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朝堂之上,气氛凝重而压抑,曹仁的死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波澜。群臣聚集,个个面容严峻,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既有对曹仁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痛惜,也有对蜀汉挑衅行为的愤怒,更有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忧虑。曹操端坐龙椅,目光深邃,他明白此刻需要的不仅是哀悼,更是行动。
“诸位爱卿,曹仁之死,是国之大殇,也是我等心头之痛。”曹操的声音虽沉稳,却难掩内心的悲痛,“然则,国不可一日无防,敌不可一日不除。今日,我欲听听诸位的意见,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
话音刚落,一位身披铁甲的武将霍然站起,正是五子良将之首张辽。“丞相,曹仁将军的牺牲,让我等痛心疾首,但他的英魂不会白白消逝!我愿率军出征,直捣黄龙,一雪前耻,让蜀贼知道,我大魏的铁骑不是轻易可以践踏的!”张辽的声音坚定而洪亮,充满了必胜的决心。
紧接着,徐晃、乐进等一众武将纷纷站出来,他们面色凝重,眼神坚定地向曹操请战。有的人高声陈词,表示愿意率领军队出征,与敌人决一死战;有的人则低沉发誓,一定要为曹仁报仇雪恨,捍卫魏国的尊严和荣誉。一时间,朝堂之上气氛热烈异常,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愤怒和决心。
这些武将们身经百战,深知战争的残酷和无情。然而,面对曹仁的惨死和敌军的挑衅,他们义愤填膺,无法坐视不管。他们纷纷表示愿意用自已的生命和鲜血去换取胜利,去保卫国家和人民。
曹操静静地听着众人的发言,他的表情严肃而深沉。他知道这些将领们都是忠诚勇敢之人,但战争并非易事,需要谨慎对待。他思考片刻后,缓缓开口说道:“诸位爱卿之勇,朕深感欣慰。然此次战役关乎我大魏安危,不可轻率行事。吾当与诸君共谋良策,以保万无一失。”
此时,朝堂之上的气氛更加紧张起来。众将领们纷纷附和曹操的话语,表示愿意听从指挥,共同制定出最佳的作战计划。他们相信,只要团结一心,必能战胜敌人,为曹仁报仇,为魏国争光。
在这一刻,整个朝堂仿佛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所笼罩。众人心中的复仇之火越烧越旺,他们誓言要让敌人付出代价,守护魏国的安宁与繁荣。这股激情和斗志如同一股洪流,汇聚成巨大的力量,即将掀起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见此情景,曹操心中既感欣慰又有些担忧。欣慰的是,麾下武将如此忠诚勇猛,担忧的则是,若不能妥善利用这份热情,恐会事半功倍,甚至适得其反。他沉吟片刻,决定先稳定军心,再谋而后动。
“诸位爱卿的忠勇,孤铭记于心。然而,战事非儿戏,需谨慎筹划。我魏国虽强,但盲目出征只会落入敌人圈套。孤意已决,将派使者前往东吴,寻求孙权的协助,同时,孤欲亲率大军,以泰山压顶之势,直逼蜀汉腹地。但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巩固后方,确保粮草充足,兵精粮足,方可战无不胜。”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