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年邋遢男人,走向栅栏,打开门后,陆陆续续有人走了过来,中年邋遢汉子收取一个个小绣袋,放入了自已的袖口,然后才放行。
陈平安早就给这些人让了道,这些人,总共是八人,但却是分为了五批,走向了小镇。
除了那位头戴古怪高冠的年轻人,后有两个七八岁孩子,男孩穿着一件喜庆的红色袍子,女孩粉嘟嘟的,就像是瓷器娃娃。
男孩要比陈平安矮半个头。
男孩在与陈平安擦肩而过的时候,嘴角微微扯了扯,亦是张了张口,虽然没有说一個字,但是有明显的口型,自然是说了两个字,极具挑衅。
牵着男孩的中年妇人,轻轻咳嗽一声,孩子才收敛了几分。
小女孩被一个高大满头银霜的魁梧老人牵着,她转头对着陈平安说了一大串他听不懂的话,还对前面的小男孩指指点点。
虽然他不知道小女孩说的什么,但是可以看得出,似乎在告状。
魁梧老人乜一眼草鞋少年。
就只是被此人看了一眼,就下意识的后退了几步。
就像是心中响起了一阵恐惧。
看到这一幕后,小女孩就再也没有多言,就再也没多看一眼陈平安,但是眼眸之中却是闪过一丝不屑。
陈平安虽然一直在小镇生活,没有见过世面,但不等于他看不出别人的脸色。
待到这群人离开。
中年邋遢汉子坏笑道:“你想知道这些人刚刚说了什么不?”
陈平安咧嘴笑道:“当然想。”
中年汉子乐呵呵道:“说你长得俊俏,全都是好话啊。”
陈平安嘴角微微抽搐,心里暗自骂道,你当我傻呀?
汉子看破了少年心思,笑容更加肆无忌惮,“你要不是傻子,老子还让你继续送信?”
陈平安没有反驳,生怕会得罪了这个中年光棍,然后到手的铜钱就飞走了。
中年汉子转身,望向那些渐行渐远的人,用手摸了摸已经好几天没有清理的胡渣,嘴角还有涎,“刚才那婆娘,啧啧,两条腿能夹死人。”
陈平安迟疑了一下,有些好奇的问道:“难道那位夫人练过武?”
中年汉子不由的一阵愕然,低眉看向少年,正色道:“我看,你小子是真傻。”
少年一头雾水。
他让陈平安在屋外等着,然后大踏步走进了屋子,出来的时候,手里多出了一沓信件,一眼看去,差不多十多份,中年汉子递给陈平安后,问道:“傻人有傻福,好人有好报,你信不信?”
陈平安数了数,刚好十封信,一只手朝着汉子伸了过去,笑了笑,“说好的,一封信一文钱。”
汉子有些恼怒,将事前早就备好的五枚铜钱,塞给了手上,多少还带着些怨恨,然后大手一挥,气吞山河道:“剩下的那五枚铜钱,先欠着。”
—————————
小镇不大,五六百户人家。
镇上穷苦人家人他都认得,至于那些家境殷实的有钱人,高门大户,他这样的泥腿子自然是不可能跨进别人的院落,在送信之前,他就连那些高门大户扎堆的宽敞的想弄,都未曾涉足过,那些街道,都是用大块大块的青石铺成,下雨天,踩在上面没有泥浆溅起。
那些青石因为年复一年的车马和人走动,已然被磨得光滑如同一面镜子,走在上面,还可以看到自已的影子。
卢、李、赵、宋四个姓氏,在小镇这边是大姓,就连乡塾的都是由这四家出钱,而且这四家城外还拥有大龙窑。
就连历任窑务都造官的官邸,就和这四大家族都在一条街上。
好巧不巧。
今日陈平安要送的,都是小镇出了名的阔绰大户。
其实,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毕竟小镇能来书信的,都是在外面混得不错的,要远行就要有家底,否则寸步难行。
陈平安将信送到了。
到了桃叶街的时候,有个慈眉善目的矮小老人,请他去里面坐坐,喝口水。
但是陈平安腼腆笑了笑,然后转身就跑开。
老人将那封家书轻轻放进袖子,没有急着回屋,而是抬头望向远方眼神浑浊。
最后也望向街道两旁的桃树,随后才挤出一丝笑意。
老人最后才缓缓转身回屋。
陈平安留下了最后一封信,因为那是送往私塾的。
貌似是给齐先生的。
只是路过一个算命摊子,是个身穿老旧道袍的年轻道士,挺直腰杆坐在桌后,头顶莲花高冠。
年轻道人看到跑的急促的少年,眼睛一亮,急忙喊住了少年,“年轻人,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来来来,贫道给你算上一卦,可以帮你驱凶避祸,预知未来福祸。”
陈平安跑的很疾,不过还是转头,朝着年轻道人摆摆手。
年轻道人似乎不死心,身体趴在桌上,提高了嗓门喊道:“年轻人,贫道平日给人解签,要收取十文钱,今儿破个例,就收三文钱!当然,若是上签,你不妨多加一文钱,就当是鸿运当头,大吉大利!若是上上签,贫道就收你五文钱,如何?”
刚刚走出几步的陈平安,身体明显顿了顿,年轻道人见此,立刻火速起身,继续道:“年轻人,你是我头一位客人,贫道干脆就好人做到底,只要你坐下来抽签,甭管你是抽的什么签,最后我都送你一张由贫道亲自写的驱凶避祸的纸符文,以贫道的本领,不说让你以后投个大富大贵的,至少让你后世无忧,倒是勉勉强强可以做到的。”
“天大的机缘,何不尝试一下。”
陈平安怔了怔,但还是坐在了算命摊前的长凳上。
年轻道士,草鞋少年,两个大小早起的人儿,就这么相视而坐。
年青道人伸出手,示意草鞋少年可以从签筒里面摇出签。
陈平安犹豫了片刻,兀自问道:“我不抽签,就帮我写一份黄纸符,行不行?”
眼前这个年轻道士,在小镇已经也七八年的光景,但是在小镇上,除了逢年过节讨个喜庆,其余大部分时间都不会去他那抽签,而且,据闻每次从签筒里面摇出的签,皆是中上签,从未出现过下签,小镇百姓,每每到了春节都会花十文钱去要签,就当是为新的一年讨个彩头。
年轻道人摇摇头道:“咱们说好的,摇签,然后贫道送你一张黄纸符文,收你五文钱。”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