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婚姻,历经三载春秋,却似乎未能在世间留下深刻痕迹。与他未曾共筑爱巢,亦未在婚后添置昂贵之物,更未迎来爱情的结晶,属于我们血脉相连的孩子。
这段婚姻的终结,对我而言,近乎是一场空手而归的旅程。李哲希婚前所积累的财富,包括那座坐落于城市心脏地带、价值不菲的豪华别墅,均被法律界定为婚前财产,与我无缘。
因此,在离婚之际,两人未因财产分配而起波澜,唯余双方家庭的重重阻挠与李哲希模糊不定的态度,让这段关系的解体拖延良久。回顾往昔,深感李哲希对离婚之事似乎并未表现出迫切,反倒是我,成为了推动这一进程的主要力量。
这场离婚拉锯战,从初露端倪至尘埃落定,历时整年,耗尽了我的心力与情感。直至我出席李哲希三弟的婚礼,那份承载着双方解脱之意的离婚协议,才终于得以签署,为这段关系画上了句号。
至于李哲希在那段日子里的真实想法,对我而言,已成过往云烟,无从探究。这段既戏剧化又充满遗憾的婚姻,仅仅维持了短短三年,如同晨雾中的幻影,风过即散,未留下实质性的痕迹。然而,若说这段婚姻中真有何收获,那便是我们共同助养于福利院的一个孩子——一个与我们虽无血缘相连,却以爱维系的小生命。
那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小男孩,年约四五,正站在童年的门槛上,尚未踏入知识的殿堂。这个孩子,是在我们婚姻最为和谐之时,以共同的心愿带回家的。
那时,曾梦想过正式收养他,但受限于我的年龄及家庭内部的反对,这一计划被迫搁置。随着两人关系的破裂,收养之事自然无疾而终。但幸运的是,这个孩子并未因他们的分离而遭受物质上的匮乏。
李哲希始终履行着作为助养人的责任,每月慷慨解囊,确保他在物质生活上无忧无虑,尽可能减少因家庭变故带来的任何不便。这段特殊的缘分,成为了我们婚姻中一抹温暖的亮色,即便在分道扬镳之后,依旧照亮着彼此前行的道路。
时常心系着那位曾深深挂念的孩子,即便在我跨越重洋,远赴异国他乡之际,这份牵挂也未曾有丝毫减弱。除了对年迈双亲的深切思念外,孩子的身影始终萦绕在心头。即便身处异国,仍不忘委托胞弟,每月自其账户中划拨资金至福利院,确保孩子的生活无忧。
李哲希则始终如一地执行着这一份爱的传递,不仅限于金钱上的资助,更在物质上尽力满足孩子的需求。尽管缺乏亲生父母的怀抱与疼爱,但孩子的生活条件却远胜于许多同龄人,物质上的富足难以填补他内心深处对亲情的渴望。
对他而言,或许拥有真正属于自已的父母,才是世间最纯粹的幸福所在。金钱与物质的堆砌,对他这个年纪的孩子而言,尚显抽象与遥远,他更满足于简单的温饱与偶尔的新奇玩具。然而,在他稚嫩的心灵深处,亲情的分量无可替代,始终占据着至高无上的位置。数日前,李哲希接到了来自孩子的电话,那稚嫩的声音中满是对陪伴的渴望,询问他何时能再次探访,共度欢乐时光。鉴于工作的繁忙,他仅能每月抽出一日时光,陪伴这位在他心中同样重要的孩子。
而关于我归国的消息,他巧妙地保密,计划届时携我同行,为孩子编织一场意外的喜悦。
车内,因急于赶路,尚未享用早餐,听闻李哲希的提议,不禁轻声询问:“你告诉他我回来了吗?”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期待与忐忑。
“尚未,我想给他一个惊喜。”李哲希微笑着回应,随即询问:“周末你可有空闲?愿否一同前往?”
我略一思忖,反问道:“应当可以,但你是否愿意与我同行?”我的目光中闪烁着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过往的释怀,也有对未来的期许。
李哲希闻言,目光温柔地转向我,缓缓说道:“即便我们的关系已非夫妻,我们依然可以是小俊共同的父母,不是吗?”话语间透露出一种超越个人情感的责任感与深情。小俊,这个被命运捉弄的孩子,自小便被遗弃于福利院门前,仅凭一张写有出生日期与姓名的纸条,成为了他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身份标识。
他姓龚,名小俊,一个寓意深远且悦耳的名字,配以他那天真无邪的笑容与惹人怜爱的模样,更显得命运对他不公。每当思及此,心便不由自主地柔软起来,所有的拒绝与犹豫瞬间烟消云散。轻轻点头,不再言语,转而专注于手中的三明治。
这家店铺的三明治以其独特的坚果粉配方而闻名遐迩,每一口都是对味蕾的极致诱惑,与市面上那些单调乏味的三明治截然不同,恰如我对小俊那份深沉而细腻的爱,虽历经风雨,却愈发醇厚。在那每一口的咀嚼间,味蕾被引领至一场层次分明的味觉盛宴,然而这份独特体验,对于我而言,却仅有一次难忘的邂逅。
餐后,在李哲希的细心监督下,一丝不苟地完成了口腔的清洁仪式,从牙刷轻拂过齿间的每一个角落,到漱口水带走最后一丝坚果的余香,直至确认那份微妙的香气彻底消散,方觉安心。
这段插曲,在我心中悄然种下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微妙情绪。轻咬着手中的三明治,言语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揶揄:“日后若再赠予美食,请务必避开此口味,改选另外一家的招牌。”
李哲希的目光在我身上稍作停留,其中交织着复杂难辨的情绪。
我则以一抹傲然的姿态回望,言语间透露出决绝:“你我之间,婚姻已成过往云烟,无论你对花生敏感,还是对过往有所介怀,皆与我无关。这些年,我为你舍弃了诸多坚果之欢,如今重获自由,自是要好好享受这份久违的味蕾盛宴。”
“听你所言,似乎离婚于你而言,竟是解脱?”李哲希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
“确是如此,仿佛连呼吸都变得更加畅快无阻。”我回答直截了当,不带丝毫犹豫。原以为李哲希会有些许不悦,却见他只是轻轻点头,口中含糊应承,脸上神色晦暗,让人难以捉摸其内心真正的波澜。随后,他驱车将我送至报社,便调转车头,驶向最高院的方向,仿佛从我的世界中悄然抽离,一连数日未曾再现,留给自已一片意外的宁静。
不禁暗自揣测,是否自已那日的话语无意间触动了他作为男性的自尊,让他决定从此划清界限,不再有所交集。然而,这份宁静并未持续太久,周末的清晨,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打破了宁静的氛围。
电话那头,是李哲希那熟悉而又略显生硬的声音,提醒今日需陪伴小俊外出游玩,并命令我即刻起身准备,半小时后他便来接我。挂断电话,恍若被突然赋予任务的士兵,心中五味杂陈。
李家三兄弟,他们之间的纠葛与牵绊,似乎并未因婚姻的结束而彻底断绝,反而以一种更为微妙的方式,继续在我的生活中悄然上演。在众多陪伴的亲友之中,除了这位前配偶外,其余两位皆有着军旅生涯的背景。
然而,令人颇感意外的是,即便李哲希这位温文尔雅、书卷气浓厚的男子,在言谈间往往不经意间流露出一种类似军中指挥官的威严,仿佛他的每一句话,都被赋予了不容置疑的力量,自然而然地引领着听者步入行动的轨道。
那是一个春意盎然的日子,天公作美,初春的温暖与生机提前造访,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新生植物交织的清新香气,阳光温柔地洒落,为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也温暖了每一个人的心房。李哲希依约接上了我,随后驱车前往福利院,将小俊小心翼翼地接了出来。
三人一同踏上了前往市中心的轻松之旅。对于我而言,这一年的分离仿佛瞬间被拉近,惊喜地发现儿子已悄然成长,那份母性的柔情瞬间溢满心间。一边略带责备地指出李哲希在童装选购上的疏忽,一边迫不及待地将儿子领进了繁华商场的童装区。
这个在陌生人面前略显羞涩的小男孩,即便是在面对母亲与父亲这样亲近的人时,也需要长时间的相处才能逐渐敞开心扉。重逢的喜悦与久违的陌生感交织,让他初时显得有些拘谨,言语间带着几分腼腆。直到置身于五彩斑斓的童装世界,挑选并试穿上一件件符合他年龄、充满童趣的衣物后,小俊的脸上终于绽放出了既羞涩又欢愉的笑容。
即刻为儿子换上了新衣,目光落在手中那件被替换下的、色调略显沉闷的旧童装上,我不禁眉头微蹙,转而对李哲希投以略带责备的目光:“你的审美何时变得如此保守了?自已打扮得那般得体,怎会给孩子挑这样的衣服?”
闻言,他只是轻轻摸了摸鼻子,心中虽有苦衷却未加辩解。事实上,这套衣物并非出自他手,而是福利院为孩子们统一采购的。
他深知自已在童装选择上的不足,便多给了些费用,委托福利院代为操办。然而,面对众多需要照顾的孩子,福利院的工作人员自然以实用为主,难以做到每件衣物都尽善尽美。面对责备,李哲希默默承受,心中也暗自反省,近来对小俊的关心确实有所疏忽。
这份无声的接受,不仅是对情感的尊重,也是对自已内心的一份鞭策。他在平日里展现出的,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温文尔雅。他的面容,天生便带着一股亲和力,五官线条柔和,与家族中其他两位成员相比,少了那份棱角分明的刚毅,多了一份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靠近的温暖。
在家庭的温馨港湾中,他更是极少展露怒容,这份难能可贵的平和,使得我在长达三年的婚姻生活中,几乎未曾亲身体验过丈夫的严厉与不悦。然而,若真要细究,或许那份隐于日常之下的情感缺失,才是内心深处最为细腻的伤痛。
婚姻之初的半年,两人之间的关系更像是并肩作战的同事,默契虽在,却少了那份应有的亲密无间,即便是夜晚的亲密时光,也似乎总隔着一层难以言喻的薄膜,让两颗心难以完全交融。
直至时光流转,一年之后,这份关系才渐渐回暖,迎来了它应有的和谐与温馨。也是在这一时期,我们共同迎来了小俊,这个小生命的加入,让两人开始踏上了为人父母的旅程,学习着如何以爱之名,共同守护这份新生的希望。
小俊,身着精心挑选的童装,宛如小天使般自信满满。他一手紧握着我,一手拉着李哲希,兴奋地提议前往享用冰淇淋。
于是,在一家商场内,这幸福的三口之家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各自手持一个蛋筒冰淇淋,悠然自得地坐在店铺外的小桌旁,享受着这份简单却纯粹的快乐。
小俊吃得津津有味,偶尔的急迫让冰淇淋不慎沾染了新衣,连忙抽出纸巾,细心地为他擦拭。
李哲希在一旁目睹此景,嘴角勾起一抹淡笑,悠然说道:“看来,还是该让他穿那身更耐脏的衣服来。”言语间带着几分调侃,却也透露出对妻儿满满的宠溺。
我佯装生气地瞪了他一眼,一时之间竟被这份突如其来的幽默噎得说不出话来。而小俊,则在一旁咯咯直笑,童言无忌地赞叹道:“爸爸妈妈,你们真的好般配哦!就像电视里说的那样,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呢!”这句话,如同温暖的阳光,瞬间照亮了三人之间的每一个角落,让这份爱,更加坚定而温暖。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