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所知,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可是已经多次上书欲伐南诏啊,只是因为我吐蕃未亡,唐皇方才暂时没有动手……”
“若是吐蕃灭亡,唐军定然会从东、西、北三个方向进攻南诏……甚至南方的骠国也会听从唐皇之命从南面进攻……”
“云南王以为南诏能够抵挡四路大军的进攻吗……救吐蕃其实就是在救南诏啊!”
“在下言尽于此,出不出兵,云南王还请自行斟酌!”
翟不离说到这里,向皮逻阁拱手一礼,随即大摇大摆的走出了宫殿。
皮逻阁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微微闭了闭眼睛。
“大王,万万不可出兵啊,不出兵还有挽回的余地,一旦出兵以唐人霸道的性格必然会报复我南诏!”
“大王,坦绰(丞相)所言非也……正如那翟不离所言,就算我南诏不救吐蕃,唐人在灭亡吐蕃后,也会进攻我南诏!”
“吐蕃若在,南诏还可求助于吐蕃,吐蕃若亡我南诏孤立无援,到时候恐怕亦亡……”
“大王蒙达将军所言甚是,那唐人甚是霸道,自那大唐立国以来被其所灭之国不下百……”
“非也,大唐虽然霸道,但也只是针对敌对国……西域诸国若非唐皇庇护怕是早就被灭……”
“咱们与西域诸国可不同,难道咱们真的要让出这十多年来所获之土……”
“我南诏本就是大唐附属国……那唐皇对这些个羁縻州本就不甚在乎……”
皮逻阁就这样静静的看着自己的大臣在殿中争吵,他自己则在心中不断的进行斟酌思量。
最终皮逻阁还是选择了出兵援助吐蕃,因为他很清楚若是不退出这些年占据的唐土,唐人绝不会饶恕南诏。
但就这样放弃所占的领土他也心有不甘,那可是相当于如今南诏国三分之二的土地啊。
天宝八载七月二十八,南诏王皮逻阁终于下达了命令,以大将蒙达为主将领兵五万救援逻些。
命令下达后,南诏坦绰到王宫外大哭:“此南诏亡国之始也!”
皮逻阁得知后,大怒,本想直接杀了他,但又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遂下令把其放逐至骠国。
……
歼灭了本登忽所部之后,李恽领兵返回了逻些城。
这时兀伦样郭带着招降的大大小小的吐蕃贵族前来拜见。
李恽在大帐中接见了这些吐蕃贵族。
为了讨好李恽,各家贵族除了按照兀伦样郭的要求送来了质子,还从族中挑选了不少女子献给李恽。
李恽自然是照单全收,不过这些女子他并没有自己享用,除了挑选出了最美的几人准备进献给李隆基外,其余女子则都赏赐给了有功将士。
至各家贵族送来的质子,则单独编为质子营,交由李宁管理统带,作为自己的亲兵。
李恽对兀伦样郭也很是满意,随后下令召见了他,兀伦样郭来的时候却是把自己的儿子也带了过来。
“兀伦样郭,汝想要什么?”
兀伦样郭闻言当即跪了下来,“仆已经年老无法久侍于将军,我儿年轻请为郎君门下走狗!”
李恽闻言面色一变看向跪倒在地的兀伦样郭和他的儿子。
“这真是你的本意!!”
李恽向那年轻人问道
年轻人闻言立即再拜道:“仆请追随于郎君左右!”
李恽点了点头:“如此某赐你名李样,从此以后汝当入汉籍……”
“多谢郎君,小人誓死效忠郎君!”
……
天宝八载七月三十,李恽已经完成了所有攻城的准备。
为了攻下这逻些城,李恽这一次一共准备了二十台重型投石车和四十台小型投石车。
除此之外还有床弩,云梯,盾车等各种各样的攻城武器。
正式攻城前李恽召开了一次军议,这次军议除了唐军将领,投降的吐蕃东岱以上的军官也都有参加。
吉桑东赞和弥素两人这次自然也有参加。
“我军已围城月余,某欲明日攻城,诸君以为如何?”
赵广汉闻言拊掌道,“甚好甚好,明日当叫那达扎路恭好看!”
弥素此时却是欲言又止。
李恽看了他一眼道,“大伦有何疑虑?”
弥素摇头叹息一声,“可惜逻些城明日就将毁于战火了!”
吉桑东赞在一旁劝说道,“大伦无须悲伤,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收复逻些之后,正好可以重建一座更好的城池……”
郎素叹息一声,“但愿如此吧,只是可惜了城中如此多大好男儿……”
赵广汉在一旁闻言却是腹诽不已,“你若真在乎城中之人又岂会……”
李恽看了一眼郎素和吉桑东赞,“大伦无需忧伤,此战之后,所俘虏的吐蕃人可尽予两位处置!”
李恽此言一出,两人皆是眼睛一亮。
吉桑东赞在心中盘算:“城中皆是青壮,若是收了这些人,那么未来整个吐蕃还有谁能够跟自己抗衡。”
郎素闻言也是转忧为喜道,“如此多谢将军了!”
……
翌日,天刚刚亮,唐军提前用过朝食列阵于逻些城下。
“那是什么?”
一名吐蕃百夫长,指着唐军阵营中那巨大的投石车问道。
“那是唐人的石砲!”
一名曾经见识过唐军投石车的贵族回答道。
城中所有人,望着那二十具巨大的投石车,皆是心生畏惧。
“大将军怎么办?”
一名贵族军官问道。
达扎路恭望着那巨大的投石车,也是心中发怵看着那投石车他首先想到的就是石堡城的大火。
他看了看逻些城的城墙,他心中明白这城墙虽然看似坚固,但绝对挡不住那巨大的石弹。这逻些城也经不住大火的焚烧。
“将军,恐怕只有出城一战了!”
一名见识过唐军投石车巨大威力的东岱焦急的叫道。
达扎路恭点了点头,“命令骑兵集合……”
左右之人这次没有反对的声音,大家皆是明白逻些的城墙是挡不住唐军投石车的。
与其在城中等死不如出城拼死一搏。
仅仅用了一刻多钟,达扎路恭就领着他本部七千骑兵出了城。
这七千名骑兵也是达扎路恭手中最后的骑兵部队了。
他们人人都装备着铁制头盔,身穿两层铠甲,外层是唐式的扎甲,内层则是吐蕃传统的皮甲。
从这身铠甲也可以看出这支军队绝对是吐蕃人中的精锐。
实际上达扎路恭能够有如今的地位,倚仗的就是手中这支精锐骑兵。
在他看来,有了这支骑兵在他随时都可以突围而去。
这些士兵的武器也很是精良,平均每名士兵配备了四件兵器。
除了主武器骑枪外,还有一支用于投掷的短矛和近战的弯刀和重剑。
当年为了装备训练这支骑兵他几乎花光了家族百年积蓄。
这支骑兵出城时,逻些城墙上,传来一阵阵的欢呼声,吐蕃联军上下都对这支骑兵寄予厚望。
“杀死那些唐人,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
“让唐人知道,我吐蕃也不是好欺负的!”
“杀光唐人……”
欢呼声中还不时传来一阵阵的呼喊。
这些声音都是城内的吐蕃守军发出来的,逻些城中不少吐蕃人对自己的骑兵同样充满了信心。
看见吐蕃骑兵出城,李恽感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这正是他求之不得的事。
当城头传来敌军的欢呼声后,他更满意了,这正好可以让吐蕃人好好感受一下唐骑的强大。
应该说吐蕃人的骑兵还是非常不错的,虽然比不上唐军,但比起大唐周边其他国家还是要强很多的。
即使是突厥和回纥人的骑兵也未必比吐蕃骑兵强。
没过多长时间,吐蕃骑兵就在达扎路恭的指挥下,摆出了一个类似车悬阵的骑兵阵型。
“李瑄这一战就交给尔了,可有信心?”
李恽向身旁的李瑄询问道。
李瑄先是一惊,又是一喜。
“郎君放心,我会让吐蕃人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骑兵!”
李恽点了点头。
“去吧!”
“诺!”
李瑄答应一声,随即下令
“备战!”
三千唐骑此时在刘益的指挥下同样摆开了阵型。
在他们侧翼还有着一千义从骑兵与两千吉桑东赞与郎素的骑兵。
表明上看,唐军出战的人数远比出战的吐蕃人要少,而且装备差距也不大。
因此不少的吐蕃人对击败唐军可谓信心十足。
达扎路恭骑在马背上,却是面色严肃,他心中很清楚唐骑的战斗力。
唐军兵力虽然比吐蕃少,但军队的战斗力却不是简单的比较人数的。
唐军虽然兵力较少,但训练却远在在吐蕃之上,唐军战兵可都是职业士兵,不是普通的农兵可比的。
不但如此,唐军后面可还有高达十万的仆从兵。
即使击败了眼前出战的唐军,也不见得可以解逻些之围。
“前进!”
达扎路恭一声令下,吐蕃骑兵开始缓缓向前推进。
“看来这些吐蕃人训练的不错!”赵广汉在一旁嘀咕道。
他的声音传入李恽的耳中,李恽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这正好。
吐蕃人表现的越强大,这一战的价值就越大。
这一战唐军不止是要击败吐蕃人,还要让吐蕃人害怕,让他们不敢反抗大唐。
不但要震慑城中的吐蕃贵族士兵,同样要震慑吉桑东赞和弥素这些已经降唐之辈。。
“突骑兵出击!”
李瑄一声令下,唐军突骑兵首先出战。
唐军突骑兵继承了从秦汉以来的传统,作战已然以弓弩为主,一般装备轻便的皮甲,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发动冲锋。
“枪骑上马!”
在突骑兵出击的同时,枪骑兵也做好了出击的准备。
李瑄的战术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先用突骑兵扰乱吐蕃人的阵型,然后枪骑兵使用骑墙冲锋的战术一举把吐蕃骑兵击溃。
“嘚…嘚…嘚…”
眼看唐军突骑马上就要与吐蕃骑兵接战了。
“枪骑出击!”
这时唐军枪骑兵也开始缓缓加速。
另一边,在唐军突骑兵出击时,达扎路恭也下达了冲锋的命令。
他们兴奋的挥舞着手中的武器,准备首先击溃唐军弓骑。
“两翼散开!”
唐军弓骑在距离吐蕃骑兵还有三十步时突然向左右两翼散开了。
唐军骑兵的行动出乎了达扎路恭的预料之外。
这让他感觉到一种一拳打到棉花上的感觉。
但这个时候吐蕃骑兵的马速已经提高到了巅峰,变阵已经来不及。
“勇士们,冲啊!”
达扎路恭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发动冲锋,不过这次吐蕃人吸取了教训,把战马的眼睛蒙了起来。
“将士们,杀敌报国的时候到了......”
“唐军威武......!”
在李瑄的指挥下,唐军枪骑兵在突骑兵向两翼散开时也开始加速冲锋。
吐蕃人呼喊着向唐军冲锋,与他们相反,冲锋的唐军枪骑却只是沉默不语。
只有那“轰隆隆”的马蹄声响彻天际。
“唐军万胜!”
双方骑兵即将相遇之时,唐军突然齐声大呼。
突然爆发的声响,让冲锋的吐蕃骑兵气势为之一顿。
达扎路恭一惊,心中升起不好的感觉。
可惜此时双方已经近在咫尺,对双方来说都没有调整的机会。
“轰!”
两支骑兵如同两股浪潮撞在了一起。
“啊......啊......”
一声声的惨叫声响起,两军骑士不断的掉落马下。
不过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吐蕃骑兵显然处在下风,掉落下马的吐蕃骑兵,至少是唐军的数倍。
后方观战的吉桑东赞,感叹道,“唐军不愧是天下雄兵!”
弥素也苦笑道,“天下万国,大唐之兵当属第一!”
李达看向两人,“两位大伦的选择是明智之举,千年之后,吐蕃人会感谢两位大伦为诸夏统一做的选择的……”
两人闻言,对视一眼,万般无奈涌上心头。
“勇士们,杀啊!”
一名吐蕃贵族军官徒劳的怒吼着,下一刻他的脑袋就被唐军斩下。
另一名吐蕃骑兵刚刚用手中的骑枪刺中了一名唐军,结果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三四支骑枪扎穿了身体。
雪上加霜的是,原本散开于两翼的唐军突骑兵,并没有退出战场,而是绕到了吐蕃人的侧翼对吐蕃骑兵发动了狂风暴雨般的打击。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