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烟深知舆论的重要性,在民间反对之声如浪潮般汹涌之际,她果断决定采取行动化解这一危机。
她首先召集那些支持自已的大臣,在宫殿之中,柳如烟神色凝重地说道:“各位大人,如今民间舆论对我称帝之事极为不利,我们必须有所行动。我希望你们能在民间宣传我在位期间为百姓做的好事。”
礼部尚书赵大人拱手道:“娘娘放心,臣等定当竭尽全力。”
这些大臣们纷纷行动起来,深入民间。在一个热闹的集市上,一位大臣站在高处,大声说道:“乡亲们,柳妃娘娘实乃贤德之人。她推行后宫新政,使得宫女太监的生活得以改善,间接稳定了宫廷,这对天下百姓也是好事啊。曾经,有一位宫女家中突遭变故,父母病重,柳妃娘娘得知后,不仅赏赐银两让宫女送回家中,还安排太医为其父母诊治。这等仁慈之举,岂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皇帝病重期间,若不是柳妃娘娘稳定局势,国家恐早已陷入混乱。当时,一些心怀不轨的妃嫔试图拉拢大臣,争夺权力,是柳妃娘娘凭借着自已的智慧和勇气,与忠诚的大臣们合作,镇压了那些阴谋,让国家得以安稳。
还有一次,江南地区遭遇了严重的水灾,百姓流离失所。柳妃娘娘得知后,立刻下令调拨物资,派遣官员前往灾区救援。她亲自过问救灾事宜,确保每一位受灾百姓都能得到妥善安置。在她的努力下,灾区的百姓们很快就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百姓们听着,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一位年轻的百姓说道:“真有这么好吗?一个女子能有这般能耐?” 旁边一位老者捋着胡须说道:“且听大人说完嘛,说不定真有其事呢。”
这时,一位曾经受过柳如烟救助的灾民站出来说道:“柳妃娘娘确是好人啊!我家那片遭了水灾,若不是娘娘及时派人送来物资,我们一家老小都不知道该如何活下去。娘娘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呐!”
大臣继续说道:“柳妃娘娘心系百姓,她深知民间疾苦,一直致力于为百姓谋福祉。她计划整顿吏治,清除贪官污吏,让百姓们能过上公平公正的日子。” 百姓们听了,眼中露出一丝期待。
与此同时,柳如烟亲自撰写文章,以女子的身份阐述自已的治国理念。她坐在书房中,神情专注,笔走龙蛇。她写道:“古往今来,男子掌国似乎已成定规,但吾以为,男女平等,女子亦有智慧和能力治理好国家。吾之志向,并非为个人荣耀,而是为了国家之昌盛,百姓之福祉……”
这些文章被悄悄传抄,在民间悄悄流传开来。在一个私塾中,一位年轻的书生偶然得到了柳如烟的文章,他仔细阅读后,陷入了沉思。他对同窗们说道:“此文观点新颖,柳妃娘娘所言确有道理。女子未必不能治理好国家。” 另一个书生则有些犹豫地说:“可自古以来从未有过女子称帝,这真的可行吗?” 年轻书生反驳道:“为何不可?若柳妃娘娘真有治国之才,能让国家繁荣昌盛,又何必拘泥于旧规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阅读柳如烟的文章,他们的看法也逐渐发生了改变。在一个村庄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讨论着。
“以前咱们都觉得女子不能称帝,现在看看柳妃娘娘的文章,好像也不是没有道理。而且听那大臣说柳妃娘娘为宫女做的好事,还有救灾的壮举,可见她是个心善之人,有能力之人。” 一位老人说道。
“是啊,柳妃娘娘为咱们做了那么多好事,说不定她真能带领国家走向繁荣呢。” 一个年轻人也点头说道。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