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与霍青班师回营,在营地内,攻城联军们正热切地期盼着他们的归来。阳光炽热地洒在大地上,扬起的尘土在光芒中飞舞。士兵们或站或坐,眼神焦急地望向远方,口中低声议论着,心中揣测着此次战役的结果。
得知战报的吴侯孙权,更是亲自来到营门口迎接。阳光下,他的身影显得有些疲惫,但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他身着华丽的锦袍,头戴金冠,尽管面容略显憔悴,却依然透露出一股威严之气。
“赵将军、霍将军,你们辛苦了!”孙权快步上前,双手紧握两位将领的手,目光中满是对他们英勇战斗的认可与感激。他的声音略微沙哑,却充满了力量。
“请速速进营,详细向我汇报你们的战况。”孙权侧身引领着赵云和霍青向营帐走去,步伐坚定而急切。
回到主账的吴侯坐在正中间,神情严肃但目光中带着期待。他挺直了脊梁,双手紧紧地按在座椅的扶手上,仿佛在借此支撑着自已内心的紧张与不安。赵云和霍青恭敬地站在下方,两人身上的战甲还沾染着未干的血迹和尘土,面容疲惫却透着刚毅。
赵云率先开口:“吴侯,此次战役,我军成功围困满宠的轻骑,给予其沉重打击。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耳欲聋。满宠的轻骑妄图突破我军防线,但其冲锋被我军死死抵住。我军将士们如同一堵坚不可摧的城墙,让敌人的进攻化作泡影。”
霍青接着补充道:“满宠虽突围逃脱,但他所率部队损失惨重,我军士气大振。那满宠确实勇猛,几次险些冲破我军的包围。但在我军将士的顽强抵抗下,他最终也只能带着残兵败将狼狈逃离。”
吴侯微微点头,脸上的表情稍微舒缓了些,说道:“此次战果,乃诸位将士英勇奋战之功。然合肥城依旧未破,吾心难安。每一日的僵持,都让我感到如芒在背。”
赵云抱拳说道:“吴侯莫忧,虽未破城,但已挫敌锐气,为后续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敌人经此一役,定会对我军心生畏惧,这为我们后续的进攻打下了基础。”
吴侯目光转向霍青,问道:“霍将军,以你之见,如何方能攻破这合肥城?”
霍青沉思片刻,微微皱起眉头,说道:“合肥城防坚固,敌军防守严密。我军若要强攻,恐伤亡巨大。依末将之见,不如先派细作混入城中,探听敌军虚实,再寻其破绽。那城墙高耸,守卫森严,强攻无异于以卵击石。只有先摸清敌军的布防和弱点,我们才能有的放矢。”
吴侯轻轻颔首,说道:“此计可行,然细作之事需谨慎安排,务必确保其安全且能获取有用情报。此事关系重大,不容有失。”
这时,一旁的鲁肃开口道:“吴侯,亦可截断敌军粮草补给之路,使其军心不稳。一旦敌军粮草短缺,必然会陷入混乱,我们便可趁机进攻。”
吴侯眼中闪过一丝亮光,说道:“此计甚妙,但需摸清敌军粮草运输路线,方能实施。若盲目行动,不仅无法截断粮草,还可能打草惊蛇。”
众人纷纷献策,讨论声在营帐中此起彼伏。有的将领主张火攻,有的建议水攻,还有的提出挖掘地道。
赵云说道:“我军可佯装撤退,诱敌出城追击,再设伏兵,打他们个措手不及。敌军见我军撤退,或许会以为有机可乘,出城追击。此时我们的伏兵杀出,必能给予他们沉重打击。”
吴侯皱了皱眉,说道:“此计虽好,但敌军将领未必会上当。那满宠和张辽皆是经验丰富之将,恐怕不会轻易中计。”
霍青接着说道:“或者我们可利用夜色掩护,发动突袭。夜色能为我们提供一定的掩护,减少敌军发现我们的几率。”
吴侯摇摇头:“夜色虽能提供掩护,但敌军必有防备,恐难以成功。他们定会加强夜间的巡逻和防守,我们难以突破。”
讨论持续了许久,各种计策被提出又被否定。营帐内的气氛越发凝重,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焦虑和沉思。
吴侯站起身来,来回踱步,神情愈发凝重。他的脚步沉重,仿佛每一步都承载着巨大的压力。
“诸位,合肥城不破,吾心难安。若不能尽快攻克,恐局势有变。”吴侯停下脚步,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曹魏的援军随时可能到来,时间紧迫,我们必须尽快想出破城之策。”
赵云说道:“吴侯放心,我等必竭尽全力,为破城想出万全之策。哪怕前方困难重重,我军将士也绝不退缩。”
霍青也说道:“末将愿身先士卒,为破城冲锋陷阵。哪怕马革裹尸,也在所不惜!”
吴侯说道:“吾相信诸位将军的忠诚与勇猛,但此次作战,需谋定而后动,不可轻举妄动。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将士们的生命和东吴的未来,我们必须谨慎行事。”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