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十一日,也就是八月初二早上,大雨终于停歇,天空已经放晴,可不见海水退下。按照当初设想城内空置房屋和官府搭建帐篷收留难民,统一由官府搭施粥。
七月下旬的暴雨整整下了十天十夜,沿江、沿海的村庄相继毁坏,兵曹和吏曹带人救助完府城周围的百姓,还去到各县救人,辛苦奋战十日后,许多士兵和衙役早就累瘫了。
现在暴雨沿江停止,虽然海水未退,相信用不了多久海水就会退去,当务之急是灾后重建。
经过这十日大家相互协作,六曹的将士对宋通判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虽然农田受灾面积较大,房屋倒塌不计其数,整个台州府损失几十万两银子。
府衙内,抗洪领导班子又开了一次灾后重建大会。会议上,宋轻舟提议,让十户百姓为一个单位,形成一个互助小组,十家先帮一家建房,再帮第二家,以此类推,直到十家全部建好,建房期间由府衙发放救济粮食。
沈如新也知道,现在必须要开仓放粮,府衙先借了粮店的四万斤粮食,府衙内部人捐赠的八千多斤,宋通判家捐的十五万斤粮食,加上城内富户捐赠的十万多斤粮食,一共约三十万斤粮食,现在所剩不足十万斤,这海水还没有退下,目前城内难民约五万人,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队伍,每日消耗大量的粮食。
府衙全员一致通过,灾民重建就可以开仓放粮。这次抗洪,府衙所有人做得都很出色,比任何一年做的都好,真正做到了上下一心,共度难关。
此次台州府的水灾办得很好,沈如新有了这个功绩,基本年底即将会被召回京城。暴雨的第二日,宋轻舟的急件送来时,他就立即组织好预言,向京城发了八百里加急。如今暴雨停止,山洪也将停歇,海水也将日渐消退,此时,正是他向皇帝表功的时候,又一封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京城,收到第一封八百里加急:台州府百年不遇山洪爆发。皇帝传了六部和三公上殿商议事宜。
集英殿里,老皇帝一如往常坐在上首,眼睛带着审视看着各位大人,面无表情道:“台州府山洪爆发,海水倒灌,诸位臣工有何建议?”
下面大臣们相互对视一眼,心里都跟明镜似的,台州府哪年没有山洪,朝廷哪年不派人去赈灾。
“臣以为当务之急应该派大臣,前去赈灾,灾情已经发生,百姓无家可归,食不果腹,当施粥安抚百姓,防止灾民暴动。”礼部尚书建议道。
“非也,台州每年都有山洪爆发,海水倒灌,为何今年尤其严重?此乃海神发怒,台州府历年皆是平安度过。自从开造盐场,引海晒盐,触怒海神,臣等以为将宋轻舟等人立即治罪。还应开坛祭祀海神,以平海神之怒。”钦天监道。
“贾大人,你不可将开造盐场和山洪爆发混为一谈。现今,应当前去赈灾和当减免赋税。”兵部尚书杨文涛道。
老皇帝面无表情,不动声色观察下面的众人,按照八百里加急的时间推断来看,现在收到急信应该有十日时间,那等这殿上讨论结束,再派人前去,基本都要一个月后,那台州府最严重的情况早已经结束,他们去赈灾只不过是个走过场,捞一个业绩。一个两个有什么心思,谁不知道,都想吃屁呢。
萧宰相道:“臣等以为,现在再派人已经来不及,去了也是无用功。但是臣相信,台州府知府沈如新治理台州多年,经验丰富;知州周怀宇也是探花之才,思维敏捷;台州府通判乃状元之才,胸怀治国之策,他们应该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我等只要在此静等他们的消息即可。”
老皇帝摸了摸胡子,笑着点了点头道:“萧相说的有道理。先静等消息,以观后效。”
邱工坊里,许婆子和绿蕊已经被牙行带走,朱管家嘱咐牙行的管事道:“牛管事,大人的意思是将许婆子和绿蕊远远发卖掉。”
牛管事道:“朱管家放心,小的清楚。许婆子应该没有问题,就是那绿蕊姑娘,一直叫嚷他是通判大人的妾室,已经被大人破了身。这不好处理啊。”
“你别听她胡说,她家曾是罪官,她只不过是个官婢而已,大人从没有动过他。”朱管家左右看看道,“她是被大人的大舅子给破了身子。你掂量着办。”
牛管事笑着道:“小的明白。一定给通判大人将事情办理的妥帖的。”
三日后,城门前的海水退去不少,南城门的地面已经露出一部分,东城门海水还未完全消退,树木已经露出了枝丫。
台州府通知六县的县令来了府城述职,就是宁海县、临海县,天台县,仙居县,黄岩县和温岭县,汇报各县洪灾的伤亡人数。
六县之内伤亡一共三百六十三人,府城附近无一人伤亡。这是个非常亮眼的数字。往年才发生一日山洪,海水倒灌三日都死伤两三千人。这次发生山洪发生七日,海水倒灌十几日,只死了三百六十三人,不足往日的七分之一人。
这么大的业绩如果上报,铁定了加官进爵。坐在位置上的周怀宇和宋轻舟都没有吱声,反而知府沈如新,对六县提出了表彰。
沈如新将重建家园的事情推广出来,小组互助精神落实到位。要求六县内的灾民分别以十户百姓为一个单位,形成一个互助小组,十家先帮一家建房,再帮第二家,以此类推,直到十家全部建好,建房期间由府衙发放救济粮食。
沈如新今晚特意在醉仙楼设宴,为府衙的官员和六县的知县庆功。早有衙役提前来打过招呼,今晚知府醉仙楼包场。
一行人来到了醉仙楼。掌柜脸笑的像朵花,带人跪在在大门前迎接知府道:“草民感谢沈大人,没有沈大人带人护住台州城。我等今日极有可能也是难民中的一员。”
沈知府笑意盈盈道:“都免礼!引各位入座吧。”掌柜的赶紧一行人入了二楼雅间。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