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广汉准备发起对额失纳思城的进攻时。
李恽率领的西征军主力也长驱直入,抵达了呼罗珊地区的主城木鹿城。
为了震慑城中守军,李恽命骑兵在马后拴上树枝在木鹿城东、西、南三面进行奔驰。
战马卷起的尘土漫天飞扬,甚至遮蔽了天空。
同时李恽在北面集结了六万骑兵,那铺满整个原野的骑兵部队,让木鹿城的守军惊恐不已。
整个木鹿城上下还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多的骑兵。
就连艾哈迈德见到城外的骑兵之后,都心生绝望之感,更不用说其余的普通人了。
李恽此时并没有直接攻城,在亲自带人对木鹿城进行一番探查之后,他发现这木鹿城确实乃是一座坚城。
若是强攻此城,就算是有火炮之助,伤亡也不会小。
在经过一番斟酌之后,李恽派出了一名投降的大食贵族军官进城劝降。
这名军官到达城下之后劝说道:“这一场战争都是因为艾哈迈德的个人私欲而造成的……”
“大唐皇帝,天可汗,万王之王有令,只要杀了艾哈迈德打开城门,就可以保全性命和财产……”
城上的艾哈迈德听到这些话心中不禁大恐。
“杀了他,给我杀了他!”
恐惧之中,他下达了命令,顿时如雨的箭矢向城外射去。
这些箭雨虽然壮观,但对劝降之人却没有任何影响。
待箭雨停下来后,那军官又高声呼道:“好好想想吧,为了艾哈迈德一人而使全城涂炭到底值不值得!”
喊完话,那军官就打马返回唐军军阵去向李恽复命。
此时守军中已然出现了一些骚动,艾哈迈德也准备对城内守军进行一番清洗。
不过这个时候伊玛目乔申站了出来。
“我的兄弟们,你们难道看不出来这是唐人的阴谋吗……木鹿城乃是帝国在东方最坚固的城池,只要我们团结一心那么唐人就不可能入城来……”
“若是投降,你们知道后果吗……那将是残酷的屠城……希瓦城与玉龙杰赤可都是前车之鉴啊……”
“咱们如今有坚固的城墙,有吃不完的粮食,喝不完的水……只要咱们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击败邪恶的唐人……”
“昨夜真主已经告诉我,在与唐军作战中战死的勇士都将升入天国,享受十二名处女……”
乔申的话让城内守军的军心再次安定了下来。
这时艾哈迈德也趁机向守军承诺,击败唐军之后,每人都可以获得一袋金币的奖励。
为了增加自己的承诺的可信度,艾哈迈德当即命儿子哈桑从自己的总督府中取出了十万枚金币,给每个士兵都发了一枚金币。
艾哈迈德的做法让守军将士的士气再次高涨起来。所有士兵也都高声欢呼起来。
不过艾哈迈德此时内心却是在滴血,这十万枚金币几乎已经是他这些年搜刮的所有金币了。
不过更重要的是,艾哈迈德在见到了城外唐军那赫赫军威之后却是已经失去了信心。
……
当唐军出现在木鹿城下的消息传到巴格达之时,曼苏尔如同遭受到了晴天霹雳差点直接从王座上栽倒下来。
阿拔斯帝国从建立开始就有些先天不足,若是木鹿城被唐军攻占,不但呼罗珊就连南方的俾路支都将落入大唐之手。
如果呼罗珊与俾路支两地不保,那么波斯之地亦不可守。
大食虽然依靠武力征服了波斯,但波斯人的反抗却一直没有停止。
在整个波斯高原到处都有着反抗大食的势力。
唐军若是与波斯地区的反抗力量取得联系,那后果简直不敢想象。
如果再丢了波斯,那么阿拔斯帝国真正的领头就已经所剩无几了。
果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曼苏尔正担心唐军与波斯反抗势力联合,结果就收到了李恽任命卡西姆为大唐波斯都护府都护,并命其进军波斯的消息。
曼苏尔得知消息后当即召集一众大臣、将军、顾问商议此事。
顾问首先给出的建议是,必须立即停止与拜占庭人的战争。
不过这时曼苏尔却是心有顾虑,因为早在唐高宗之时,拜占庭人就已经遣使与大唐结盟,理论上如今大唐与拜占庭人还是盟友。
不过这时巴尔马克却道:“陛下不必担心那君士坦丁五世是一个聪明人,应该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
“陛下,臣相信只要咱们同意割让亚美尼亚地区给拜占庭,拜占庭人会同意休战的!”
巴尔马克之言显然说服了曼苏尔,曼苏尔当即命巴尔马克带队前去与拜占庭人谈判,他的底线就是放弃亚美尼亚,但却绝不会赔一分钱。
同时曼苏尔也下达了举国动员令,他打算在阿拉伯地区征召五万骑兵,并在两河地区征召十万步兵。
如果能与拜占庭人休战则还能从前线调回十万大军。
如此加上巴格达及其附近的近卫军,那么他的帝国就可以再集结三十万大军。
……
巴尔马克的判断没有错,时间上如今的拜占庭帝国,已经远不如当年,经过如此长时间的战争,拜占庭人也已经精疲力尽。
当唐军大举进攻阿拔斯帝国的消息传来时君士坦丁五世首先想到的同样是借机与大食人休战。
是以当巴尔马克带着人前来时正中君士坦丁五世的下怀。
因为大食人在领土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让步,是以两国很快就达成了一致。
随后大食人以最快的速度退出了亚美尼亚地区。
结束与拜占庭人的战争之后,曼苏尔当即任命法赫德为波斯总督兼全军统帅,率领从亚美尼亚撤退回来的大军增援东方。
接到曼苏尔的命令后,众人纷纷恭喜他,但法赫德本人却是没有丝毫喜色。
晚上所有人都离开后,法赫德却是对自己的儿子说,“看来我要死在东方了!”
法赫德的儿子闻言大惊,“父亲怎么说这种话,那唐人也不是不可战胜的,阿布.穆斯林将军不就在呾罗斯击败了唐人吗?”
法赫德笑了笑,“那么我的儿子,阿布.穆斯林将军的结局如何呢?”
“曼苏尔可不是一个心胸开阔大度之人……不管是战胜还是战败了恐怕我都难逃一死……”
他的儿子闻言沉默了,半响道:“父亲,难道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法赫德心中自然有别的办法,不过此时却是都不合时宜,若是如此行事恐怕……
他想到可能的后果,不禁摇头叹息一声。
“父亲,咱们走吧!”
法赫德看向自己的儿子再次苦笑,“走,咱们又能走到哪里去?”
“咱们可以去埃及,可以去阿比西尼亚,还可以去天竺……甚至…甚至还可以去大唐!”
法赫德此时双目圆睁,“你是让我背叛大食,背叛真主,不……我绝不会背叛大食……”
“父亲!”
“不要再说了,大不了就是一个死而已……”
最终法赫德还是选择了带领大军东进与大唐作战。
……
这木鹿城经过艾哈迈德的苦心经营后确实是一座坚城,如果强攻此城,就算成功拿下,那唐军的伤亡也不会小。
因此李恽在对木鹿城发动了两次试探性的进攻之后就改变了策略。
李恽先是派兵扫荡了木鹿城方圆百里之地,把其周围的百姓全部抓了过来。
随后下令在木鹿城外挖掘了一条宽二十丈,深两丈的壕沟,把木鹿城给围了起来,只留下几条有限的进攻通道。
随后,他又派出三路大军分别向三个方向进攻,夺取木鹿城周围的城池以彻底孤立木鹿城。
一开始艾哈迈德还不太在意,因为他早就预料到唐军会进攻诸城,他也做了相应的安排。
但很快他就坐不住了,他原本以为周围诸城怎么都能坚持一两个月,哪知道才刚刚不过七天时间,木鹿周围的五座城池就全部被落入了唐军手中。
更要命的是,这五座城池真正抵抗了的只有一座,其他四座城池根本就没有做出抵抗,而是直接带着城中各种物资投降了唐军。
这五座城池中可是囤积了足够十万大军三月所用的粮草。
获得这五座城池后,唐军的后勤问题却是一下子完全得到了解决。
能够获得如此多的粮草对李恽来说也是意外之喜。
有了充足的粮草之后,对西征大军来说就从容许多了。
……
布哈拉城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历史悠久,早在大食人到来之前就已经存在。
在大食帝国征服中亚的过程中,布哈拉逐渐成为伊斯兰文化和学术的中心。
此时时,布哈拉是波斯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交汇的重要城市,也是中亚地区经济、文化和宗教活动的核心之一。
李恽在完成对木鹿地区的布局之后就把目光转向了此城。
洪武九八月,李恽命仆固怀恩领兵继续围困木鹿城,而他则带领两万汉蕃骑兵与赵广汉军汇合后,进兵布哈拉。
这布哈拉位于瀚城与玉龙杰赤之间,乃是一座坚城。
其城分为内外两城,城外还有一条宽阔的护城河。
当三辰旗出现在城外时,城内的大食人顿时慌乱起来。
此时布哈拉城的守将名叫哈林,据说其本来是一名回纥人。
曾经也与大唐在战场上对抗过,回纥再次臣服于大唐后,他却是不甘心,是以西逃投靠了大食。
艾哈迈德成为呼罗珊总督后,因为手中缺乏可用之人,因此启用了他。
面对城下的唐军,他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信心,尤其是知道乃是大唐皇帝亲自领兵之后更是如此。
当年在漠北之时,他可是多次与李恽作战,对这位大唐皇帝他算的上熟悉。
不过他也没有想过要投降,艾哈迈德待他可不薄,不但给了他高官厚禄,还把布哈拉如此重要的一座城池完全交给了他。
深受大唐文化影响的哈林,同样有着“士为知己者死”的思想。
他下定决心就算是死也要尽可能的拖住唐军,给艾哈迈德争取时间。
李恽在劝降失败之后,立即下令对布哈拉城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猛烈的炮火,让城内的守军一个个心惊胆战。
不过在哈林的指挥下,守军还是抵抗住了唐军的进攻。
连续三天的进攻之后,唐军上下也露出了疲惫之态。
这时李恽在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却是下达了新的命令。
李恽不再对布哈拉城进行四面围困,而是围三阙一,撤走了南面的军队。
经过前面三日的战斗,守军虽然挡住了唐军的进攻,但守军的伤亡却是非常惨重,伤亡比例已经达到了三成。
发现唐军撤走了南面的军队后,哈林的部将,以及城中的阿訇和毛拉纷纷前来劝说哈林弃城逃跑。
哈林面对众人的劝说苦笑道:“这不过是唐人的阴谋,若是出城恐怕立即就会受到唐人的袭击……”
这时一名军官反问道:“若是咱们不出城又能挡住唐军几日呢?”
哈林闻言沉默了,这三日的战斗让他明白如果没有援军,最多七天时间城池就会陷落。
这时另外一个军官道:“将军,咱们留在城中是死,出城也是死,为何不出城搏一搏呢?”
哈林虽然有心反驳,但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关键是此时几名阿訇和毛拉也支持出城。
哈林毕竟是外人,甚至都不是真正的穆斯林,虽然被任命为主将,但其实并没有凝聚城中人心的能力。
最终在当天夜里,其手下军官就在几名阿訇的鼓动下带着守军主力趁着夜色打开南面的城门逃跑了。
得知消息的哈林叹息一声后,也带着自己的八百亲卫骑兵弃城而走。
哈林的判断是正确的,李恽确实在南面布置了伏兵。
当守军主力出城后,埋伏好的唐军骑兵从左右两翼向逃跑的布哈拉守军发动了进攻。
这些出逃的布哈拉守军,很快被驱赶到了乌浒水畔。
眼见无路可逃,这些大食人向唐军骑兵发动了绝望的反攻。
哈林见状也不顾生死的向唐军骑兵发起冲锋,希望能够争取一线生机。
经过一夜的战斗,最终出逃的的两万布哈拉守军全部被歼灭在乌浒水畔。
整个乌浒水都被大食人的鲜血所染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