
程铭一组,负责对搭建好的第一节舱室内部功能设施进行展开作业。
沂鑫一组,负责把刚刚运抵的物资卸下来,搬运到指定位置。得益于月球的低重力环境,所有人都是化身“超人”般的存在,上百斤的物品,轻松拿捏。
唐苏继续带队进行第二节“生存舱”的舱室展开作业。
刘光负责舱室与基座固定连接。
大家各司其职,有序的进行着。
......
在大家的同心协力下,历时半小时所有舱室展开并连接完成。而后通过严谨的加压测试,确认了“生存舱”的气密性达到设计要求,完全符合人员入驻。
在完成舱室的展开后,队友们相互配合,凳临到舱室顶部,进行通讯天线的架设,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增强接收灵敏度、提升通信质量和稳定性,为后续更加深入溶洞内部探险提供信号中继保障。
同时从地面带下来的各种物资:氧气、食物、水、备用电池、同位素温差发电机、医疗用品等都整理完毕。并完成了独立能源舱的组装作业,为“生存舱”提供更加稳定的能源供应。
在完成“生存舱”展开、检测等一系列工作,确认舱室的正常运转后,了队友们分组进入舱内休息。
半小时后。
沂鑫、刘光身着宇航服进入到气闸舱,开始舱内压力平衡程序。
随着转动开关,加压程序启动,舱内开始闪烁着红色示警灯,随着空气的注入,耳边传来气体注入的嘶嘶声。舱壁上的显示器也跳出一组文字。
“开始压力平衡......”
“压力已平衡!”
随着文字的提示,此时舱内已达到跟地球海平面一样的1个大气压压力值,适合人们的生存。
经过一系列的除尘、消毒等程序后。两人相互配合脱下了笨重的宇航服。
“欢迎来到月球溶洞补给基地。”随着沂鑫、程铭打开舱室内部响起预设好的提示音。这声音在舱室内回荡,宛如来自远方的亲切问候。
舱室整洁明亮,虽然不大,但该有的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折叠床、餐桌、工作台、还有独立卫生间。看着心里不禁涌起一股温馨感和满足感。单个舱室内设计规划能同时满足3名宇航员休息,特殊情况下能满足4名宇航员休息。
......
又过了半小时,所有队员都成功进入到舱室内了。紧张忙活了大半天,大家的不顾形象的随便找地方坐下休息了。长时间穿着宇航服工作,实在是太辛苦了,虽然有内置的温度调节功能,还是都出了一身汗,现在只想好好的躺平摆烂了。程铭最后一批进来。队员们看到他进来,连忙起身列队集合。
看着列队完毕的队员们。
“程铭示意大家坐下休息。”
队员们也汇报了舱内各系统情况。
氧气充足,剩余量约 450 升(液体)、食物充足,剩余量约 100 千克、水充足,剩余量约 180 升、能源充足,剩余电量约 80%、空气循环系统运作良好等。
氧气充足、食物充足、水充足、能源充足、空气循环系统运作良好等。
随后开始调试舱内的监控设备,连线月面基地的各传感器及摄像头,确认月面基地各舱室、建筑区的具体情况。
在完成一系列监控调试后,通过调试舱内的无线通信设备,跟地面指挥中心取得了联系。
“呼叫地面指挥中心!呼叫地面指挥中心!”
“这里是月球基地临时指挥部!”
“我们已经成功在预定时间内完成溶洞内部生存舱的展开作业,队员们状态良好,舱内各系统工作正常。此次应急演练圆满完成,请指示。”
“呼叫地面指挥中心收到,”
刘光他们突然听到队长这对话,都是一脸蒙圈。随后才反应过来,原来根本没有太阳活动异常,也就更不存在强烈太阳风袭击的情况,一切都是演练。
程铭跟队友们解释了这次演练的目的性。
此次演练任务,大家都完成的非常好,在接到通知的第一时间,都能沉着冷静有序按要求快速完成宇航服的穿戴、各项应急物资准备、装车、索降等任务。圆满完成了这次的实战演练任务,没有辜负党和人民对我们的信任。大家为队友为自已鼓掌。
我们置身于月球这一特殊的环境之中,不仅要出色地完成国家交付给我们的各类建设、研究等工作任务,而且保护自身的安全,更是此项任务的关键要点。国家为了将我们培育成为合格的航天员,耗费了巨大的心血与资源。我们不仅属于自已,更是属于国家。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基础上完美完成各项工作就是对国家最大的回报。
大家稍作休息,接下来其他队员跟我们返回地面基地。刘光、唐苏继续负责溶洞的探索任务,沂鑫留下来协助。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