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深处,晨光微露,皇上与双喜公公的身影在小池边显得格外宁静。池水清澈见底,偶尔有几尾鱼儿跃出水面,带起一圈圈涟漪,仿佛也在聆听这君臣之间的对话。
双喜公公手持钓竿,眼神却时不时地瞟向皇上,似乎在寻找合适的时机开口。终于,他轻声打破了这份宁静:“皇上,昨夜那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不仅滋润了万物,还意外地帮了大宣周刊刊印局一个大忙,咱们精心策划的计策,似乎就这样被天公作美地化解了。”
皇上轻轻摇了摇头,目光依旧盯着水面,似乎能从那平静的水面中看出些什么:“玉霞的运气,确实让人羡慕。你的布局,朕是看在眼里的,没想到,最终还是败给了这不可预测的天意。”
双喜公公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抹狡黠:“天意?或许吧。但臣还有一事要禀报皇上,这雨,可能并非全然天意。”
皇上闻言,眉头微皱,转头看向双喜:“哦?此话怎讲?”
双喜公公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臣近日听闻,这场大雨并非自然而成,而是有人暗中操控,用术法引来的。”
皇上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术法?这世间真有如此神通广大之人?”
双喜公公点头:“确有此事,皇上。据说,这幕后之人乃是玉霞的师父,一位修仙求道的高人。此人不仅精通天文地理,武学造诣更是深不可测,甚至还能以医术救人于危难之间,堪称世间奇才。”
皇上沉吟片刻,摇了摇头:“如此神人,朕倒是未曾耳闻。不过,既然有此传言,双喜,你便去查一查,看看这背后到底有何玄机。”
双喜公公应声道:“遵旨,臣已安排人手去查了。”
皇上收回目光,重新看向水面,心中却已翻江倒海。片刻后,他开口问道:“这大宣周刊之事既已受阻,咱们还需另寻他法解决玉霞的问题。你可有何良策?”
双喜公公略一思索,答道:“皇上,臣有一计,或可一试。玉轮书局之所以能在大宣周刊之后迅速崛起,全靠柳家和贾家在背后的支持。若咱们能断了他们的外援……”
皇上点头表示赞同:“此计虽好,但实施起来却非易事。柳、贾两家在朝中势力盘根错节,若贸然动手,只怕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双喜公公微微一笑,道:“皇上所言极是。但臣以为,咱们不必用阴谋,而是用阳谋。皇上可颁布一道法令,禁止为官者从商。这样一来,既能整肃朝纲,又能削弱玉轮书局背后的支持力量。同时,还能让朝中的官员们更加依赖朝廷,不敢有二心。”
皇上闻言,眼前一亮,拍案叫绝:“好主意!此计真乃一举两得!双喜,你果然是朕的智囊。便依你之计行事吧。”
双喜公公躬身领命:“是,皇上。臣这就去安排,并借陆振华之力,将此法令顺利推行下去。”
皇上满意地点了点头,目光再次投向了平静的水面。
数日后,皇帝的诏令正式颁布,朝堂之上掀起轩然大波。
朝中权贵多蓄私产,随着禁商令的雷霆颁布,大臣们皆感束手束脚,一时无措。
宣都城内,昔日繁华的商铺纷纷挂起了歇业或转让的牌子,一片萧瑟之景。
皇上铁腕治政,律法如山,不仅整顿了市场,也使得朝堂风气为之一清。
在此背景下,柳冬溪因时势变动而重获圣眷,再度被任命为工部尚书,重返政坛中心。
此举背后,皇上的用意深远——旨在通过恢复柳冬溪的官职,巧妙地将他与商贾之女玉霞的距离拉开,避免可能的利益纠葛,以维护皇权的稳固。
春风和煦的午后,柳冬溪轻步踏入城中一间雅致的茶馆,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窗外竹影摇曳,茶香与花香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微妙的氛围。
他特意挑选此地,是希望能在这样一个不惹眼又略带温馨的环境中,与玉霞进行一场坦诚的对话。
不久,玉霞如约而至,她身着淡雅,步履轻盈,步入茶馆的那一刻,仿佛连空气都多了几分柔和。
两人相视一笑,无需多言,那份默契已足够温暖人心。
柳冬溪道:“小玉,快坐,外面很冷吧。”
玉霞道:“宣都城的冬季还算温暖,不是那么寒冷。”
待小二沏上两杯上好的龙井,柳冬溪轻抿一口,缓缓开口:“小玉,今日约你至此,是有一事不得不与你面谈。禁商令已正式实施,其影响之广,超乎想象。柳家作为朝中一员,不得不遵守律法,因此,往后恐怕无法再像以往那样,为你的生意提供直接的支持了。”
玉霞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但随即恢复平静。
她轻轻放下茶杯,微笑着说:“冬溪,你的难处我都明白。禁商令是国家大事,个人情感与家族利益自然要让步。我虽为女子,但也知大局为重,你无需为此感到愧疚或为难。”
柳冬溪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感激地望着玉霞,继续说道:“小玉,虽然柳家不能直接相助,但我个人会尽我所能,一定会帮你的。”
玉霞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坚定与希望:“谢谢你,冬溪。有你这句话就够了。如今玉轮书局和玉品轩都做的很好,没有柳家和贾家,我也能守好。”
柳冬溪语气凝重而充满信任:“小玉,我深信你的能力。但眼下的形势,皇上似乎已对玉轮书局有所留意,大宣周刊的内容务必更加谨慎,避免触及禁忌,以免引火烧身。”
玉霞点头,目光坚定:“我明白,冬溪。我会谨慎行事,同时也会坚守初心,为大宣的百姓保留一片发声的净土。这是大宣周刊存在的意义所在。”
柳冬溪轻叹,随即话锋一转,透露出坚定:“放心,我已部署了可靠人手,加强新刊印局的安全,确保类似纵火之事不再重演。你的安全,也是我的责任。”
玉霞感激之余,也不乏忧虑:“你的保护我铭记于心,但皇上的意志难以揣测,他恐怕不会轻易放过我。”
柳冬溪闻言,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笑:“看来,你心中已有对策?你总是能在逆境中寻得生机。”
玉霞坦然相对:“确实,冬溪。禁商令之下,大宣周刊与玉轮书局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已有部分地区限制了我们。但我不会坐以待毙。我决定,利用这段时间,开设火锅店,以此作为新的经济支柱,为周刊和书局提供资金支持。”
柳冬溪眼前一亮,赞许道:“好主意!火锅店不仅能为你带来稳定的收入,还能在民间树立新的形象,为你的事业增添一抹不同的色彩。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
玉霞感激地笑道:“你的支持是我最坚实的后盾。接下来,我会全力以赴,让火锅店成为大宣的新风尚,同时也为大宣周刊和玉轮书局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
柳冬溪:“好,看你这么有干劲,我就放心了。”
玉霞:“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和皇上的仗,还有得打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