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喜缓步至皇上寝宫门外,耳畔隐约传来殿内皇上与妃子间的嬉笑欢愉之声,他面色凝重,轻轻叩门并高声禀报:“皇上,北冥国边境告急,有紧急军情亟待陛下圣裁。”
门内,皇上的声音带着几分不耐:“此等时刻,休来扰朕雅兴!”
随即,又是一阵女子娇媚的轻呼,似是在抗拒又似在享受,气氛更显旖旎。
言毕,屋内又传来一阵妃子的叫声:“啊..皇上...不要啊,讨厌。”
双喜脸色严肃,甚至有些不悦。
他眉头紧锁,语气更加坚决::“军情紧急,皇上要是不出来,那臣就进去了。”
片刻沉寂后,门内传来皇上的回应:“罢了,你且在外稍候,朕即刻便来。”
不久,门扉轻启,却见一位女子衣衫略显凌乱,身披龙袍,半掩笑靥,款步而出,正是宠妃苏婉蓉,她轻叹一声:“双喜公公,您可真是会挑时候呢。”
双喜看着眼前衣衫不整的女人,披头散发、脸色红晕,可想而知刚才的床笫之欢有多么激烈。
双喜行礼,道:“苏婉蓉,你心里应该要清楚,国事为大,我能让你上皇上的床,也能让你永远上不了床。”
苏婉蓉听到这话,脸上的笑意不再,道:“知道了,双喜公公,您别生气啊。”
双喜:“衣衫不整,成何体统,还披着皇上的龙袍,我看你是不想活了。”
苏婉蓉一脸妖娆,笑道:“双喜公公可以帮奴家解决的,奴家自然不怕。”
双喜:“教你的规矩都忘了?你如今要自称为本宫。”
苏婉蓉闻言,神色一凛,随即恢复温婉之态,轻笑道:“公公教训得是,婉蓉知错了。”
见皇上出来,她迅速整理仪容,退至一旁。
皇帝脸上有些不悦,面有不悦之色,质问双喜:“究竟何事,如此急迫?”
双喜沉声答道:“皇上,北冥突然进犯,我朝北部防线空虚,三城危在旦夕。皆因大军多外出寻宝,城内守备不足,北冥似乎早有预谋。”
皇帝闻言大惊:“怎会如此?速速商议对策!”
双喜继续禀报:“北冥狡猾,显然已掌握我军动向。微臣建议,即刻召回寻宝之军,同时调集周边兵力,加固防线,力求挽回局势。”
皇帝望向苏婉蓉,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婉蓉,朕需即刻处理国事,你且回宫安歇,朕会命人备轿送你。”
苏婉蓉本欲言语,却瞥见双喜眼神中的坚定与暗示,遂收敛了心思,温顺答道:“臣妾遵旨。”
双喜适时插话,语气中透露出对局势的把握:“陛下,臣已遣人速请无心大人入宫。”
皇帝闻言,眉头微皱:“无心?你欲委他重任?”
双喜点头,言辞恳切:“无心与陛下自幼相伴,忠心耿耿,且武艺超群,乃我大宣第一高手。此时危机四伏,正是用人之际。”
皇帝忧虑道:“然则,敌军兵力几何,我们尚一无所知。”
双喜沉稳应对:“确是如此,但正因如此,我们更需无心这等人才。其武功高强,可孤身潜入敌营,探得虚实。”
皇帝目光一亮:“你是说,让无心去刺探军情?”
双喜肯定道:“正是此意。唯有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皇帝点头赞同:“好,即刻传令无心,让他速来见朕。同时,召集百官于宫中,共商对策。”
双喜恭敬回应:“陛下放心,臣已先行安排,百官不久即至。”
皇帝展颜一笑,对双喜的信赖溢于言表:“双喜,你办事向来稳妥,有你在侧,朕心甚安。但朕亦需成长,成为能独当一面的明君,而非事事依赖。”
双喜闻言,微微一笑,谦逊道:“陛下英明,臣愿为陛下之盾,亦愿陛下能亲政爱民,成就千秋伟业。无心与臣,一文一武,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
次日,天刚破晓,紫禁城的琉璃瓦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朝堂之上却已是一片忙碌与紧张。皇帝身着十二章纹的龙袍,端坐在金碧辉煌的龙椅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跪拜的百官,心中沉甸甸的。
军报被缓缓展开,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击在皇帝的心头。他深知,这份来自边界的急报,不仅关乎边疆的安危,更牵动着整个大宣王朝的命运。
“众卿家,边关急报,北冥国大军压境,我军防线告急,三城已失,形势危急!”皇帝的声音虽尽量保持镇定,但其中的忧虑与紧迫感仍是不言而喻。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炸开了锅。百官们或惊愕、或愤怒、或恐惧,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使得原本庄严肃穆的朝堂变得嘈杂不堪。
“陛下,北冥国狼子野心,此番来犯,必是蓄谋已久。我军应立即调集所有可用之兵,全力迎战,誓死保卫边疆!”一位老将率先站出,声如洪钟,激昂慷慨。
“老将军所言极是,但我国幅员辽阔,兵力分散,若贸然集中兵力于一处,恐其他边境亦会遭受侵袭。”一位年轻文臣提出异议,他眉头紧锁,显然也在为这突如其来的危机而忧心忡忡。
“臣以为,应派遣能言善辩之士前往北冥,尝试以和平手段化解干戈。同时,加强边境防御,整军备战,以备不时之需。”一位谋士提出折中方案,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深思熟虑的沉稳。
随着讨论的深入,各种建议如同潮水般涌来。有的主张坚壁清野,消耗敌军;有的提议联合周边小国,共同抵御外敌;还有的则建议加强内政,提高国力,以长远之计应对危机。
皇帝静静地听着,时而点头表示赞同,时而眉头紧锁陷入沉思。他深知,每一个建议都代表着一种可能,但每一种可能都伴随着风险与代价。
“诸位爱卿,朕知尔等皆为我大宣尽心竭力。然则,国难当头,非一人之力所能解决。朕希望尔等能够放下成见,齐心协力,共谋国是。”皇帝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决心。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朕已决定,即刻调集精锐部队,由无心将军亲自率领,前往边疆支援。同时,派遣使者前往北冥,尝试和平谈判。但朕也要提醒尔等,和平需要实力来支撑,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整军备战,以保我大宣江山永固!”
随着皇帝的话音落下,朝堂之上逐渐恢复了平静。百官们纷纷领命,表示将全力以赴,共赴国难。皇帝的目光扫过每一位大臣的脸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只要君臣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