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已经完成,白锦惜去镇上的时候,看见门口贴了一张告示,意思是秋收后每家要出一个男丁服徭役。
这次是力役,治理河渠一个月时间。还好这几年天下太平,不用服兵役。
白锦惜心中一惊,这可不是好消息,她忧心忡忡地回到家,将此事告知父母。
父亲眉头紧皱,母亲则默默流泪,一家人陷入了困境。
无奈之下,白锦惜决定去找村长商量一下,看是否有其他解决办法。第二天,白锦惜来到村长家,说明了自家的情况。
村长却说“你们家不用出人,你大哥有官身,可免服徭役。”在白锦惜听来,村长的话就像那天籁之音。
“大爷爷是真的吗?真是太好了。”白锦惜有些激动。
这一年村里人跟着白锦惜也挣了一点银钱,白家村好些人家都愿意出一些银两,委托别人代为服役。
别的村家里实在过不下去的人家也是愿意去的,毕竟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那几两银子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意味着生活的希望和改变。
这些家庭或许正面临着贫困、饥饿和困境,但这笔钱可以帮助他们度过难关,甚至有可能让他们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因此,尽管这份工作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但对于那些处于绝境中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他们愿意为之冒险。
白家不用服徭役,一家人都很高兴。几家欢喜几家愁,不去的自然高兴,要去的却是满面愁容。
服徭役的日子一天天过去,白家村的生活渐渐恢复了平静。
白锦惜又准备开始她的计划了,修路,盖私塾。
她又找村长去了,“大爷爷,忙啥呢,找你说点正事。”
“啥正事?你这丫头又有啥好主意啊。”村长笑呵呵的问白锦惜。
不怪村长这样说,是因为她几乎每次来说的都是利民的好事。
“我想着在村里盖私塾,我们家出银钱。”白锦惜认真的对村长说。
“怎么想起来盖私塾了,那可是要不少银子的,”
“你们家又是买地、买山头,又是盖新房子的。有钱也不是你这样花的。”村长语重心长的问道。
“放心吧大爷爷,我有数的。大哥走仕途,以后肯定得培养自已的人脉,能从自已家族挑最好不过。只有相互扶持,家族才能强大起来。您说是这个理不?”
“你这丫头想得确实周到,”村长赞叹不已。“你小小年纪能有这般见识,确实非比寻常。这样吧,我召集大家过来商量一下,看这样行不行,你出材料钱,大家出力。这是造福村里的好事,我想大家也是愿意的。”
“就按您说的来,我都可以的。”白锦惜无所谓那点工钱,大家能齐心协力那是最好不过。
村长很快便召集了村民们,向大家说明了情况。
村民们听后,纷纷表示赞同,愿意一起出力建私塾。
白锦惜非常开心,她立刻着手准备建筑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