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 年 6 月,赵墨安手握着调令,站在浦东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心中满是感慨与激动。
他身旁的姗姗,眼神中闪烁着明亮的光芒,紧紧挽着丈夫的手臂。这对小夫妻,经历了种种,此刻终于在浦东这片土地上安定下来。
浦东,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工地上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赵墨安和姗姗也在自已的小家住了下来,虽陈设简单,却因二人的精心布置而充满温馨。窗边挂着手工风铃,微风拂过,清脆悦耳;墙上贴满了他们的合照,记录着一路走来的点滴。
清晨,阳光透过斑驳的窗户洒在脸上,姗姗总会轻手轻脚地起床,在赵墨安醒来前准备好爱意满满的早餐。这天,她正在煎着金黄的荷包蛋,赵墨安从身后轻轻抱住她,“你每天这么早起来准备早餐,太辛苦了。”姗姗笑着回头,“不辛苦呀,看你吃得开心,我就满足了。而且,早餐吃得好,你工作才有精神。”
白天,赵墨安投身于法院的工作。初到新环境,案件堆积如山,复杂的法律条文和棘手的案件并没有让他退缩。他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态度,迅速投入其中。
傍晚,两人总会手牵手漫步在黄浦江畔。江风轻拂,带来丝丝凉爽。他们看着江面上往来的船只,谈论着未来的规划。“墨安,咱们以后在这儿扎根,日子肯定越过越好。”姗姗靠在赵墨安的肩头,轻声说道。赵墨安紧紧握住姗姗的手,目光坚定:“嗯,一定。我要努力工作,给你更好的生活。以后咱们要买一套大大的房子,就临江,每天都能看到这么美的江景。”姗姗抬头看着他,眼中满是憧憬,“还要有一个小花园,我可以种上喜欢的花。”“没问题,都听你的。”赵墨安笑着点头。
回到家后,赵墨安会和姗姗一起准备晚餐。厨房里,两人有说有笑,偶尔因为抢着切菜而打闹一番。“我切得可比你均匀多了。”赵墨安得意地展示手中切好的土豆丝。姗姗不服气,“哼,那是你没见识过我的厉害。”正说着,锅里的油突然溅了出来,姗姗吓得轻叫一声,赵墨安赶忙拉过她,关切地问:“有没有烫到?”确认没事后,两人相视大笑。
夜晚,月光如水,洒在他们的窗前。赵墨安和姗姗依偎在一起,分享着一天的趣事。姗姗说起办公室同事闹的笑话,笑得前仰后合,赵墨安也跟着笑个不停。赵墨安则讲起法院里一个有趣的案件细节,姗姗听得入神,时不时发表自已的看法。他们聊起曾经的分离,那些思念的日子,如今都化作了此刻的甜蜜。
赵墨安和姗姗在浦东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然而,日复一日的忙碌工作,却让他们感到有些许疲惫。
一个周末的午后,两人慵懒地窝在沙发上。电视里播放着一档关于北京的纪录片,画面中,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故宫红墙黄瓦的宫殿巍峨耸立,胡同里老北京的生活闲适惬意。这一切,如同一股神秘的力量,瞬间吸引了他们的目光。
姗姗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转头看向赵墨安,说道:“墨安,你看北京,感觉好有历史韵味啊,咱们什么时候也去看看吧。”赵墨安搂住姗姗的肩膀,目光仍停留在电视屏幕上,点头回应:“我也觉得北京值得一去,只是最近工作太忙,得找个合适的时间。”
接下来的日子里,北京之行成了他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他们开始留意各种关于北京的信息,从报纸上剪下北京旅游景点的介绍,从同事那里打听北京的美食和特色。
有一天,赵墨安下班回家,兴奋地挥舞着手中的两张电影票,对姗姗说:“今晚咱们去看电影,听说是讲北京的,要不要去看看?”电影院里,随着电影画面的展开,他们仿佛置身于北京的街头巷尾,更加坚定了去北京的决心。
然而,旅行计划并非一帆风顺。赵墨安所在的法院突然接到几个重大案件,他不得不加班加点处理。而出版社也在筹备一个重要项目,姗姗也忙得不可开交。两人的旅行计划一度被搁置,为此,他们难免有些失落。
直到国庆节前一周,赵墨安好不容易处理完手头的紧急事务,他趁着午休时间,偷偷给姗姗打了个电话:“老婆,我这边工作告一段落了,国庆节咱们去北京的计划可以重新提上日程了。”电话那头的姗姗惊喜不已:“真的吗?太好了!我这几天也在努力把手头的工作做完呢。”
下班后,两人再次坐在沙发上,摊开一张皱巴巴的北京地图,开始认真规划行程。姗姗拿着一支铅笔,在地图上圈圈点点:“咱们第一天一定要去天安门看升旗,然后去故宫,感受一下古代皇家的威严。”赵墨安点头表示赞同,补充道:“第二天就去颐和园和圆明园吧,看看那些历经风雨的皇家园林。晚上再去尝尝正宗的北京烤鸭。”
他们一边讨论,一边想象着在北京的种种场景,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此刻,北京之行不再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想,而是触手可及的美好期待,一场充满未知与惊喜的旅程,正在悄然拉开帷幕。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